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鄉土課堂」喚起文化記憶

「鄉土課堂」喚起文化記憶

一年一度的春運接近尾聲,在這四十多天的時間裡,回家是最為溫暖的主題。行色匆匆的旅客們焦急地等待著自己車次的信息,背後是對家鄉的無限牽掛。也許春節的相聚是短暫的,而鄉情則是漫長而又悠遠的一種情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滋潤遊子們的心靈。那麼,鄉情是否可以走入課堂?帶「鄉土味」的課程又將如何引導大家重新發現自己所居住的社區、城區、城市的文化元素?為此記者進行了探訪。

1.關注身邊的文化記憶

春節前夕,天津市西青區實驗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們格外高興——他們親手繪製的燈籠年畫被老師表揚了。「我們學校所在的地區是楊柳青年畫的發源地,學校用專門編寫的教科書和光碟為教材,每兩周開設一節年畫課,從四年級開始,學生已具備獨立繪製年畫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開發了一系列高階課程,將年畫與燈籠、扇面、泥塑、拉絲等工藝結合,豐富傳統藝術的應用場景,並積極走出校門,繪製牆壁宣傳年畫,彰顯其社會意義。」校長李祖華介紹說,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學校開設的楊柳青年畫特色系列課程旨在引領師生在審美與創作過程中珍視家鄉年畫文化,浸潤師生的家國情懷。

將當地的民間工藝——年畫帶到小學課堂,可以說是鄉土教育的一種形式。那麼何為鄉土教育?著名社會學家、教育學家潘光旦曾說:「近代教育下的青年,對於縱橫上下多少萬年的歷史,不難取得一知半解……但我們如果問他……他從小生長的家鄉最初是怎樣開拓的,後來有些什麼重要的變遷,出過什麼重要的人才,對一省一國有過什麼文化上的貢獻,本鄉的地形地質如何,山川的脈絡如何,有何名勝古迹,有何特別的自然或人工的產物——他可以瞠目咋舌不知所對,真正答覆得有些要領的可以說十無一二,這不是很奇特么?」潘光旦認為,關於故鄉歷史沿革、地理形勢、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都應屬於鄉土教育的範圍。

然而,當飛馳的列車、騰空而起的飛機讓我們很快可以到達在古人看來遙不可及的地方,人們在地表空間的所及範圍得以前所未有地延展。一個人的足跡可以在全國、世界範圍內遍布,對於自己故鄉或者工作城市的「在地化」體驗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要對故鄉產生真正的感情和心理認同,除了需要有成長的經歷和人際交往的體驗,對故鄉風土人情、地理風俗的了解和認知也必不可少。鄉土教育之於現代人的意義已經彰顯。

2.傳承文化自信和認同

如何將「地方性知識」重新帶到人們身邊,回歸對於鄉土的文化體認?參觀蘇綉作坊,調查、訪談蘇綉名人,參加鎮湖蘇綉一日游,每年還有中國刺繡藝術節活動——蘇州高新區鎮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們通過地方性校本課程,走近自己身邊最「接地氣」的地方文化。「蘇綉藝術是吳地文化的象徵,『精細雅潔』的特點是蘇綉文化的集中再現。學校結合地域文化特質,確立了『蘇綉藝術』校本課程的培養目標:讓學生認識、感受、欣賞蘇綉,了解蘇繡的起源、發展;了解蘇繡的製作過程,初步學會蘇繡的簡單技法;同時了解鎮湖人民為蘇綉作出的貢獻,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鎮湖實驗小學校長劉健介紹說。

劉健表示,「蘇綉文化」正是學校得天獨厚的「地域文化資源」,不僅折射出當地人的物質、精神和文化生活,也與學校教育相互促進。學校以此為依託,將蘇綉文化引入學校,浸潤和傳承蘇綉文化,同時秉承蘇綉文化的人文精神,努力培養學生耐心、恆心、精心等品質,以此推進學校的課程建設,豐富學校的辦學內涵。

珠海榮閎書院院長蘭祖軍認為,校本課程的設計應當具有一種地域眼光,「因為學校是在當地文化基礎上成長的,所以這類課程的設計能讓學生感受到身邊的、與生活融為一體的文化元素」。不少專家也表示,無論是年畫課程還是蘇綉進課堂,這類校本課程的設計的亮點是巧妙地抓住了地域文化中以審美情趣為中心的元素,利用本土資源開展了課程開發的系統研究,呈現了一所學校的文化擔當,也體現出對地方文化的理解、認同和傳承。

3.重拾故鄉的「地方感」

「地名承載著的是屬於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如果地名消失了,其中蘊含的文化記憶、歷史信息的傳承可能就中斷了。地名也是地方文脈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承續文脈的使命。我們熟悉的宣武門、崇文門的實物沒有能夠保存下來,但是地名保存下來了。」在首都圖書館的鄉土講堂,北京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孫東虎為大家奉上了題為「北京地名的特點和文化價值」的講座。當記者準點趕到時,不僅現場安排的百餘座位都早已座無虛席,就連大廳後面的石階上也坐滿了熱情的聽眾。

講起這個主題,孫東虎對北京的地名如數家珍,引得聽眾們紛紛投來讚許的目光。「北京地名散發出的文化氣息,有蟠天際地的大氣、帝都之風的皇氣、衙署林立的官氣、約定俗成的民氣、文質彬彬的文氣、英風颯颯的武氣、蘊藉華美的雅氣、源遠流長的古氣,有著豐厚的文化價值,它記錄了古音的演變,地理環境的變遷,也是社會生活的寫照。」孫東虎講道。

「我住在丰台區,這個正陽大街和正陽門有關係嗎?」「很多地名因為不太雅觀被改掉了,您覺得以後地名改革的方向是什麼?」講座結束後,在場的觀眾紛紛向孫東虎踴躍提問。可以看出,問題的背後是在場的聽眾對自己居住的社區、城區乃至北京城文化元素的關注和思考。

不僅是在課堂里了解北京,「鄉土課堂」還倡導居民們實地走訪感受身邊的歷史文化。2017年「鄉土課堂」推出「皇家壇廟」系列講座,為市民從壇廟的修建背景、修建過程、建築特點以及所包含的豐富傳統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講解,讀者熱情高漲,每場講座結束後都會圍著專家諮詢相關問題。「此外,我們還組織市民走進壇廟,在壇廟中邊走、邊講、邊看,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這種形式讓市民更加生動、深刻地認識北京的民間風俗、地理變遷、文物珍品、名勝古迹和人文足跡。」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彭林教授開設多年的「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課程是一門廣受喜愛和好評的文化素質核心課,在課上,彭林曾回憶一位同學聽課後的感言:「以前宿舍舍友知道我是江西人,總是說江西沒什麼深厚的歷史文化,很長時間都是蠻荒之地,我也不好反駁。聽課後知道了新干縣大洋洲遺址、萬年縣仙人洞,原來這裡也產生過文明的曙光,對家鄉的驕傲和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可以給他們好好講一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期待「育兒賬單」變得更耐看
加強學校供餐管理 確保學校食品安全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