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媽」才是好媽媽?這些道理應該早點兒懂
前幾天,袋鼠麻麻學到一個新名詞:裝死式育兒。
顧名思義,「裝死式育兒」就是指對娃採取裝聾、裝瞎、裝懵、裝傻、裝病、裝失憶、裝無力等策略,讓媽媽從養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聽起來確實挺誘人的。
在中國家庭里,媽媽往往是一種「超人」式的存在,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要養育孩子賢良淑德,要照顧老公讓他無後顧之憂,還得做一個獨立女性有自己的事業。
很多媽媽已經處在瑣事煩擾和精神崩潰的邊緣!
「裝死式育兒」其實就是號召大家做一個「懶媽媽」嘛。
袋鼠麻麻不禁偷著樂。
嘿嘿,在做「懶媽媽」這條路上,袋鼠麻麻已經走出去很遠了,親身體會得出的經驗就是:
「懶媽媽」才是好媽媽!
且聽袋鼠麻麻細細道來~
一、「懶媽媽」讓寶寶自理能力更強
袋鼠麻麻的「懶」,從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
場景1:
「媽媽,寶寶渴了,要喝水。」
「杯子在桌上,你穿著拖鞋,自己起來拿吧。媽媽也渴了,也幫媽媽把水杯拿來好不好?」
一開始,娃對於自己動手這件事情十分抗拒,可是架不住袋鼠麻麻實在太「懶」了,他磨蹭半天還是得自己去拿,慢慢就養成了習慣,還會主動幫媽媽端水。
場景2:
「媽媽,我拉完臭臭了,快來幫我擦屁屁。」
「媽媽在做飯,你已經是大寶寶啦,自己擦屁屁吧!」
「我不會呀!」
「媽媽教你。」
袋鼠麻麻心大,不怕他擦不幹凈,教了兩次之後,現在娃已經能熟練地擦屁屁了,還懂得沖乾淨馬桶,袋鼠麻麻也從這項工作中解放了出來。
不僅如此,袋鼠麻麻在生活中可是隨時隨地都在「犯懶」。
「寶寶,把玩具都收拾好!」
「寶寶,快吃飯了,幫媽媽把碗和筷子拿出去,餐桌收拾一下。」
「寶寶,自己把小內褲洗洗吧。」
因為媽媽「懶」,所以娃變得特別勤快,早早就培養出了自理能力,可以自力更生了!而且,參與勞動能讓寶寶感覺自己在家裡是非常有用處的,自我認同感會越來越強烈。
現在,娃越來越享受做家務的過程了。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還摸索出了很多勞動的規律,慢慢學著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可以說是動手又動腦!
當然啦,袋鼠麻麻表面上看著「懶」,其實背後也做了功課,家裡的東西都是經過細心考慮才選擇的,保證安全,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感受,這樣才能勇敢放手。
二、「懶媽媽」培養出高情商寶寶
有時候,媽媽「懶」一點才能培養出寶寶肯吃苦、會溝通這些優秀品質,為寶寶將來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一點,袋鼠麻麻從蔡少芬身上學到了很多。
比如下面這兩個場景:
場景1:
有一次,節目組安排大家去山裡找人。
從山腳到山頂的路程,大人看了都會崩潰,快到山頂時,包子妹妹弱弱地問:「媽媽,你抱我走吧。」蔡少芬沒有答應:「我抱不了你」。然後,她用積極的情緒去引導女兒:「加油努力,我們一起把爺爺找出來」。
包子妹妹沒有因為媽媽的拒絕而哭鬧,而是擦汗繼續往上走。
蔡少芬培養的湯包姐妹,不驕縱,能吃苦,沙溢對她們讚不絕口。
場景2:
有一次,湯包姐妹都想坐水上自行車。可是出於安全考慮,節目組規定只能一個小朋友坐。
這時候,蔡少芬沒有充當決策者,而是讓女兒們自己去商量。
她說的很有道理:「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矛盾。如果分配好了,她們就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滿意了,但另一個不高興了,反而會讓當媽的崩潰。我會引導她們,但你們自己決定啊!」
後來,姐妹倆都表示要讓對方先玩,最後商量的結果是:妹妹先坐。
蔡少芬的這種「懶」,最終引導孩子們自己解決了問題,還讓她們學會積極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和主見。
生活中,很多「勤勞」媽媽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喜歡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把答案全部說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想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其實,「懶媽媽」的做法會更勝一籌。
媽媽「懶」,學會「示弱」,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承擔起被媽媽代替的責任,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照顧自己甚至別人。而且,因為得到信任,孩子更能把握做事的度,通過探索得到進步,並演化為自信以及面對挫折的勇氣。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家長和孩子好比一個100分的組合,如果家長做滿了90分,孩子就只有10分。
一個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
三、「懶媽媽」更能讓父親代入角色
一個家裡,如果媽媽太勤快,其他人就會變懶。
時間長了,媽媽的付出還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萬一哪裡沒做好,反而會被指責為失職。
「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父愛如山一動不動」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還記得《幸福三重奏》里蔣勤勤和陳建斌的日常嗎?
吃完飯後,蔣勤勤提出讓陳建斌收拾碗筷,可他竟然敷衍地說:「你願意做你就做,反正我現在不做」。
無奈蔣勤勤只能挺著大肚子收拾碗筷。
大概是覺得愧疚,陳建斌後來也加入進來,但他連洗碗的工具都不認識,草草洗了碗卻沒有刷鍋,蔣勤勤只能繼續做善後工作。
吸塵器他也不會用,隨便劃拉兩下,就驕傲地說:「我都做完了!」。
可以想像,陳建斌在家肯定是「一動不動」的!
這當然都是爸爸的錯,但如果他不主動改正錯誤,那就由媽媽來推動這件事吧。
第一步就是:變「懶」!
別說爸爸做飯不好吃,好廚師都是練出來的;別說男人心粗帶不好孩子,教教他怎麼換紙尿褲怎麼做輔食,肯定能學會;別嫌棄他做家務不利索,多指導,多練習,多表揚,肯定能越做越好……
沒有什麼天生行不行,關鍵就看肯不肯做!
媽媽主動變「懶」一點,多給爸爸創造需要他勤快的機會,決不允許他做甩手掌柜。
只要爸爸真正代入角色,也會更加體會媽媽的不容易,不會坐在那裡指手畫腳,不會惹得媽媽發脾氣,家庭生活也會更幸福!
這樣的女人看起來「懶」,其實是有大智慧。
袋鼠麻麻有話說: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
所以,媽媽只要「懶」,什麼都不做,就可以了?
當然不是!
其實,「懶媽媽」的精髓是「手懶」,但眼睛不懶、腦子不懶。
她們會多觀察、多動腦,在保護好孩子的前提下,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各種能力。
跟手腳勤快的媽媽相比,要做好一個「懶媽媽」,心思可能要更勤快呢!
※寶寶吃湯圓窒息?真沒開玩笑!元宵節,千萬別給寶寶吃這種湯圓!
TAG:醫知袋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