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京登上珠峰,背後有真相

吳京登上珠峰,背後有真相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春節檔的一部《流浪地球》,把吳京正式送入作品合計百億票房超一線演員行列, 影片還未下映,觀眾們已經開始期待吳京的下一部作品。

就在幾天之前,電影《攀登者》官宣了一對超強卡司:章子怡和吳京,他們分別代表了中國電影的兩大神話。

但是今天,我們不講神話,也不講電影,只講一講《攀登者》背後真實到令人血脈賁張的故事…

(吳京)

01

那是1960年的5月,儘管祖國各地都已進入了暖洋洋的初夏,可對高處不勝寒的珠穆朗瑪峰來說,這裡永遠都在寒冬。

中國現代登山運動是從50年代中期才正式開始的,1956年才有了中國第一支登山隊伍。

登山愛好者們沒事兒爬爬香山,頂多逛逛華山,而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對大家來說都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

但這個時候,上頭卻向登山隊發出了指令:征服珠穆朗瑪!

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8844米的高峰,一個高到連飛機都飛不過去的地方,靠人力爬上去?更何況,還要從北坡上去,不可能!

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挑戰,卻必須有人去做,以國家的名義!

(1958年,氣象人員在大本營設立氣象觀測箱)

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攀登珠峰有著特殊的政`治意義:當時中國正在和尼泊爾討論珠穆朗瑪峰的主權歸屬問題。

我國與尼泊爾毗鄰,交界處正是喜馬拉雅山脈,於是,誰都想要爭取這座世界最高峰的歸屬權。

當時中國的主張是一國一半,可尼泊爾的登山隊曾經在1953年從南坡成功登上了珠峰,他們用這個理由拒絕了中國的提議,並要求珠峰的全部主權。

「你們連這塊土地都沒有踏上去過,憑什麼要求這是你們的?」

這是對方的殺手鐧,我們卻無法反駁。

於是,登上珠峰再也不是一項登山愛好者們無聊之餘的夢想和消遣了,它代表著國家的主權完整不容侵犯,代表著華夏億萬人民的期盼和希望。

背負著這樣沉重的使命,我們英勇無畏的登山隊員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訓練。

他們一開始的訓練是在蘇`聯,蘇·聯有優質的資源,優質的教練和裝備,但就是沒有8000米高的山峰。

(1958年,中蘇聯合登珠峰偵察組)

在特訓結束以後,中國登山隊和蘇`聯登山隊員一起來到了拉薩,籌備次年的聯合登山計劃。

籌備進行得並不是很順利。

1959年3月,西藏地區發生叛·亂,登山隊的日常體能訓練一下子變成了軍事特訓,他們放下背包,背上了彈夾,扔掉了登山杖,扛起了長槍,和當地的人民以及駐軍在一起直面了叛·軍的攻擊。

那場戰鬥以解·放軍的迅速挺進而結束,高原重新恢復了和平,但登山隊員卻浪費了大量的訓練時光,並不得不參與到幫助解·放軍搜索布達拉宮和押送俘虜的任務。

蘇·聯因此事而退出了攀登珠峰的計劃,撤走了大量援助登山隊員的裝備和物資,計劃被擱淺了。

在這之後,中國還多次想要與蘇進行友好溝通,希望在1960年重啟計劃,但不幸的是,中·蘇關係在那一年全面破裂了。

一切,只能靠自己!

1960年2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正式組成,成員有214人。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有工人、農民、教師、學生…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

(先遣隊)

我們充分展現了人多力量大的優勢,光先遣隊就派出了192人,並在5400米、5900米和6400米三個地方建立起了高山營地。

先遣隊員們把重達幾千公斤的裝備、食品、燃料、氧氣罐等運到營地。

這些營地雖然離最終的終點還很遠很遠,但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192個人,為這次登山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是最後的英雄榜上,卻不會有他們。

因為這些準備工作,已耗光了他們所有的體力,而真正的主力登山運動員,要在這些準備全部就緒以後再出發。

(5120米大本營上的升旗儀式)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直到一個月後,從國外採購裝備的後勤意外得知,印度人也來湊熱鬧了!

如果在中國人登頂之前,被印度人先將國旗插在珠峰之巔,那這場主權談判,中國將爭取不到一絲優勢!

時間迫在眉睫!。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為了在更高出建立營地,有兩名隊員因為嚴重的高山反應不幸犧牲了。

汪璣和邵子慶,這兩位沒有被新聞報道過的英雄,出師未捷身先死,我們至少應該記住他們的名字。

在三次高山行軍中,除了犧牲的兩位,還有幾十人被不同程度地受傷,尤其是第三次行軍,他們還遭遇了暴風雪,包括隊長史占春等人在內的多名主力隊員都進了醫院。

史占春

我們不能想像,這位31歲的鐵血硬漢是如何躺在病床上,流著淚說下:「今年沒法登頂了」這句話的。

但這個時候,印度人已經開始攀登了,他們甚至已經前進到了海拔8000米的營地。

登山隊員們受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登頂」的指令。

這個今天看來過於殘忍、不近人情的指令,卻令當時的隊員們發出了一陣歡呼。

已經進行到這一步,沒有人願意放棄希望。

1960年5月17日,中國登山隊開始攀登高峰。

5月24日9點,王富洲、劉連滿、許競和貢布從最高營地出發,攝像師屈銀華也跟隨拍攝。

他們到達「第二台階」時,已是中午12點,一個4米多的岩壁,他們爬了整整三個小時,甚至還因為隊員許競體力消耗過大,無法前行,不得不由攝像師屈銀華頂替前行。

在海拔8700米的地方,隊員劉連滿為了將屈銀華托舉上岩壁,耗盡體力,不得不留在原地,由另外三人繼續前行。

時間已到了晚上7點,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他們向最後一百米的高峰發起了衝刺。

他們用了十幾個小時,耗盡了體力,耗盡了氧氣,耗盡了所有的補給,終於在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站到了這個世界最高的地方。

(當時被帶上峰頂的五星紅旗和毛X主XXX席X半身像)

「當你再也沒有可以向上的地方,你就知道自己到峰頂了。」

五星紅旗,在珠穆朗瑪峰的頂端落地飄揚。

與此同時,印度人已經因為風雪在8600米的地方放棄了繼續向上攀登。

(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凱旋)

1961年10月5日,尼泊爾和中國正式簽署邊界條約,珠穆朗瑪峰北坡主權歸屬中國!

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他們是我國最先登上珠峰的三個人,但同時,劉連滿、許競也應當和他們享有同樣的榮譽,那無法找到全部名冊的214人,也是同樣的英雄!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從北坡登上珠峰!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60年中國,精選29組歷史老照片!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損失了什麼?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