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接盤易到的韜蘊資本開始讓員工回家辦公,但它的麻煩還不止於此

接盤易到的韜蘊資本開始讓員工回家辦公,但它的麻煩還不止於此

2 月 19 日晚,易到用車的大股東韜蘊資本發布通知,由於公司投入了大量資金挽救易到,現在資金緊張,已經不能支撐照常運營,將安排員工在家辦公。

易到是國內最早從事專車、網約車的公司之一。樂視在 2015 年 7 月以 7 億美元買下易到 70%的股份,把易到作為樂視生態、汽車業務中的一環。

但樂視沒能讓易到在網約車市場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反而因資金鏈緊張而不得不部分挪用易到的資金。即使這樣,樂視自身的資金問題也無法解決。最終,在 2017 年6月,樂視把手中易到的股權賣給了韜蘊資本。

但在交易價格與支付上,樂視和韜蘊資本有不同說法。

對此,樂視表示,韜蘊資本至今未向樂視方支付任何交易對價。

除了收購價格,還涉及債務問題。根據韜蘊資本提供的數字,當時樂視控股及賈躍亭在交易文件中承諾易到債務規模是 23 億元,而韜蘊資本入主易到後陸續發現債務規模在 50 億元左右。在接手 2 年內,韜蘊資本幫助易到降低負債近 30 億元,降低用戶餘額近 12 億元,提升凈資產 26 億元。

對於易到,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網約車業務是個燒錢的無底洞。

網約車,說白了就是把「員工」外部化,從而降低自己的經營成本。「外部化」的最大難題就是管理和服務質量控制。滴滴此前對於基本的司機認證信息準確性、客戶安全都難以保證,就是明證。

換句話說,當網約車的邏輯是整合外部閑置資源時,顯然低估了外部的成本、費用。問題根本不是未來能否盈利,而是外部性太強,隨時可能出現經營風險和巨大的開支。例如滴滴,在 2018 年遭遇多次管理混亂、乘客遇害事件,加之對司機加大補貼,虧損高達 109 億元,活下來全靠融資。

所以,除了把網約車經營牌照賣掉,否則韜蘊資本是幾乎不可能從易到身上賺到什麼錢的了。

而韜蘊資本的麻煩還遠不止有易到。

根據《界面》的報道,韜蘊資本旗下公司韜蘊投資因涉參與 A 股公司西安民生(現更名為「供銷大集」)的虛假定增而被有限合伙人起訴,辦公室被查封、CFO 被帶走配合調查;公司創始人溫曉東的股權被凍結等等。

韜蘊資本其實是中國股權投資行業退潮和洗牌中的一個典型了。從前幾乎穩賺的明星互聯網項目,在 2018 年都打破了神話,去香港、美國上市的 33 家新經濟公司,有 30 家快速破發、股價長期低迷,後期進入的股權投資機構大面積虧損或浮虧,被迫炒股炒成股東。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那個確定的時代已經結束,而理性的聲音也越來越少 | 好奇心日報年度圖書推薦⑧
春節黃金周 20 年,4.22 億人次出遊背後的 10 個觀察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