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慈禧太后在我國近代史上聲名狼藉,可是大家並不知道,這位老太后還是鐵杆的「書畫愛好者」,甚至現在還有其「作品」流傳於世。不過,專家們還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慈禧太后的作品,書畫水平居然各不相同,按理說,同一個人同時期的水平變化不可能如此之大,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能為您揭秘。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關於慈禧太后的留世作品,瑞士蘇黎世瑞堡博物館中就陳列著一幅《雪中梅竹圖》,是當年慈禧贈送給外國公使的畫作,其中的梅竹形象細膩可人,線條勾勒明晰,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出自名家手筆。可是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慈禧親筆《波若波羅蜜多心經》與《蓼花螳螂》兩幅作品中,專家們卻看到了一個初學者的拙劣筆法,其藝術造詣遠不及《雪中梅竹圖》萬分之一。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其實這幾幅畫都是慈禧留下的真品,至於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還得從慈禧太后豢養的槍手說起。慈禧一生喜歡作畫寫字,奈何自己學藝不精,作品根本就拿不出手,不少大臣還央求老佛爺賜給自己畫作裱於牆上,這讓慈禧感覺壓力很大。若是不給,眾臣會認為老佛爺沒有真才實學,若是給了,自己字歪畫丑豈不是更丟人?故此,慈禧太后才在如意館中,偷偷豢養了多名槍手,專為自己打造書法畫作,而這些書畫槍手中最惹人注目的只有三個,他們分別是繆素筠,阮玉芬和屈兆麟。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繆素筠,雲南人,清代女畫家,擅畫花卉,翎毛,是慈禧最滿意的代筆者,慈禧稱其為繆先生,並擢升其三品女官,賜頂戴紅翎,慈禧送給外國使節的《雪中梅竹圖》就是出自她手。在慈禧太后七十歲壽誕上,繆素筠還自製了一把紙扇子送給慈禧,紙扇骨微雕諸葛亮《出師表》,字體小的必須要用放大鏡觀看,由此可見其藝術功底。

阮玉芬,字蘋香,江蘇人,尤擅花鳥魚蟲,筆工細膩,為慈禧器重,特賜其名「玉芬」,所受待遇優厚,僅僅遜於繆素筠。

屈兆麟,清末男畫家,擅長書法及工筆花鳥,是如意館的最後一任館長,其筆下的花卉,山水,人物各自靈性使然,稱得上是全才畫家,老佛爺最喜歡讓其為自己畫松鶴,並鈐蓋寶印於其上。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為慈禧作畫有不少規矩,並非越精緻越好,老佛爺為槍手們欽定三規,即「不得馳騁放縱」,「不得隨意任性」,「不得標新立異」。意思就是說,凡是為老佛爺作的畫,必須要有一定的模板,老佛爺會挑出畫師中最滿意的幾幅畫,署下自己的名字,這就相當於慈禧自己的作品了。其他的畫師只要照著這幾張畫的風格行筆就可以,不能對其有所超越,也不能隨性為之,總之一句話「凡潑墨處,全都落俗套。」。

雖然宮廷為畫師們提供的薪俸很高,可老佛爺的「三規」讓畫師們每天只能機械的作畫,扼殺了畫師們對於更高畫技的追求,以至於清廷覆滅後,這些畫師大部分都以變賣字畫為生,屈兆麟就是如此。由於生活所迫,出宮後的屈兆麟只得打著宮廷畫師的招牌,以畫畫來維持生計,一方面是生活的折磨,一方面是宮廷「三規」多年束縛的後遺症,曲兆麟晚年的畫作頗為平常,無甚亮點可言。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相比曲兆麟來說,繆素筠就不同了,宮廷中多年的優厚待遇讓其攢下一大筆生活費,出宮後的她無需為生活而擔憂。晚年的繆素筠游三峽,登泰山,收了不少女弟子,每日專心作畫,以恬淡之心來下筆,無銅臭之染,畫出來的作品自然帶著「仙氣兒」,藝術造詣極高,遠超早期在宮廷中為慈禧所畫的作品。

她脫離塵世煩愁,醉心於自己的世界,想必能達到繆素筠這種境界的,只有隱士陶淵明了,若是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此女子至少會成為擁有幾百萬粉絲的大網紅。在這種心境下,繆素筠暢己情懷畫出了27幅超然之作,可她從未將其示人,因為她對當年的慈禧有「承諾」,代筆人之畫作不可面市,因此至今無人有幸一睹其畫作的風采。

慈禧養了多名「槍」手,他們待遇優厚,卻要守三個「特殊」規矩

這兩位頂級畫師,境遇卻如此不同,一個為「高薪」而荒疏畫技,致晚年顛沛流離以畫謀生。一個將最美的年華獻給慈禧,卻不忘初心保持著對畫作的執著,在最後還用自己的行動兌現了當年對慈禧的「承諾」,想一想,真的不知道是可悲、可嘆還是令人同情……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乾隆本來要學130歲老人長壽的點子,可是最後感嘆:學不來
白塘鄉出土珍貴的商代青銅樂器,揭示了豬在古代的地位不一般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