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我從來都認為文藝片才是國產片中最好看的電影,溫情、真實,最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

平淡如水或許是給這部電影很貼切的一個註解,劇情上的平淡如水,影像處理上的平淡如水,人物情感上的平淡如水,演員表演上的平淡如水...

尤其是這種平淡如水溶入女性特有的柔美和靜謐的時候,所有的真摯情感都自然而然的得以表流露,令人動容。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蔣雯麗自編自導的文藝電影《我們天上見》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是一部厚積薄發、充滿誠意、充滿女性視角和女性柔美的電影。


陰雨連連的天氣、陰鬱灰色的攝影基調、孤獨的故事場景、避開學校的故事情節,都體現出蔣雯麗童年時期的私家記憶。

但同時,從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長大的人們又能夠從電影中深深體會出那種時代氛圍,喚醒各自的童年回憶。

《我們天上見》還是非常低調的,沒有刻意去煽情和體現當時的時代背景,只是想盡量還原當時的心境和生活細節。

但這樣更讓人覺得生活細節中蘊藏深情,比起同類電影更顯真實動人。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一個導演想拍好一部電影的誠意是不需要推廣和宣傳的,因為他已在影片中注入了你聞得到的濃濃情意。

有很多經典的女性電影,導演都是女人,女人的細膩大概只有女人自己懂。

一部電影可以拍的煽情,可以拍的感動,但是它蘊含的濃濃情愫,只有導演的真情流露,才能拍得出這樣共鳴的作品。

而《我們天上見》就是這樣一部合格的片子。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略帶傷感的基調,舒緩的音樂,水彩般的畫面,陰雨不斷的小鎮,和小女孩各種各樣的回憶和幻想,溫情但不煽情的表述...

我喜歡這種可以不煽情的片子,很平實,平淡之中令人回味。


蔣雯麗把自己的童年回憶拍成電影,觀眾看起來真實流露,有一種共鳴的感動。

本片很多的細節都是很多觀眾的童年回憶。

片中有好多的台詞聽起來都是那麼的純樸,這是在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我們天上見》能成為釜山電影節首個獲得「最受觀眾喜愛電影獎」的影片是意料之外的。

韓國電影中一直最擅長拍情感題材影片,善於講述深厚的情感,讓人潸然淚下。

《我們天上見》這部影片可以說正合韓國觀眾的胃口,帶給了韓國觀眾很大的驚喜和感動。

另外影片還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影片

獲獎可謂實至名歸。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初看《我們天上見》,滿心疑慮,滿不耐煩,可越看越能感受到蔣雯麗作為導演對影片深深的感情。

起初我並不知道這是蔣雯麗的半自傳體作品,也不知道這是她的處女作。

因為我總是先看電影本身,再去關注電影的新聞和介紹,然而事實證明,這樣更能看到影片所想表達的內容,不會一廂情願地注入自己心中的情感和定義,也不會把蔣雯麗的形象套在片中小女孩的身上。

記得蔣雯麗在《牽手》中塑造了一位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事業的知識女性形象;

在《中國式離婚》中,蔣雯麗更是將林小楓那種完全喪失自我、缺乏安全感的歇斯底里展露無遺;

而在《金婚》里,她給觀眾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國傳統婦女的典型形象。

從台前到製作幕後,從影后到導演,雖然在這部片子里她沒能出演,但我們依然還是能看到那個曾經熟悉的身影。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作為一部演員轉型的導演的處女作,蔣雯麗的這一部《我們天上見》更多的是給人以「驚艷」之感。

這種「驚艷」,倒不是說這部電影的的影像有多麼華麗。


恰恰相反,影片無論是從敘事,還是色彩運鏡等等方面都保持了一種冷靜和平和,讓觀眾在安靜中享有一份感動。

此外,這種「驚艷」,更多的來自導演對於影片的整體把握和影片中所透露出來的在運鏡、色彩等技巧方面的成熟。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當然,最重要的,在於蔣雯麗對於影片節奏的把握,以及影片平淡敘事下所隱藏出來的感情與時代感悟。

在這個有太多爛片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時代,文藝片最終結局大多淪為口碑與票房的雙重炮灰。

而《我們天上見》雖然在商業上難言成功,卻是這幾年裡最為出色的國產影片之一。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大多數時候,新銳導演帶來其處女作往往會給人或多或少的驚喜。

就像蔣雯麗的這部《我們天上見》就是一部口碑極佳的溫情文藝片。

雖然說影片只是小製作題材影片,沒有什麼實力派演員,也沒有任何宏偉壯觀的場景。


但影片大多時候重在詮釋平凡牽引感人,影片主要表達的感情思想邊設計一種至親的愛。

其製作情感劇情的攝影流程讓人想起那部詮釋父子之情的文藝片《海洋天堂》。

同是走用情感鋪下了攝影之路,同是敘述一段感人的溫情,相對於《海洋天堂》,蔣雯麗的《我們天上見》遜色的也只是演員整容,但卻同樣達到了影片該有的效果。

畢竟,大多數影片的故事劇情是更能吸引人,演員排在第二位。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影片內容上就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取勝之處在於情,在於畫面,在於導演的誠意。

蔣導可是花了5年時間寫劇本籌拍這部影片的。

《我們天上見》是由朱旭、姚君、朱一諾、劉燁、馬思純等主演的人物自傳電影。

影片通篇沒有煽情,沒有大風大浪的故事轉折。

蔣雯麗只是用記憶中那些真實的情感描述著一件又一件小事,伴隨著平靜的淅淅瀝瀝的小雨,潤物細無聲。

這也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雙親不在身邊的女孩小蘭與姥爺之間的深沉情感從頭到尾都透著細膩與感人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影片一開始,小蘭的小時候,情節結構稍顯瑣碎,總是那樣的一把傘、一個佝僂的身影和那個淘氣叛逆總說要去跳河的小姑娘。

沒錯,中國家庭沒有那麼先進的教育方法,小蘭不聽話,姥爺就拿出戒尺訓誡

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又當爹又當媽的把小蘭撫養長大,成為一個善良聽話又孝順的好孩子。

影片前半部分就是這樣展現了小蘭小時候姥爺對她的教導,她的叛逆和孤獨,也鋪墊了她為什麼會對姥爺有如此深的依賴。

到了影片中部,小蘭已然長成了大姑娘,懂事了,雖然在學校和體校還是被欺負受歧視,可是姥爺對她的關懷讓她並沒有被這樣的環境傷害,仍然健康成長著,有著其他小朋友一樣的天真和幻想。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影片中部的重心已不再是姥爺的教導,而是長大了的小蘭對感情的探索和依偎。

她開始期盼爸爸媽媽早日回來,會為此偷偷用麥乳精澆花,會坐在淮河邊上想河北方的樣子,會半夜裡爬上火車想像著它開到新疆。

同時,她也對自己的情感更加敏感,在體校里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也會開始幻想自由的飛翔。

好友小翠的去世應當算是影片中唯一一件稍顯重大的事情,因為這時候的小蘭開始意識到了有死亡這件事情。

她開始做噩夢,然後跑到姥爺床前試探呼吸,開始問姥爺關於死亡的問題,找不見姥爺了就很著急擔心姥爺是不是出事了.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姥爺不行了...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在影片的最後,小蘭終於發現了姥爺的秘密:

10年來,姥爺為她讀的每一封家書都是姥爺自己寫的,他扮演著爸爸和媽媽,10年來從未讓小蘭缺少過愛的陪伴,保護小蘭健康長大。

他帶小蘭乘真正的火車,他給小蘭做體操服體操杠,為小蘭從新疆帶來「爸爸媽媽」的哈密瓜...


整部影片有兩句話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皆是出自蔣雯麗的旁白。

一句是姥爺身體不行了以後,旁白說:「姥爺的年紀太大了,所有器官都衰竭了,只有心臟不肯放棄,我想,可能是姥爺太不放心我,不放心把我一人留在這個世界。

還有一句話是在影片結尾,小蘭跑去路上迎接棺材,卻與運棺材的車擦肩而過。

她說:「我不明白那天我為什麼跑去路上等運棺材的車,後來我想,或許是冥冥之中,姥爺不希望我看到他下葬吧。」

影片就這樣在這句話中結束了。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在這樣一個浮躁與急功近利的國產電影的商業氛圍里,投拍這樣的一部幾乎毫無炒作點的電影,確實需要很大勇氣。

可是作為一位資深演員,蔣雯麗最終還是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藝術表達方式——文藝之路

當然,談到蔣雯麗肯定離不開顧長衛,這位堅持一貫的藝術表達的資深攝影師和導演對於自己妻子的影響肯定難以忽視。

二人在《立春》里,顧長衛還是以其一貫的冷靜方式表達了對於社會變遷下藝術群體所面臨困境的痛苦與尷尬,具有深刻的反思在內。

而蔣雯麗則不惜自毀形象,在影片中出演了一個滿臉雀斑、身材走形的女歌手,用她精彩的演繹來表現了一個滿懷希望的歌者最終夢想破滅的悲劇,賦予了這一角色深刻的社會內涵在內。

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夫唱婦隨」的特點也決定了《我們天上見》熏陶的藝術氣質非常濃厚。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不過,作為蔣雯麗的導演處女作,可能也是顧忌到了自己丈夫的影響力會對自己的作品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本片的前前後後的字幕列表中,幾乎沒有見到任何地方有「顧長衛」三個字的影子。

就連顧長衛一貫擅長的攝影方面,也未曾有任何指導性的掛名在內。

這真的是非常可貴的,要知道IP效應對一部電影的上映「順風」是有多大的幫助。

在這一意義上,蔣雯麗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外界的認可,而不僅僅是在依靠著自己丈夫的陰影中生存

這是我們比較喜歡看蔣雯麗作品的一個原因,正如戲裡的她,踏實不做作。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就這一點而言,這部影片具備了極濃的蔣雯麗個人色彩。

這種個人色彩,不僅僅體現在影片本身就是以蔣雯麗自身的經歷作為主線,具有較強的個人自傳意義上。

而且更重要的,在於影片所表露出來的女性化的敘事與細膩上。

本片作為立足女性視角、反映女性情感的女性電影,質量很驚喜。

同樣是女性電影,同樣是講一老一少的感情,《我們天上見》在表現情感上比《我們倆》要有力的多,可能因為影片取材於導演本人的經歷,故事雖然平淡卻很真摯。

作為一部主打感情的電影,首先要真實才能有力量,才能真正打動人心。不然不如去看韓劇。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本片是一部節奏緩慢的影片,在一定意義上採用了直線敘事化的方式,更多是像一本懷舊色彩濃重的回憶錄。


影片並不沉悶,重要的是,這恰恰是一部以細節取勝的影片。

影片以第一人稱的敘事回憶作為引導,帶領觀眾回去到那個80年代里一對老少相依為命的若干年命運。

影片中處處充斥著一種對於往事細節的回味,而且也恰恰是這些細節將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徵表露無遺。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影片中的姥爺形象幾乎完全依靠一些瑣碎的細節來展示

戒尺代表了一種嚴厲,而洗澡則是一種關愛;

分瓜給鄰居是一種和睦,而商店還賬是一種守信。

此外,還有對於自己事業的熱愛和對於國家的忠誠等等。

姥爺的這些品質,無一不是通過一系列細節得以展現,令人印象深刻。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當然,影片最動人的還是這一老一少之間的親情。


在這個特殊的歲月里,這種姥爺與外孫女之間的情感完全具備了相依為命的特徵。

而姥爺對於外孫女的呵護則成為影片中最為讓人動容的情節。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外孫女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甚至為外孫女洗澡、縫補衣服的細節,還是對於外孫女品行上的影響,

姥爺都是以一個年邁的老人的身份表現著對於自己下一代的關愛。

在一定程度上,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這一老一少的生活完全成了一種彼此心靈上的依靠

對於外孫女而言,姥爺是她成長過程中一個永遠難以忘記的記憶,這種深厚的親情是她一生的財富。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整部影片在一種稍顯緩慢卻充滿溫馨與辛酸的過程中發展,就像讓觀眾在欣賞一首節奏緩慢卻沁人心脾的樂曲。

劇中人物和事件充滿了生活氣息,讓人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拔

影片中透露出來的濃濃親情又讓人動容。

影片最後,姥爺離開了世間,電影沒有表現什麼樣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是用女孩獨自一人站在大雨中默默看著載有姥爺棺材的汽車駛過自己身邊的畫面來表達著一種生離死別的傷痛。

這種極度克制卻又在畫面下難以隱藏的巨大傷痛和悲傷卻是影片最為動人之處。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除了感情,影片在攝影以及色彩的運用上都令人驚嘆。

影片在一種淡淡的暗色調中緩慢發展,同時又帶有濃厚的懷舊色彩。

大量接近油畫畫質的色塊運用使得影片始終在一種稍顯壓抑卻又暗含溫馨的氛圍中發展,與影片的整體時代環境和影片的主題極度吻合。

在一定程度上,影片將一個女性導演的唯美與細膩展示的非常出色,細節之處的功力體現的尤為明顯。

在一種懷念而又沉迷的心態中,觀眾和導演一起回到那個時代的氛圍中去,感受那個動蕩時代中僅有的讓人感受溫暖的親情。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蔣雯麗用了兩次轉換的鏡頭,用萬花筒代表小蘭的眼鏡去看周圍的世界,它分割和重新排列了鏡頭。

甚至會讓當時沒有見過萬花筒的年輕觀眾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但我想這還是導演不可忽略的童年記憶吧,她用一種非自然,非常規的方式來表現當時的人物感情,很有視覺上的衝擊力和情緒上的爆發力。

在正統的親情影片中出現這樣的「不和諧」音符,真的是導演很可貴的創新,必定要成為經典。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真的特喜歡影片的細節處理,精緻細膩。

大雪裡,祖孫倆撐著油紙傘,一前一後地走著,小蘭踩著姥爺的腳印,好溫馨。

鏡頭給的很好,構圖和運鏡都不錯。幾處仰拍用得很贊,站在房頂上的鏡頭有點讓人想起《陽光燦爛的日子》。

色調調的很好,畫面的色彩很有70年代的風格,同時又很精良。單從色彩風格上來說很像《孔雀》,果然夫妻兩的風格各有千秋啊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電影中出現了好幾處對女孩夢境的描述。這是蔣雯麗在向我們傳達著生命密碼。

小蘭是沒有父母的,十幾歲小姑娘也有了初次的生理反應,而外公作為男性不得干擾。

所以,小蘭幾乎是懵懵懂懂地,獨自完成了這個複雜的過程,那些夢境就是對希望的最好詮釋

這種手法並不少見。夢境常常用來表現人物喜歡幻想的性格,反襯沉悶單調的外在環境。

即便拋開藝術手法不談,我個人很喜歡這幾個有關夢境的片段,尤其是女孩夢中飛翔的片段和從牙掉光的噩夢中醒來,在雷雨中風吹起蚊帳的片段。真的是很難忘記。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另外影片選多雨的小鎮為主要場景地,這樣便給了情感添加了較有意境的畫面感。

雨天是憂傷的,多多少少的牽引著人的情感。

比如片中的小蘭出行大多數時候是撐著雨傘的,這種較強的情感畫面是很容易讓人投射感情的。

小蘭撐著傘坐在河邊的高塔之上望著遠方,寄託著一份對親情的期盼和思念,讓人憐惜不已。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雖說影片設計這般的較為詩意的畫面境界然人感覺有點虛假之感。

但由於牽引的情感路線較為清晰,加之人物設計的較為真實感,也乾淨的抹掉了一些製作的小疏忽了。

影片中,小女孩的一場噩夢設計的較為粗糙,但前後銜接的劇情都是感人的親情抒寫。

床頭是一老一少,一份無微不至的呵護早已把人帶入到了親情的溫暖之中了,這樣便在製作上顯得平衡了。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就像姥爺說的一樣,他不怕死,那邊有他的親人,這邊也有親人,所以他不怕。

他想告訴小蘭:


「無論何時何地,你都不孤單,你只需要好好活著,在逆境中學會堅強,用善良和真誠對待這個世界,用寬容去接觸身邊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感覺到生活的快樂。」

人生本就是一場苦行,其實也是天堂。

生老病死歲月輪迴,我們逃不開也忘不掉,生活嘛,總是讓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

姥爺下葬那天,下著細雨,小蘭把姥爺一生所得的鐵路徽章都別在了他胸前,她告訴姥爺:「我會做一個好人,將來與他在天上相見。」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扮演姥爺的是我國著名演員朱旭,這也是他的封筆之作。

已經高齡的朱老爺子用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把這個角色非常完美的呈現給了觀眾。

這種呈現具有很高的認同感,從而能引起部分人的共鳴。

你幾乎看不到任何演的痕迹,一個耄耋之年的老者戲「演」得這份上讓人感慨。這個角色幾乎找不到第二個人去表演了。

也難怪他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實至名歸。

蔣雯麗自編自導的女性文藝電影,催的不僅是淚,更是翻湧的回憶

好電影以情動人,蔣雯麗做到了,這種真摯的感情是多少錢都砸不出來的。

我想把《我們天上見》推薦給所有人,我想這部影片應該可以勾起很多對於童年時代的回憶吧。


此致那些在遠方安好的人,我們天上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