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設計公益——甘肅省白銀市張家檯子村十二號院

設計公益——甘肅省白銀市張家檯子村十二號院


設計部落:shejibuluo



| 光陰荏苒,滄桑閱盡

|


| 是時候為

西北原始風貌的村落

|


| 注入一股設計的力量

|


這是我看過的西北地區最美最古老,最完美的原始村落。村莊隱匿在黃河邊山谷中台地上,故名張家台。崎嶇不平的台地上,敦實的土路土屋與山林田野渾然天成。村民用黃河水在家裡水窖沉澱後飲用,井水是鹹水不能用。生活條件雖然艱苦點,村民還是很樂觀的。他們愛著自己村子,不離不棄。 



 ——上海農道規劃設計院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宋微建



張家檯子,轄屬甘肅省景泰縣中泉鄉三合村,現住33戶,115口人,村民基本以外出務工為生。村內種植玉米,黃纏,小麥,胡麻,油葵等農作物;蘋果,紅棗,杏等經濟作物;以養殖羊,豬,驢為主。






與張家檯子村的 

初遇


2018年8月,


與張家檯子村的初遇純屬機緣巧合。

宋微建

老師隨著名

鄉村攝影家余平老師

赴甘肅攝影採風,偶入張家檯子村,目之所及雖無茂密的竹林,流淌不息的深溪,但卻被這片完整保留了西北原始風貌的村落群所震撼!純樸的夯土房屋群的營造形制有別於大西北常見的其它村落群,辨識度高,既是中國農耕時代的物質見證,也代表著華夏文明的燦爛文化景觀。

張家檯子村在中國傳統村落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極大的文化商業價值。這一遇,便讓兩位老師為之瘋狂,或許這就是「老年人」的一種內心深處的使命感?他們需要去做,而且有那種沒有任何困難可以阻擋腳步的那種勁!


對張家檯子村的 

擔憂



保留,


顯然遠勝於新造。

張家台村裡的夯土房屋群歷史悠久,隨處可見一抔土、一根木的氣息已經完全得融入這座古村,它的出生和衰老都帶著當地時間的印記。如果運用現代的技法再重新建造一個新建築,那將無力承托這種時間累積的氣質,更是在破壞中國農耕時代的物質見證以及文化景觀。

所以,保留,顯然遠勝於新造。

在得悉村裡有危房要建新房並且未來準備修建水泥路後,宋老師憂心忡忡,他擔心傳統村落處理不當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與損失,便萌發借自己的專業優勢和社會資源,與當地政府一道研究、實施搶救性保護和振興張家檯子村的方案。



這一腔熱血便是一次14人同行+機票自理的調研......無非就是希望給村民帶來盼頭,也同時要抓緊時間保護好這片村落。時間不等人,當團隊進村時,果然,村裡已經有戶在蓋著磚房。



在張家檯子村 

調研



一席花間,茶香四溢,


大西北村落中也能有茶香里的詩與遠方!

為期三天的調研每天從白銀市出發,在村裡吃飯(村民自發籌集)幹活,晚上回白銀住。開了無數次的座談會,整個村莊調研測繪等等。

為探索城市與鄉村文化互動的更多可能性,期間,調研團隊還將我們通常說的雅集帶到了張家檯子村,落地轉化成了

西北特色的山集茶席

,邀請村民一起聽戲、喝茶、聊天......茶桌及裝飾物件均就地取材,以竹席為桌,插山花,堆干玉米與葫蘆為景,別具野趣。那一天,就連在縣城打工的村民也回到了村裡,不由驚嘆:「哇,原來蘆葦向日葵曬席大棗玉米在一起能這麼漂亮!」有的村民還在跟自己的孩子視頻,從他們言行間及那種喜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雖是西北原始風貌的夯土房屋群村落,但夜幕降臨,眼前燦爛的銀河顯現,恍若天上人間......




11月中旬,宋老師在古村落年會上遇到李司長,聊到了這個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拍即中,各種輾轉聯繫上了縣副書記,至11月26號下午4點才最終跟政府達成一致敲定成行。11月27日,一行12人下午4點再次到達張家檯子考察調研,前來一起陪同考察調研的有甘肅省建設廳,白銀市住建局,景泰縣規劃局,鎮村兩委及部分村民陪同考察。

大家對張家檯子村的完整面貌都很驚嘆!


為張家檯子村 

添一份力



設計公益,


一起為村莊未來添一份力。

宋老師介紹了張家檯子村保護振興規劃概念方案,原種農業以及美好農家院子實施方案。希望張家檯子村基本維持現狀,進行逐步改造。通過政府,村民,社會以及設計師等多方力量共同保護及發展張家檯子村。縣委書記表示很歡迎大家來景泰縣指導工作,在規劃設計方面由農道規劃,

村民配合,政府協調。

在實施方案以及方案如何落地方面由公益引領,村民自籌,政府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籌備資金等方案來協調。在運行方面由合作社來統一管理,規範操作。

縣裡鎮里指定對接人與上海農道建立聯繫。同時先把基礎設施統一進入地面考慮實施,需要提供給政府基礎設施的估算,政府進行籌資,項目補助進行推動。省建設廳希望省市縣一起跟上海農道把張家檯子村打造成西北地區的一張名片,同時做好公益小組的差旅食宿接待安排,與上海農道做好對接。


余平老師 

十二號院改造



向傳統民居學習,


一場探索性的設計實驗。

這次張家檯子村的公益設計由宋微建老師為總策劃,其中的十二號院由余平老師及其團隊負責,作為示範戶進行改造。





十二號院擁有前後兩個院落,主人是一對中年夫妻,男主人在當地水文站工作,每月有著固定的收入,女主人則是一位勤快利落、待人熱情樸實的農家婦女。



之所以選擇十二號院作為改造對象,是因為余老師與宋微建老師進入到這個古村落的第一個落腳點就是在她家。之後余老師一行五人再次來到了古村落,得到了她們一家人的熱情接待,並與她們一家人同吃同住實際體驗生活了五個夜晚,這段相處的日子與她們家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而後余老師又帶隊先後多次來到古村進行落實地走訪勘察,對她家的現場實際狀況及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有著較為清楚的了解。




余老師希望通過對十二號院的改造,能進一步改善農村的衛生狀況,提高居住舒適性。而這所有一切的前提則是在完全尊重現有的地形、地貌、建築及用材現狀,不進行任何破壞的前提下做一個探索性的設計實驗,同時也本著向傳統民居學習,以經濟適用的原則,

以點帶面的讓這個村莊成為中國北方民居美麗鄉村的典型範例。


招募設計師志願者 

材料贊助商



改造十二號院的項目目前正處於啟動階段,所有工作正有序展開。

現面向全國招募設計師志願者和材料贊助商

共同參與十二號院落的改造及整個村落的保護工作。

設計公益,一起為村莊未來添一份力!我們相信有大家的努力張家檯子一定會很好,也一定會成為未來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



光陰荏苒,滄桑閱盡 。

希望純樸的夯土房屋群,能夠成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間盡顯西北風情的「世外桃源」,這一天來的更快一些......



回報有,原種原種的小蘋果


大棗、小米、豆子......


還有,可以發獃,


可以放空,


可以看到銀河系的夜晚......



聯繫人


微信號:cd-xian






——


大地之上


祈願人人能設計


人人可建造


人人安居在棲息身心的家園裡

設計部落


業主和設計師的家園

部落君私人微信


cd-xian 


歡迎搭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部落 的精彩文章:

她只有17.6㎡的房子,卻活出了76㎡的精彩,寬敞大浴缸羨煞旁人!
什麼神仙顏值?溫柔姑娘150m2硬裝簡化的家,"醉"倒一片人!

TAG:設計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