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在哪裡,病就在哪裡!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在哪裡,病就在哪裡!

一、百病皆由痰作祟!

痰,在我們眼中屬於污穢之物,每個人都很熟悉,父母也會從小教育孩子不要隨地吐痰,但很多人想不到,簡簡單單的痰,很多病可能都是因為引起的。

痰在中醫里有兩個概念,狹義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廣義的痰會處在各個部位,五臟六腑、關節等都有可能。

眩暈、心慌、頸椎病、面癱、咳喘、腰椎病、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梅核氣、甲狀腺腫、肚子脹等皆於痰有關,體內的痰停在不同的地方會出現不同的癥狀。

中醫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痰阻滯氣機,致病後纏綿難愈,很多怪病都與之相關,中招的人也不在少數。

怎麼知道自己體內有沒有痰?痰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又該如何祛痰化痰呢?

二、痰在哪裡,病就在哪裡!

痰在心腦,出現眩暈、心悸、胸悶、心慌;

痰在血,血液粘稠,血脂高,血糖高,容易長斑塊,冠心病;

痰在肺,出現咳嗽、咳喘、咳痰;

痰在咽喉,嗓子里有異物感,咳不出來,吞不下去,出現梅核氣;

痰在四肢,阻滯四肢的氣機和經絡,出現肢體麻木;

痰在脾胃,表現消化系統問題,有胃脹、腹脹、撐;

痰在頸,出現淋巴結節、甲狀腺疾病;

痰在經絡,可能會出現帶狀皰疹的表現,還可能出現面癱、中風等疾病群,頸椎病,腰椎病;

痰在脈管,出現下肢靜脈曲張等等,痰可以出現在全身各處,而且有害無益,值得我們每個人警惕。

三、痰從何來?

中醫認為,痰是因為人體各個器官調節水濕在體內循環代謝的功能出現異常,導致水濕停滯,凝聚而成,一般來說下面4種情況容易體內生痰:

1.體質虛弱

體弱則氣虛,氣虛臟腑也虛,尤其牽連到脾臟時,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大打折扣,容易導致水濕過多凝結成痰。

2.鼻炎患者

鼻粘膜炎症產生大量膿液和高粘性分泌物,經鼻纖毛輸送至鼻咽並附著於鼻咽,引起咽部異物感以及咳嗽。

3.消化不良

消化功能不行了,比如吃生食、水果、中陽被打破;或因發燒、過度飲酒、脾臟運輸等,可積水,共同化痰。

4.外感失治

外感失治導致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於肺,肺氣不利,容易咳嗽痰多。

四、這樣檢查,看看自己有沒有痰?

每個人體內其實都有痰,關鍵在於多少,怎麼知道自己痰多還是痰少呢?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發布了《冠心病痰濕證臨床診斷標準》,用於診斷為冠心病痰濕證。

雖然是針對冠心病,我們也可以用它來對照自查,看看自己體內的「痰」處於什麼水平:

主要指標:舌胖邊有齒痕、苔膩、苔滑三項,每項3分;

次要指標:胸悶、脈濡或滑兩項,每項2分;

其他指標:肢體困重、口黏、面色晦暗、嗜睡等8項,每項1分。

以上癥狀,如果累積超過6分,就可以診斷為痰濕證了。

五、祛痰第一穴,「豐隆」!

古代,豐隆指神話中的兩位神仙:雷神和雲師。

這用在我們的穴位上,又要怎麼解釋呢?24節氣當中,有一個叫做驚蟄,是春天的第三個節氣。驚指的就是雷春天的第一聲響雷,將蟄伏在地下的萬物都震醒了,這時候會怎麼樣呢?

春雷的響起,會促使地下潛伏的蟲子四處逃散,也會促進地面沉浮的氣往上走,到天空中變成雲。雲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化為雨,雨再降落下來,被雨水洗過的天空和地面都是乾淨清新的,就和陽光普照的春天一樣,讓人覺得非常的舒服。

這便是陽氣上升,與天上的陰氣相結合所形成的陰陽平和的境界。豐隆穴就是這樣一個主管氣的升降的穴位。

「豐隆穴」位於人體小腿的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處。豐隆穴出處《靈樞* 經脈》,是足陽明胃經的絡穴。

《會元針灸學》云:豐隆者,陽血聚之而隆起,化陰絡,交太陰,有豐滿之象,故名豐隆。它所處的位置,肌肉豐滿結實,就好像一個小土丘一樣,而且它同時是脾經和胃經的絡穴,刺激豐隆穴,就好像春雷響起,促進氣往上走。

豐隆穴最顯著的作用,就是調理痰疾,有「祛痰第一穴」之稱,《玉龍歌》上說:「痰多宜向豐隆尋」。咳出來的有形之痰、咳不出來的無形之痰,都可以找豐隆。

六、痰疾,是這個時代的病種!

21世紀,將會是痰證的世紀!——陳可冀,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內科、心腦血管科專家

每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它的病種。

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天氣普遍更寒冷,吃不飽穿不暖,身體得不到溫暖與營養,導致寒凝血瘀造成的疾病居多,調理看重活血化瘀。

幾十年後,普遍的生活習慣是肉食,甜的,辣的,油膩的,口味更重,在中醫里就叫過食肥甘厚膩,會增加臟腑負擔。

反之運動減少,身體代謝慢,自然而然,體內水濕津微更容易停滯積聚,形成痰,疾病也以痰證居多。

所以要祛痰化談,除了按摩穴位,還需要我們改變下自己的生活飲食方式,對肥甘厚膩這類食物有所節制,其次是增強運動。

七、光腳跳,也能化痰?

國家級名老中醫高益民,推崇「腦體雙動」的生活方式,既動腦子,也要動身體,痰濕由於停滯生成,當人體動起來時,痰也就不容易形成了。

【做法】光著腳在墊子上,全身放鬆跳50下,跳完後脈搏要超過120,才能達到健身目的。

上面的動圖便是高益民老先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已經87歲高齡,卻能做到許多五六十歲人也未必做到的事。

【注意】一開始跳二三十下就行,循序漸進;跳的時候不能僵硬,要做到緊張-放鬆-緊張-放鬆的狀態。

【禁忌】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人不宜跳躍;出現眩暈、心慌的人不宜跳躍。

另外配合飲食,平時熬點「山藥排骨湯」,特別適合脾胃虛弱、五更泄瀉的人,或者用橘紅,灸枇杷葉泡茶,都有助於減少體內痰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節 的精彩文章:

TAG: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