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性理論溯源
中藥藥性理論溯源
□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認識事物的方法,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論體系。中藥藥性理論是有關中藥藥性的意義、實質、形成機制、運用規律等方面的理論。藥性理論作為中醫藥理論的核心部分,是歷代醫藥專家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對藥性的理解和論述,是中藥學最有特色的理論。研究藥性理論的源頭,認識藥性理論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有助於認識藥性理論的實質,有確定中藥理論未來的發展方向。下面從葯、藥性、藥性理論三個層面探討。
葯
關於「葯」字,甲骨文中,未發現類似文字,故判斷「葯」是較晚出現的形聲字。《古文尚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主要記載商、周兩代統治者的一些講話記錄。同時也是最早記載「葯」字的一本書,如「若葯弗瞑眩,厥疾弗瘳」。商、周兩個朝代分別建於公元前16世紀和11世紀。也就是說,大約在公元前11至16世紀的時候「葯」字就產生了。
在「葯」字出現之前,可以治病的草有無統一的名稱尚無從考察。但可以肯定,「葯」字的出現是人們對所有治病物質功能認識的概括。「葯」字的出現標誌著最初的,也是對最根本藥性認識的形成。我國素有葯食同源說。「葯」字產生,也標誌著食、葯開始分化了。
再後來,明代張景岳云:「葯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是也,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這是首次通過毒藥理論,把藥物和穀食在概念上加以區別。這也是「是葯三分毒」理論的源頭。隨著《藥品法》《食品法》的出台,食與葯也有了法律上的區別。葯與食的中間地帶就是葯食兩用中藥。在我國,藥物一般有中藥和西藥之分,本文所講的是中藥。
藥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和疾病鬥爭時,從被動的發現葯,到主動識別、運用藥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藥物的臨床應用中,不同藥物治療疾病的相關性質不斷地被認識、豐富,藥性一詞也就產生了。也就是說,先通過臨床實踐對藥物的功能療效有認識,後有藥性觀點產生。
據文獻考證,藥性一詞的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曰:「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醋漬者,宜煎膏者,也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這也是首次論述藥性與藥物劑型有密切關係。
那麼,什麼藥性呢?所謂藥性,是中藥在臨床過程中與療效有關的性質或作用的中醫語言表述。在古代,藥性一詞含義複雜。但隨著中醫藥的發展,其內涵不斷被豐富。一般說來藥性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藥性 抽象藥性(如葯的補陽、滋陰等)、形性藥性(如四氣、五味等)、向位藥性(歸經、升降沉浮、氣血營衛等)、功能藥性、綜合藥性、配伍藥性、方劑藥性、禁忌以及影響藥性的採收(道地、時間、入葯部位、收藏、六陳)、修制(炮製)、製劑、服用(內服、外用)等藥性;另外,還有失傳的藥性等。
狹義藥性 四氣、五味、升降、歸經、有毒、無毒等。
藥性理論溯源
藥性理論是現代詞語,是中藥理論體系的核心內容,在相關本草論著中稱之為「藥性總義」。藥性理論的形成過程,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從零碎到系統的不斷完善的過程。現討論如下:
有毒無毒
有毒無毒是中藥藥性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文獻研究可發現,藥性有毒、無毒理論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其內涵在歷代本草中的記載並不完全一致。現代有毒、無毒理論主要是指與中藥毒副作用有關的性質。
《神農本草經》記載曰:「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當時人們對藥物可能傷害人體的毒性認識不足,也就是說《本經》的藥性有毒、無毒,其內涵並非專指藥物「為害」的有無,而是泛指藥性的強弱、剛柔、急緩。大凡藥性剛強、作用峻急者謂之有毒,藥性柔弱、作用緩和謂之無毒。首次把藥性有毒無毒列在具體藥物條目下的文獻是《吳普本草》。比如對大黃的記載:「神農、雷公:苦,有毒;扁鵲:苦,無毒。」
隨著醫療實踐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藥物的二重性有了認識,即藥物可以治病,也可能傷害機體。如「令人吐」「令人狂亂」,甚至「殺人」。再後來的文獻中,如《名醫別錄》《新修本草》等,藥物條目下註明有毒,大多就是指的具有某些有害的性能。並把有毒分為了大毒、有毒、小毒三級。如蟾酥、馬錢子、斑蝥都標明大毒。
藥性五味
一般來說,五味是其他藥性的基礎,這些藥性作用的產生依賴五味。
口嘗之味 「味」字由「口」和「未」組成,口指品嘗,「未」指柔枝嫩葉。「味」的本意是品嘗時鮮菜,引申義為品嘗時鮮菜的口感。
遠古至西周為味的起源期。這一時期對於味的認識主要有三點:一是味的本義是滋味,是真實存在的感覺;二是味的獲得主要是通過口嘗這一活動;三是人們已經對味進行了劃分,並能夠辨別幾種滋味,如甘味、苦味。
何為五味?《尚書·洪範》曰:「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是有關五味的最早記載。春秋至西漢是五味理論的起源與奠基期。這一時期陰陽、五行學說興起,滋味被功能化,已不同於春秋以前真實存在的滋味,五味的稱謂由此產生。《周禮·天官冢宰》中說:「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苦養氣,以甘養肉,以滑養竅。」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時期的五味理論專指飲食而言,與藥物無關。
理論之味 把五味理論引入中藥,併產生了藥味理論。最早試著將五味理論與中藥藥味兩部分內容進行融合,并力圖建立一個完整的中藥五味理論系統,當屬南北朝時期的《輔行訣五藏用藥法要》。
北宋中前期幾部主流本草如《開寶本草》《嘉祐本草》《證類本草》等延續了東漢至五代的中藥五味標定方式,即以口嘗結果進行新葯藥味的標定,以基原考訂與口嘗檢驗相結合對已有藥味進行修訂。北宋後期及南宋、金、元時期,受理學思想的影響,本草學家用五味理論來探討藥味與藥物功效之間的關係,導致《本草衍義》《珍珠囊》《葯類法象》等本草著作中都相繼出現了藥味理論。此外《紹興本草》《寶慶本草折衷》等書中還出現了以類相推的藥味。這些藥味與口嘗藥味同時存在於本草著作中,但仍以口嘗藥味為主。這一時期的五味理論也得到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並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在繼承唐以前理論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中藥五味理論。受法象思想的影響,氣味陰陽薄厚理論融入了藥物升降作用趨勢,產生了氣味陰陽薄厚升降理論以及藥物薄厚升降浮沉理論。
藥性四氣
藥性四氣是關於中藥本質的認識,是中藥藥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歷代醫家首肯,用藥必須辨其氣。何為氣?由於其內涵豐富,在這裡不做討論。所謂藥性四氣是指寒、熱、溫、涼四種(加平就是五種)不同的藥性,是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的四時氣候為比喻,對藥物作用的結果的表達。換言之,中藥四氣性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趨向。
中藥四氣源於《素問》,定於《神農本草經》。《素問》有「四氣調神大論篇」。清代高士宗《素問直解》:「四氣調神者,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調肝心脾肺腎五臟之神志也。」可見,《內經》中的四時是指四季。四氣,是指春夏秋冬四時的氣候,即春溫、夏熱、秋涼、冬寒。
後來《神農本草經》將「四氣」引借到中藥藥性中。曰:「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這也是明言藥性有四氣的最在記載。關於藥性四氣的具體內容,還有「性氣有五」說,是指除了寒熱溫涼外,又加藥性「平」。關於中藥四氣的產生,古代醫家多認為與天氣有關。因所受有差異,固有四氣的不同。
藥性歸經
藥性歸經的產生源於對疾病的定位和藥物療效的概括。
藥物歸經理論的起源和形成,可追溯到先秦的文史資料及秦漢以來的醫藥文獻,比如《左傳》典故「病入膏肓」,再如《內經》中的「五味所入」,《名醫別錄》中的「韭歸心,蔥歸目,薤歸骨,蒜歸脾腎」等。這些文獻記載了疾病的定位及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可視為歸經理論的先聲。
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創立了六經辨證與臟腑辨證體系。特別是他的分經論治理論和方法,對於後世藥物功效範圍的總結和歸納,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為後世醫家辨認藥物歸經的理論依據。唐宋時期《食療本草》《本草拾遺》《本草衍義》《蘇沈良方》等醫藥文獻都部分論述了藥物定向定位的歸經作用,並逐漸與臟腑經絡聯繫在一起,形成藥物歸經理論的雛形。
金元時代易水學派代表人物張元素在其所著《珍珠囊》中,首次把歸經作為藥性內容記載。書中論述了113種藥物,有30餘種談到了歸經或類似歸經的藥性。正式把歸經作為藥性主要內容加以論述,王好古《湯液本草》、徐彥純的《本草發揮》又全面彙集了金元時期醫家對歸經的學說的見解,標誌著系統的歸經理論已確立。明代劉文泰《本草品彙精要》、賈如力《藥品化義》均把「行某經」「入某經」作為論述藥性的固定內容。
歸經作為藥性名詞,是清代沈金鰲在《要葯分別》中正式提出。清代沈金鰲的《要葯分劑》正式把「歸經」作為專項列於「主治」項後說明藥性,並以五臟六腑之名作為歸經的對象。《松厓醫經》《務中藥性》系統總結了十二經歸經葯。《本草分經》《得配本草》又列出及改訂入各奇經八脈的藥物。溫病學派的興起,又產生了衛、氣、營、血及三焦歸經的新概念,使歸經學說臻於完善。
藥性升降浮沉
藥性升降浮沉解釋了中藥進入人體內後的趨向性能,是四氣五味理論的補充和發展。該藥性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類似升降浮沉的概念,最出現在《素問·六微旨大論》,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內經》提出氣味陰陽歸屬及其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根據機體升降出入障礙的不同病位病勢應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為中藥升降浮沉理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金元醫家依據《內經》理論,總結臨床經驗,形成了與升降沉浮有關的理論,比如劉河間的心腎水火既濟理論、李東垣的脾胃升降理論、朱丹溪的滋陰降火等。張元素在《潔古珍珠囊》中,特別是在《醫學啟源》中,論述了「氣味薄厚寒熱陰陽升降之圖,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這些都是以升降浮沉來概括藥性的,同時還闡述了升降沉浮藥性與其他藥性之間的關係。此後,王好古,李時珍、王昂等醫家對「升降浮沉」理論從不同角度有了一定的補充和發展,從而使其得到了不斷完善。(吳文博)
TAG:傳承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