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號」將超期工作兩年科研成果獲克利夫蘭獎
「墨子號」
2月1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將2018年度紐科姆·克利夫蘭獎頒發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銜的多機構研究團隊,表彰他們利用「墨子號」量子衛星完成一項「壯舉」: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千千米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為建立下一代安全通信網路奠定基礎。這是克利夫蘭獎設立90餘年來,首次授予中國科學家在本土完成的科學成果。
中國研究人員表示,「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預計將超出預期壽命、繼續工作至少2年以上,並展開更多國際合作。
代表團隊領獎的「墨子號」量子衛星糾纏源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研究員印娟說,2016年8月升空的「墨子號」已完成量子密鑰分發、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三個預定任務,未來計劃與義大利、俄羅斯、瑞典和南非等國開展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2017年9月,中國與奧地利科學家藉助「墨子號」衛星實現了距離達7600千米的洲際量子密鑰共享,並基於共享密鑰成功實施世界首次量子保密的洲際視頻通話。「墨子號」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入選了美國物理學會2018年度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
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傑里米·伯格表示:「中國的量子通信研究是一項包含了從基礎物理學到衛星技術等在內的科技成果,近些年中國在科學領域所取得的進展讓我感到非常震撼,這篇論文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它證明了中國現如今的科技水平。」
據介紹,未來3~5年,中國研究團隊有能力基於「墨子號」技術發射數顆體積小、重量輕的低軌道量子密鑰分發衛星,這些小衛星或許只有數十千克,比「墨子號」小一個數量級,它們可以形成一個星群,實現更高效的量子保密通信,滿足政務、能源、金融等領域保密通信需求。
印娟說,從更長遠看,團隊還將攻克信號衰減等科學難題,發射高軌道量子衛星,實現更廣範圍甚至全天時覆蓋,與地面光纖網路共同形成天地一體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路,打造「量子互聯網」。
美國科學促進會紐科姆·克利夫蘭獎設立於1923年,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最早頒發的一項獎勵,基金來源於美國紐科姆·克利夫蘭的捐贈。美國科學促進會創建於1848年,是一個綜合性的學術團體,下設21個專業分會,涉及的學科不僅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還包括社會科學。美國科學促進會設有多項獎勵,紐科姆·克利夫蘭獎就是其中重要的獎項之一,該獎原名為美國科學促進會千元獎,後來又改稱美國協會獎。1951年紐科姆·克利夫蘭去世後,為表示紀念,又改為紐科姆·克利夫蘭獎。
※C-Astral公司推出BRAMOR sAR新型搜救無人機
※2018:盧森堡貨運航空「馬到成功」
TAG:看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