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2016年,《自然》雜誌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0%的研究者稱無法再現其他科學家的實驗[1]。這讓科學界出現了「再現危機」,也嚴重阻礙了科學的進步和科研成果的轉化。

去年8月,我們曾報道,科學家在資料庫中發現,科研機構的癌細胞系竟然在偷偷進化,甚至對藥物的反應也產生了大幅度的變化,嚴重影響了抗癌藥物的研發。這絕對值得科研人員警惕。

最近,耶魯大學的劉延盛實驗室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Ruedi Aebersold實驗室合作,對6個國家13個頂級實驗室的海拉細胞系(一種使用最廣泛的癌症細胞系),進行細緻的分析,發現不同實驗室的海拉細胞系從基因組到轉錄組,再到蛋白組和細胞表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比如,對於同一種海拉細胞系,在同樣培養條件下,細胞數量翻倍所需要的時間竟然存在成倍的差距。其他生理功能,如對細菌感染的反應也截然不同。甚至細胞只要多傳一兩代,整個「胞」就都變了樣。相關研究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2]。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左:劉延盛 右:Ruedi Aebersold

這項研究將實驗無法再現的擔憂推到了另一個層次,也提醒還在實驗室辛辛苦苦用細胞系篩葯、研究機制的同學們注意了用差異如此巨大的材料去做實驗,怎麼可能做出一致結果!(文章後面有作者提出的應對措施)

《自然》提出「再現危機」時,確實讓學術界慌了神,如此大面積的實驗無法再現,那直接動搖科學界的根基了。

如果是說出現了大規模的造假,那顯然是太過陰謀論了,畢竟學術界一向是對學術不端零容忍的。況且這些年來,科技的進步對世界的改變有目共睹。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結果呢?

生物學研究,尤其是癌症研究,大部分都是從細胞系從出發的。而細胞材料本身的變化肯定是一個核心影響因素。

比如之前就有報道稱,有科研機構的細胞系標籤打錯,影響了無數實驗室的研究[3]。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打錯標籤,在哪裡都存在......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細胞系自身基因組變異的問題了。畢竟不同地方細胞的培養條件都不同,而細胞經過反覆傳代,遺傳物質也會有變化。例如,我們開頭所提到的癌細胞系的進化。

而說到細胞系,海拉細胞系大家一定最熟悉了。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海拉細胞系在世界各個實驗室中「流傳」。目前,已有超過100000篇論文的研究使用或直接引用了來自海拉細胞系的實驗結果[2]。可見海拉細胞影響之大。

那這些使用廣泛的海拉細胞系之間到底有多大差別呢?我們並不清楚。這個問題迫切需要闡明。

對此,劉延盛博士帶領的聯合團隊進行詳細的研究。他們從各大實驗室搜集了海拉細胞系,利用基因晶元技術(微陣列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轉錄組測序以及蛋白質譜技術等,對這些細胞系進行分析,並且還測量了細胞的各種生理表型,系統地比較了各細胞系的差異。

首先是基因組的變化。研究人員發現不同實驗室的海拉細胞系之間,在基因組結構上就有很大的差異。很多細胞中,基因的拷貝數都不一樣甚至染色體倍數都發生了改變。染色體數量改變,那隨隨便便就影響上千個基因了。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不同來源的海拉細胞系基因拷貝數差別明顯

基因表達譜的變化更明顯。科學家讓所有的細胞系都處於靜息狀態,不給刺激,然後進行轉錄組和蛋白組測序,比較了海拉細胞系的兩種類型:CCL2和Kyoto的表達譜,定量分析了11365個轉錄本、5030種蛋白的水平。通過主成分分析表明,兩種細胞系的表達譜在各個層面都有顯著差異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從mRNA到蛋白質,差異明顯

不僅如此,比較同一個來源但不同代數的海拉細胞系,發現12代的細胞與14代的細胞之間竟然有731個基因的表達存在顯著差異,並且有166個反應到了蛋白水平上。而第七代與第50代之間的差異就更大了,整合素信號通路、內切酶活性的調控通路、炎症反應通路這些非常基礎的功能,都有大幅的改變。用不同代的細胞系做實驗的同學可得注意了。

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都有大量變化,那細胞本身的生理表型也就不可避免的會改變了。

研究人員對不同來源的細胞系進行培養,發現細胞數量翻倍所需的時間,竟然從17.5個小時到32.3個小時不等。而這些細胞中,63種細胞周期相關蛋白的表達也差異明顯。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不同來源的海拉細胞,複製速率差異巨大

隨後,研究人員用沙門氏菌感染不同的來源、不同代數的海拉細胞系,發現感染率有很大的不同。而在應對細菌感染時,不同細胞系表達的蛋白差別很大,如下圖。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左圖:不同細胞的感染複數 右圖:不同細胞感染後蛋白表達的差異

事實上,這一項研究無法窮盡不同來源細胞系之間的差異,但結果仍然讓人觸目驚心。

本研究是重點關注了海拉細胞系,但這不意味著其他細胞系就沒有問題,比如我們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了MCF-7乳腺癌細胞系[4]。因此,細胞系的變異問題可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如果不加以重視,可能會嚴重阻礙生命科學和醫學的發展。

對此,本論文的作者也發出了如下幾個倡議:

第一,未來海拉細胞系相關的研究,都至少註明是CCL2細胞系還是 Kyoto細胞系;

第二,使用早期傳代的細胞系進行實驗,並標明所用細胞系的代數;

第三,對於癌細胞重要生理表型的觀察,應使用不同樣本,不同細胞模型,不同實驗室來源的細胞系進行對比。

第四,呼籲科學家團體展開討論,並考慮運用更加精確的分子特徵,對細胞進行認證。

編輯神叨叨

科研成果無法再現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學術體系就是所有人的成果相互支撐而建立起來的,若這個問題無法解決,那整個大廈都有坍塌的可能。

雖說細胞系等客觀因素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但也有其他原因存在(如學術造假),所以這個也需要我們警惕。

如果想及時獲取第一手科研資訊,那你絕對不能錯過瞬息~

參考資料:

[1]https://www.nature.com/news/1-500-scientists-lift-the-lid-on-reproducibility-1.19970

[2] Yansheng Liu et al. Multi-omic measurementsof heterogeneity in HeLa cells across laboratorie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9, DOI.org/10.1038/s41587-019-0037-y

[3] Yu M, Selvaraj S K, Liangchu M M, etal. A resource for cell line authentication, annot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J].Nature, 2015, 520(7547): 307-311.

[4] Bendavid U, Siranosian B, Ha G, et al.Genetic and transcriptional evolution alters cancer cell line drug response[J].Nature, 2018, 560(7718): 325-330.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自然》子刊:海拉細胞,你變了!華人科學家分析13個著名實驗室海拉細胞發現,它們或已進化成新「物種」,癌症研究現危機丨科學大發現

本文作者 | 低溫藝術家

「這瓶細胞到底還要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點網 的精彩文章:

《細胞》子刊:搖著睡更聰明!科學家證實4秒一個來回的橫向晃動能促進睡眠,增強記憶力,成年人也適用丨臨床大發現
一個麻醉醫生的「餿主意」,揭開了手術室愉快相處的秘密丨Dr.Why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