引燃暗物質的「普羅米修斯火種」
———潛在的暗物質發現是空間實驗科學的勝利
4月3日,研究人員第一次發布了阿爾法磁譜儀(AMS)的探測成果,AMS的造價為20億美元,它是一台探測宇宙射線粒子的儀器,AMS安裝在一個相當於足球場大小的國際空間站的外部,磁譜儀在太空探測到被稱之為正電子的反物質粒子,它們也許是暗物質粒子的相互碰撞留下的產物。理論物理學家羅伯特·加里斯托認為,從國際空間站的磁譜儀獲得的探測成果具有重要的物理學意義,加里斯托沒有參與AMS項目的研究,他目前擔任《物理評論通訊》雜誌的編輯,AMS的研究成果被收錄到新一期的雜誌中。
無論AMS探測的數據揭示了什麼成果,或預示了暗物質的存在、或預示了其它的粒子發射源,國際空間站都為科學實驗搭建了「太空實驗室」。國家空間站的造價為1000億美元,它是一個在軌的空間實驗室,站內駐紮了3到6名「全天候」宇航員,AMS的科學使命在於收集宇宙射線粒子,太空中的宇宙粒子非常豐富,由於地球大氣層的影響,很大部分的射線被擋在地球大氣層以外,我們在地球表面的觀測活動受到大氣層的干擾。
在1年半到18個月的觀測活動中,AMS記錄了大約300億個宇宙射線粒子,其中包括40萬個正電子,地球觀測做不到太空觀測的精確性,這是AMS項目的科學價值所在。大量的正電子可能與暗物質現象有關,暗物質看不見,它是一種「隱身物質」,它在宇宙的物質構成中佔到了80%,暗物質的神秘莫測與它自身的屬性有關,暗物質粒子和普通物質粒子不發生、或很少發生相互作用。它們之間的引力是個例外,人們通過暗物質和普通物質的引力作用來判斷暗物質的存在。
根據一種主導性理論的解釋,暗物質由弱相互作用的粒子組成,物理學將這種類型的暗物質粒子稱之為WIMPS,大質量暗物質粒子在相互碰撞後也許能夠發生湮滅作用,也許從中能夠產生可以檢測的信號。WIMPS粒子可能擁有粒子和反粒子「雙重性」的特徵,或它們有反物質的夥伴粒子。物質和反物質粒子的相撞能夠產生湮滅現象,當兩個正反的WINPS粒子發生碰撞時,同樣可能產生暗物質粒子的湮滅現象,從中釋放出電子和正電子。
建造阿爾法磁譜儀的主要動機之一是搜索WIMPS粒子的信號,無論磁譜儀對暗物質的檢測有怎樣的結果,科學家都以歡呼和欣喜的心情看待AMS的早期觀測成果。NASA的太空梭第一次搭載AMS的發射計劃被取消,主要是由於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2003年發生了空難,對災難事故的調查和分析進行了很長時間,太空梭新的發射計劃被迫拖延,科學家用各種途徑來說服NASA的官員,他們相信,增加一次太空梭的發射計劃很有必要,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勸說下,NASA為退役的太空梭安排了一次「最後的飛行」,2011年4月,奮進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它將AMS送上了國際空間站,這是太空梭30年飛行使命中倒數第二次的飛行。
———造價昂貴的磁譜儀可能發現了暗物質痕迹
難以琢磨的暗物質不發光,人們不能用望遠鏡來觀測它們在太空的存在,它們與普通物質相比卻「大放光彩」,暗物質瀰漫在整個宇宙,「光彩熠熠」的普通物質在暗物質面前顯得「黯然失色」。AMS檢測的正電子和粒子物理學一種預期相一致,正電子可能是暗物質粒子相撞後留下的產物,國際空間站搭載的AMS檢測了過量的正電子,也許標示了暗物質和其它粒子源的存在。論文的共同作者、夏威夷大學的物理學家維拉尼卡·賓迪認為,從暗物質發出的正電子能夠達到高於10吉電子伏特(GeV)的能級。在這之前,科學家實施了由衛星搭載的探測器(PAMELA)、或反物質和光特性天體物理學項目的研究,他們同樣檢測到了過量的正電子。
AMS檢測的正電子覆蓋大的能級範圍,從10GeV到250GeV,在20GeV到250GeV的能級範圍,科學家希望發現由暗物質湮滅作用釋放的正電子,他們通常認為,隨著正電子能級的提升,它們的數量將會出現很大的下降。過量的正電子似乎出現在太空的所有方向,它們不是來自單一的方向。過量的正電子可能來源於瀰漫在太空的暗物質。科學家利用用AMS連續收集了680百萬單位個正電子和電子的信號,對於正電子是否來源於長期尋找的暗物質?他們需要給出更好的回答。
如果AMS檢測的過量正電子不是由暗物質粒子WIMPS的相互撞擊帶來的,那麼存在其它的解釋,例如:超新星的遺留物——脈衝星,脈衝星分布在我們銀河系的銀道面。夏威夷大學的物理學家維拉尼卡·賓迪認為,即便AMS獲得了更多數據,目前不能徹底解開過量正電子如何產生的謎團,正電子來源於暗物質、來源於脈衝星,甚至來源於其它的發射地?這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為了用多種手段來發現暗物質的真相,科學家通過深層的地下實驗來檢測WIMPS,例如:各國科學家正在進行低溫暗物質搜索和氙氣探測項目。
———麻省理工的丁肇中出席NASA新聞發布會
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NASA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阿爾法磁譜儀第一次的檢測成果與公眾見面,科學家有機會解釋了造價20億美元的「大儀器」的科學價值,考慮到太空梭的安全性和經濟性,NASA打算放棄AMS的發射計劃,科學家堅持不懈地說明AMS項目科學實驗的價值,AMS最終飛向太空。阿爾法磁譜儀是一台先進的宇宙射線探測儀,設計和建造它的初衷是為了尋找宇宙的反物質和暗物質,磁譜儀被安裝在國際空間站的外部主桁架,諾貝爾獎的獲得者、MIT的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擔任項目主管,16個國家和56個科研機構的200多名科學家「歡聚一堂」,丁肇中團隊是一個「國際大家族」。
2005年,NASA取消了太空梭搭載AMS的飛行使命,2003年,在太空飛行史上發生了一起最大的災難,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升空後不久發生爆炸,2011年,太空梭的「艦隊計劃」由於大事故的發生而取消。NASA當局一度對AMS冷眼相看,熱情不減的科學家卻發起了復活AMS的行動計劃,他們遊說國會的立法者,設法讓議員們為探索計劃投支持的一票,他們的倡議和努力獲得了成功,在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國會沒有減少對科學投入的經費,議員們批准了一項額外的追加經費,將AMS送上國際空間站的經費得以落實,2011年4月,奮進號太空梭將AMS送上近地軌道空間站。科學家說服了NASA和國際空間站的管理層,一項延長空間軌道實驗室的方案獲得管理層的批准,國際空間站的運行時間將會延長到2020年。丁肇中的科學團隊成員充滿熱情和想像力,他們回應了管理層的決策,準備更換AMS的主要部件,最初的磁鐵僅能發揮幾年的作用,更換的永久磁鐵能夠運行更長的時間。
2011年4月16日,阿爾法磁譜儀「登陸」國際空間站,儀器在三天後被激活,磁譜儀的運行由NASA位於波斯頓的約翰遜航天中心進行操控。磁譜儀由一種3英尺寬的大體積磁鐵組成,磁鐵的功能是讓接收的射線粒子「像綿羊一樣聽話」,讓這些粒子在彎曲的「路線圖」有序地行進,射線粒子被導入探測器的「黑箱」,探測器的功能是測量粒子的電荷、能量和其它物理指標。這部翱翔太空的複雜機器讓科學家耗費了16年多的時間,7噸重「命運多傑」的大儀器承載了丁肇中團隊的科學夢想。2月17日,丁肇中出席了美國科學進步協會在波斯頓舉辦的年度會議,他在會議上說到,「這不是在書寫一篇小論文」,「這是朝向理解暗物質的性質邁出的一小步」,「沒有找到最後的答案,我們不會宣布沒有絕對把握的最終結果」。
(編譯:2013-4-9)
※在黑洞的「終極場地」檢驗廣義相對論
※真空中的光速未必是一個常數
TAG:鄧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