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故宮「網紅」的代價

故宮「網紅」的代價

曾經在夜晚一直保持黑暗的故宮,似乎代替月亮和元宵,成為了今年元宵節的「主角」。

事情起源於2月17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作為最受歡迎的嘉賓之一,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為故宮打了一個特殊的廣告,他宣布,在正月十五(2月19日)和正月十六,故宮將舉辦名為「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燈會,觀眾可以通過免費預約獲得共3500個參觀名額。

正月十五(2月19日)和正月十六,故宮首次舉辦名為「紫禁城上元之夜」的燈會。

由於包括故宮在內的北京古建築多以木結構為主,出於安全的考慮,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沒有元宵燈會在文保單位內舉辦,更別提作為世界最大木質皇宮建築群的故宮了。直到兩年前,故宮才開始小範圍地引進光源。而今年的元宵節,更是600歲的故宮首次開放夜場。

通過過去幾年花樣不斷增多的文創產品的推廣,以及相關紀錄片、綜藝的播出,故宮正迫不及待地撕掉以往的高冷麵紗,迅速變得親民起來。如今,「故宮」已成為一個擁有強大號召力的IP。

元宵節之前,故宮其實就推出了「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的活動,今年首次在春節期間開放。結果是,初一到初八,每天8萬張票都早早售罄。

帶著這樣的熱度,更為難得的「上元之夜」順理成章地受到了更狂熱的追捧。2月17日宣布消息當天,正月十五晚間活動的500張預約票就被火速搶光,2月18日凌晨剛剛開啟的預約正月十六晚間的活動門票,也因為巨大的流量,門票預約網站伺服器瞬間崩潰,長時間無法打開,而凌晨四點待網站恢復後,3000張票已經沒了。可以說,這兩天,「搶票」在微信朋友圈的光景已更勝於「春運」,據中新社報道,故宮夜場的「黃牛票」在一些網路平台上的價格已經炒到了4000元。

李一是正月十五那天500個「超級幸運兒」之一,他在故宮燈會消息公布後就「神奇」地立刻預訂上了這一天的票。然而,真正到了那一天,他本人或許很難再說自己「幸運」了。

李一對這首次的故宮燈會並不滿意。首先是入場路線不明確,他在兜兜轉轉,先後繞過午門、東華門之後,仍然面對著至少要排隊1小時才能通過的四道安檢。據他所見,很多遊客最後都選擇了放棄參觀。

「燈光效果也很一般,不知道是預算不夠還是時間不夠,感覺像普通秀場的燈光。最大的槽點是在太和殿打上保國、輝煌之類的字眼,讓文化沾染了太多政治氣息。」李一說。當晚,就有現場的觀眾在網上吐槽,故宮這場燈光秀,和喜歡花花綠綠的乾隆爺的審美有一拼。

受到遊客吐槽的燈光效果。

此外,參觀途中,故宮還全程播放著「往前走,不要停留」的廣播,這在李一等參觀者聽來也極大影響了體驗,上城牆遊覽時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當天回家後,李一看到了朋友發來的西安燈會視頻,古城區的燈光很有古代上元燈節的感覺,「那才是我期待中的效果。」

故宮的這次嘗試的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故宮對於上元節之夜的準備期只有五天,遊覽區域集中在午門展廳、太和門廣場、故宮東城牆、神武門等區域,遊覽時間也僅限定為30分鐘。

面對輿論的諸多質疑,單霽翔回應:「這次活動本身其實是實驗性質,將來故宮會探索將其常態化,比如在中秋、端午、重陽等傳統佳節舉辦類似的文化活動,一次要比一次做得更好。」

事實上,在故宮不斷「網紅」化的過程中,讚美與爭議一直如影隨形。2012年年初,曾擔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單霽翔被任命為故宮博物院的新院長,被視為「故宮新生」的開始。

曾經的紫禁城正在逐步打開大門。單霽翔上任後,首先做的就是提高遊覽體驗:故宮將售票窗口增加到幾十個,並開通網上訂票,向社會承諾3分鐘之內能買到票。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宮博物院正式取消現場售票。

單霽翔曾帶著工作人員增設了1000多個位置供遊客休息,確保開放區地上沒有一片垃圾,並規定一片垃圾落地,2分鐘之內必須要把它清掃走。

2012年以前,故宮70%區域是非開放區,故宮的遊客數量只有700萬。2017年,故宮的開放區域達到了80%,年客流量達到1675萬人次。

他的另一個成就是終於理清了故宮藏品的數量——186.269萬件,之前,90%的藏品都放在庫房裡,沒有得到好的保護。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帶火了文物修復話題,也讓故宮設立的「文物醫院」項目為大眾所知曉。該項目的目標是讓每一件文物都恢復光彩。根據規劃,「文物醫院」建成後將是建築長度達361米的全球最大的文物修復中心,並且將常規向公眾開放,有更多珍寶會在觀眾的見證下得到保養和修復。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帶火了文物修復話題。

而真正讓故宮火起來的,則是它開始試圖用一系列手段將年輕人吸引過來。

2013年,故宮收回了文創產品的主設計權,第二年就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網紅」氣質的文創產品,之後又分別在天貓和阿里旅行平台籌建了故宮博物院旗艦店。當年,故宮累計研發的文創產品達到1273種,包括「朕知道了」摺扇、朝珠耳機、「六百里加急」行李牌等等。從2013年到2015年,故宮的文創產品銷售額從6億元增長到近10億元。

故宮推出一系列文創產品吸引年輕人。

故宮還學會了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和網路渠道。

2015年,曾經作為清代皇城正門的端門被改造成了端門數字博物館,成為了單霽翔口中「世界上最好的一家數字博物館」。通過「數字宮廷原狀」所提供的沉浸式立體虛擬環境,遊客可以身臨其境的參觀到許多以前不能踏入的宮殿,也可以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試穿帝後的服裝,把玩寶物。在單霽翔的觀念中,能實地來故宮參觀的遊客畢竟是少數,但通過技術可以讓同一個展覽被更多人看到,「線上展覽館」也成為了故宮建設的重點。

端門數字博物館利用虛擬現實等技術復原故宮原貌。

2016年,故宮與騰訊合作的一則H5營銷,其中的詼諧反差感更是改變了很多人對故宮已有的古板印象。在那則營銷中,明成祖朱棣唱上了Rap,眾多皇帝集體賣萌。

截至2018年,故宮博物院先後上線了9款App,涉及故宮資訊、遊戲和導覽等眾多內容,並通過微博、微信、重新建設官網等途徑擴大故宮在線上的熱度。「前年我們的網站訪問量是8.91億,第二名的文化機構是1.8億,今年第一場雪的一組『故宮下雪了,收圖』有5000多萬的訪問量。」單霽翔在亞布力論壇上說。

2017年故宮文創收入達1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50%,超過1500家A股公司的收入。這一年,故宮的周邊也從文創用品延伸到視頻領域,除了推出名為「朕的心意」的故宮視頻,還與稻香村合作推出糕點,領域的拓寬提高了復購率,覆蓋到了更廣泛的年齡層。2018年,新開張的角樓咖啡廳成為了打卡勝地。

故宮角樓咖啡館成為新的打卡勝地。

但在故宮IP逐步擴散的同時,故宮商業化的邊界在哪裡也成為了大家爭論的話題。

2018年11月,由鄧倫、周一圍等當紅明星作為常駐嘉賓的《上新了故宮》為故宮帶來了一股新的熱潮。每期節目會帶領一位明星嘉賓,以遊覽的方式,發掘更多傳統故宮IP,設計新的故宮文創產品。根據淘寶眾籌負責人誠新透露的數字,截至2018年12月底,「上新了故宮」系列項目,同步發售了4期欄目同款,籌款金額超過1387.5萬元,參與人次超過了28080人次。

但隨著節目的播出,不少為此付費的用戶收到產品後也開始抱怨,其發售的產品(比如睡袍)性價比極低。

更大的風波發生在2018年年底。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故宮口紅」剛刷屏,兩家故宮文創網店「故宮淘寶」與「故宮文創」的嫡庶之爭就緊接著成為了熱議話題,質量問題、供應問題也接連爆出。最終,這場爭議以故宮淘寶正式停產口紅產品的結局落幕。

故宮口紅推出不久後便宣布停產。

可以說,故宮在成為「網紅」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與曝光度增大捆綁而來的更大範圍,以及更多元化的審視與評價。這是故宮變得更開放之後必然的「代價」。

同樣,它或許也應該在不斷開發新的產品和合作的同時,偶爾放慢腳步,仔細衡量和完善一下自己的商業化承載能力——畢竟,「網紅」也好,「流量」也好,都是相對短暫的,已有600年歷史的故宮不應局限於此。

而對於李一這樣的年輕「故宮粉」來說,他依然期待著下一次故宮的特別活動,也同樣會繼續購買故宮出品的各種有意思的文創產品,但他希望故宮可以好好復盤這兩天的燈會,在流程上和人員上都做更精細的安排,讓更多的遊客可以看到故宮夜晚的美。

(應採訪對象要求,李一為化名。)

本文版權歸第一財經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翻譯。

葉雨晨

關注電影、電視等文化領域,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周刊 的精彩文章:

愛屋吉屋五年存亡實錄

TAG:第一財經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