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大展後,顏真卿書法回家了!
之前,因東京大展,顏真卿C位佔據了人們的視線,網友紛紛吐槽:「華人自己不能看到,卻送去東京展出。」現在,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不用去東京,在大雁塔下便可盡情觀賞顏公作品全貌。
在顏真卿的老家——西安,一場名為「豐碑——顏真卿名碑拓片特展」展出了顏真卿碑石拓片24件組,其中不乏日本展覽被遺漏的兩大碑拓藏品《宋璟碑》和《殷夫人碑》。此前,日本共展出27件顏真卿書法,除了《祭侄文稿》和《自書告身帖》是原作外,其他25件均為顏書碑帖,本次展覽也是對東京展覽的補充與注釋。
「這場展覽基本上把顏真卿現存的名碑拓片都展了。」策展人、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告訴雅昌藝術網。
顏真卿是長安人,他的故鄉為他奉獻了這場禮物——
他的書法回家了!
臨過帖的你我 致敬偉大的顏魯公
曾經臨過帖的你我,都記得幼時學書法的煎熬,《多寶塔碑》開篇那句「粵 ,《妙法蓮華》 ,諸佛之秘藏也」,依然熟知於心,反覆練習總也寫不好,面對筆畫的橫輕豎重、方正嚴謹的結體,備感困惑和苦惱。站在展覽的拓本前,往事在目,之前似乎更喜歡柳公權字體的骨格清奇,總覺顏體過於圓潤,今天才發現顏公之書骨肉兼美,相比《多寶塔碑》字帖,原碑如此浩蕩正氣。
展覽現場恰好遇到原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先生,他說:「《多寶塔碑》原碑就在碑林呢,保存的十分完整,字跡也清晰可辨。這是顏真卿44歲時寫的,正在形成他的個人風格的時候。」
「作為一個唐代大書家,他的書法作品能延續到後代,讓後人學習,只有通過碑的形式來流傳。」比如顏真卿64歲時所寫《殷夫人碑》原碑在洛陽,戰亂中遺失,幸好有碑拓在,後人才可一睹此書風采;而他同樣在64歲所書《八關齋會報德記》也位於河南,原碑於1966年也已經毀壞,但此次展出的清拓鏡心完整再現了原書風貌。
友情提示:點擊文末的擴展鏈接,觀看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沒有去成東京,那來西京看顏真卿的「豐碑」
拓片在顏真卿書法中的價值
唐代的墨跡要流傳到現在是很困難的,據考證顏真卿傳世的墨跡至今只有三兩件,這次只有《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陝西收藏家協會古籍碑帖委員會主任宗鳴安說,「因為碑刻金石長壽,能延續幾千年。石頭也不能搬到每個人家中,然後就誕生了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拓片,把拓片化作千萬份送到愛好藝術和中國傳統畫的家庭進行傳承學習。拓片是全世界唯一在中國出現的技術和文化傳播形式。」
策展人陳根遠介紹,顏真卿64歲寫就的《宋璟碑》拓片並未在之前的東京「超越王羲之」展覽上展出。大曆七年(772年)九月,顏真卿歷鄭州歸東都,書舊文《宋璟碑》,此碑現坐落在邢台市橋西區李村鄉東戶村鄉中學院內,碑高4.08米,洋洋三千餘言,盡述宋璟這位「開元盛世」締造者和操盤手的榮耀事迹。西安此次展出的拓本是弘一法師曾收藏的清拓裱本,也是其唯一有過題跋的碑拓,彌足珍貴。
《殷夫人碑》原碑在洛陽,戰亂中遺失,幸好有碑拓在,後人才可一睹此書風采。此碑是顏真卿69歲為其姑母所寫,此次展出的是民國拓立軸,高190厘米。四面環刻,額橫題「唐錢塘丞殷君夫人顏君之碑」12字,分刻兩面。碑原在河南洛陽玉虛觀。是顏真卿在湖州刺史任上為其姑母殷履直夫人顏真定追立。元明間,碑沒入土中,清康熙年間出土,毀於抗戰時期。
可以說,拓本延續了顏真卿卓越的藝術成就;沒有拓本,顏公無可匹敵的書法藝術則失卻光耀後世之可能。
這場展覽 把顏真卿現存的名碑拓片都展了
顏真卿公元709年生於長安,這位唐代明臣出生地據考據在小雁塔附近。「他一生都在長安度過,公元785年為國家安定被叛軍縊殺後遺體也歸葬京兆萬年。可以說顏公生於長安長於長安,西安人具有弘揚顏真卿精神的責任。這場展覽基本上把顏真卿現存的名碑拓片都展了。」策展人、西安碑林博物館研究員陳根遠告訴雅昌藝術網。
此次展覽彙集了清代到民國顏真卿碑拓24件組,從33歲的《王琳墓誌》一直到72歲《顏氏家廟碑》,展品均為古籍碑拓藏家們所有。
策展人陳根遠先生認為顏真卿的書法分為三個時期:33歲到50歲,是他書法風格的形成時期,是以學習前人王羲之、褚遂良等前輩,逐漸地形成個人的風格的時期,例如在《多寶塔感應碑》,已經看出其基本面貌;第二個時期是50歲到65歲,是顏真卿書法藝術的成熟期,代表作《顏氏家廟碑》,形成了其雄渾、雄厚的風格;第三階段65歲以後是顏真卿人書俱老的時候,藝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愈加雄厚、力感充盈、愈加圓融。
顏公書法對日本與朝鮮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當時日本留學生和求學僧多次來大唐學習,正是他們將顏真卿等名筆作品帶回日本,而日本的後宇多天皇也從日本名家中得到顏體筆法,在莊重的場合用來題字。朝鮮學顏之人在李朝後期,其中有位叫釋坦然的書法家是顏真卿的粉絲,他的出現也給朝鮮書壇帶來極大變化,而對於國內書畫界的影響千年來從未間斷。
策展人、碑林博物館研究院陳根遠為大家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