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世間兩種人,一種命最苦,一種最有福

世間兩種人,一種命最苦,一種最有福

福禍相依,兩者之差,常在人的一念之間。

元朝大臣史弼的《景行錄》中就說到,「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某些陋習,會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招惹禍患。

相應地,好的品行習慣,也會在無形中給人帶來好運。

從這角度來說,修身,即修福。

1

不自重、不自畏的人,命最苦

自重,即擁有自知之明,既不高估自己,也不看低自己。

不自重的人,容易自我感覺良好,沉溺於自己臆想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不知天高地厚,狂傲恣睢,等到頭撞南牆、被現實狠狠教訓時,往往已付出慘重的代價。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記載了一個典型的不自重之人:趙括。

他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從小熟讀兵法,就連父親都辯不過他,於是自認為天下無敵。

在與秦國的長平之戰中,趙括目空一切,死搬兵法,最終導致四十多萬趙軍被全數殲滅,自己也中箭身亡。

趙括紙上談兵,不了解實際情況,沒有充分的實踐,完全脫離了現實而不自知,最終只會自招其禍,自取滅亡。

相反,層次越高、學識越豐富的人,越有自知之明。

曾有大臣向乾隆上書說,順天府鄉試貢院大殿的牌匾是由大明奸臣嚴嵩所書,應該換掉。

乾隆覺得有道理,然而在對比了自己的御筆和滿朝文武的作品後,發現都比不上嚴嵩之字,於是未將牌匾換下。

這樣的帝王之氣象,著實令人佩服。

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揚長避短,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才不至於自取其辱,才不至於將錯路走得太遠,回不了頭。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自畏,即有敬畏之心。

「舉頭三尺有神明」,懷有敬畏之心,說話有分寸感,行事有約束,自然能問心無愧。

不自畏之人,心中沒有底線和原則,就容易招惹禍患,活得畏畏縮縮。

對自然萬物沒有敬畏之心,終將嘗到更觸目驚心的惡果。

對社會規則沒有敬畏之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遲早受到法律的制裁。

對倫理道德沒有敬畏之心,到手的幸福便會一點點從手中溜走。

在網路上鬧得沸沸騰騰的「翟天臨博士論文造假」事件,歸根結底就是缺乏敬畏心。

娛樂圈有那麼多的人設崩塌,不就是因為心中沒把秤,偽裝自己欺瞞大眾,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被當成笑料不說,還自毀前程。

是否時刻保有敬畏之心,是判斷一個人修養高低的關鍵所在。

而自畏的最高境界,是慎獨。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臨終之時告誡兒子的第一句話便是:「慎獨則心安。」

東漢名臣楊震,曾舉薦過王密。王密為表謝意,深夜帶上黃金去拜訪楊震,卻遭到了他的嚴詞拒絕。

王密說:「大半夜的,沒人知道。」楊震義正言辭地回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

慎獨,是即使獨身一人,也懷有敬畏之心,不做愧對良心之事,人前人後都潔身自好,表裡如一,甚至在自己面前要比在別人面前更知廉恥。

畢竟,凡事先對得起自己,才能無愧於他人。

沒有自知之明和敬畏之心的人,容易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迷失方向,甚至誤入歧途,一步錯,步步錯。

人性有善、有惡,不自重、不自畏之人,會疏於對自己言行的規範,便更易於趨向惡,種下苦果。

2

不自滿、不自是的人,最有福

心學大家王陽明認為,自滿自是之人,人脈好不到哪去,甚至連最親的父母、兄弟姐妹、夫妻都會疏離。

「滿招損,謙受益」。正所謂,謙虛納百福。

謙虛,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真誠。

虛心的人,心胸開闊,能看到別人的優點,也接受得了別人的批評。

待人和藹,他人必然願意與其相處、分享、傳授經驗,機遇和好運也就不請自來。

「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曾在閑暇散步時,遇到一位身穿粗布短衣的老者。

老者故意讓自己的鞋子脫落到橋下,並對他說:「小夥子,去幫我把鞋子撿起來。」

張良一臉疑惑,但看著老者行動不方便,二話不說便去撿了。沒想到老者剛一接過手,又將鞋子扔了下去,一連三次,最後還要求他幫忙穿上。

張良恭恭敬敬地照做了,沒有絲毫的狂妄,也沒有因此氣急敗壞。

老者笑著點點頭說,「孺子可教,五天後,天亮之時,你到這兒來等我。」

五天後的天亮之時,張良趕到約定地點時看到老人已在該處等候,老者生氣了:「與人相約,怎能遲到,過五天你再早來。」

第二次,張良天還沒亮就起來,可還是遲到了。

於是第三次他半夜便趕到那裡等著,老者對謙遜有禮的張良很是讚賞,便送給張良一本兵書《太公兵法》。

這本書與他日後協助劉邦開創漢朝,實現宏偉的抱負密不可分。

太自以為是的人,說到底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殊不知,每個人都是滄海一粟。

況且一個再有天分的人,若自高自大,不肯再下功夫學習,終有一日也會黔驢技窮,比如從神童淪為庸人的方仲永。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不自滿,不自以為是,虛懷若谷,方能保持好學之心、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

這就是謙虛的力量。

謙虛的人,身有過人之才,卻絲毫不恃才傲物,反而謙虛、低調,因其心中有一番天地。

越是有大成就之人,越得學會謙虛謹慎。

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保持著開放平和的心態,才不致於一不小心從高峰跌入低谷,才能繼續探索和求知。

京劇大師梅蘭芳在演出《殺惜》時,在台下一片叫好聲中聽到了一位老人在大喊:「不好不好。」

演出結束後,梅蘭芳迫不及待地找到老人,虛心求賜教。

老人看他又敬又誠,便指出他台步上的錯誤,梅蘭芳聽後連連道謝,後來還經常邀請老人去點評自己的演出。

不驕不躁、不恥下問、博採眾長、擇善而從,這樣的人自帶君子之風,整個人的氣場從容且平和,讓人舒服。

活得通透的人,深知自身之渺小。

謙虛對外,待人親和質樸,對事踏實認真,含蓄而內斂,溫和而堅韌,常得好人、高人、貴人相助,便能在認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堅定。

總而言之,謙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小編溫馨提示:由於現在微信改版,請您看完本文章,點擊好看!可以使本文章,登上頭條,讓更多的人受益!日行一善,而且您無意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如有懺悔文可投稿到此郵箱

更多正能量知識

編輯:無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戒邪淫 的精彩文章:

一支引發數億人淚奔的短片:這就是離家的意義!
拯救因邪淫而社恐的你!分析精準,方法到位,完全可以治好拯救因邪淫而社恐的你!分析精準,方法到位,完全可以治好

TAG:戒邪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