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的上三旗是哪幾個?背後藏著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鬥爭

清代的上三旗是哪幾個?背後藏著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鬥爭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影視劇中,常常出現有著各色旗子的龐大組織,這些組織被稱作「滿洲八旗」。雖然八旗制度對於中原百姓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舶來品」,但它卻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現在一些人依舊自居為「旗下人」。

那麼,這個縱貫整個清代的滿洲八旗,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八旗設立

八旗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601年,當時的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族的戰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隨著一次次征戰,努爾哈赤部下的人口越來越多,原先的軍事組織「牛錄」已經不能滿足戰鬥需要了,於是努爾哈赤對原先的「牛錄」進行改良,創建了正黃,正紅,正白,正藍四旗。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制度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首領稱為「佐領」,滿語稱作牛錄額真;每5 牛錄為1甲喇,首領稱為「參領」,滿語稱作甲喇額真;每5甲喇為1固山,首領稱為固山額真,固山就是漢語「旗」的意思。

這便是八旗制度最初的雛形,到了公元1615年,八旗制度再次得到發展,由原本的四旗基礎上又增設了鑲黃,鑲紅,鑲白,鑲藍四旗,從而正式形成了「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兵民合一」的八旗制度。

二,八旗首領

雖然理論上八旗中每旗各設旗主一人,但上三旗往往由皇帝親掌,不再設立旗主。

清代初期,各旗主的權利非常大,幾乎掌控了一旗中的生殺大權,儼然一個「土皇帝」。

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在蘭州遇到了一位「金爺」,結果和珅居然以當朝大員的身份向平民百姓金爺請安行禮,便是因為這位金爺是旗主的原因。

然而,清代的旗主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完全憑實力說話。清代各旗中都有佐領,擁有佐領最多的人就是旗主,而其他擁有佐領少的人則被稱為「領主」。

旗主和領主之前的區別只在於擁有佐領的不同,因此可以互相轉換。比如清代規定旗主可以世襲,但是要降一級,也就是說繼承旗主時會比原先的老旗主少幾個佐領,因而不少老旗主幾代之後便成了領主。

雖然清代初期的旗主風光無限,但後來隨著皇權的不斷集中,旗主漸漸的名義化,成為一種榮譽職務,就連清初擔任旗主的「鐵帽子王」後裔,也在後期的皇權集中下失去了曾經的權利。

三,八旗歷史

清代的滿洲八旗也有「嫡庶之分」,上三旗由皇帝親掌,下五旗由滿洲親貴分別擔任旗主,因此上三旗的待遇要好於下五旗,皇帝親衛也大多從上三旗中挑選。

順治前,上三旗分別是鑲黃旗,正黃旗和正藍旗,但在順治後,上三旗中的正藍旗卻變成了正白旗,此後一直延續下去。那麼,上三旗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這就要從多爾袞說起了。

當年努爾哈赤本想將鑲白旗交給多爾袞,哪知卻被正白旗旗主皇太極捷足先登,鑲白旗主自此成為皇太極之子豪格。

多爾袞不得不帶著自己名下的牛錄,投靠了自己的親兄弟正黃旗主阿濟格,他們二人再加上另一個親兄弟鑲黃旗主多鐸,統領著滿洲八旗中最精銳的部隊,讓皇太極即便做了皇帝也不敢輕舉妄動。

可滿洲以黃色為尊,皇太極雖一時動不得三兄弟,卻不願讓他們統領兩黃旗。

於是,皇太極想出一個「換旗」的辦法,將自己的兩白旗改旗號為兩黃旗,而多爾袞兄弟手中的鑲黃旗和正黃旗也就變成了正白旗和鑲白旗。

名號雖改,實力仍在。此後多爾袞幾經曲折,成為了正白旗主。

恰逢皇太極吞併正藍旗後,讓豪格出任正藍旗主,但豪格卻未能盡得人心,與後宮的關係也不睦。多爾袞抓住時機,打擊豪格勢力,又再次吞併了豪格的正藍旗。

得了正藍旗後,多爾袞為了防止重蹈豪格的覆轍,便將正藍旗和正白旗混編成新的兩白旗,而原先多鐸的鑲白旗則改稱正藍旗。

順治親政後,清算多爾袞,奪了多爾袞的正白旗,和兩黃旗一起抬為上三旗,一直延續了整個清代,而多爾袞的另外一個鑲白旗,則被順治還給了豪格的後人。

四,八旗弊端

清軍入關前,八旗制度極大的提高了清軍的軍事組織能力,為清軍奪取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隨著中原已定,天下承平,八旗制度也漸漸的顯示出它的弊端來。

比如,當年隨著清軍入關的旗人,世世代代都是旗下人,永遠受到政府的照顧。這些旗人不但社會地位高,而且還可以每月免費領取政府發的工資。

憑著當年祖先的「從龍之功」,不少旗人一出生就有了官爵。

可這些官爵僅僅是名義上的,因為隨著子孫大量繁衍,政府編製有限,很多旗兵無法入營,這些所謂的「佐領」,「參領」也不過淪為紙面官銜罷了。

更不幸的是,由於有了這些「佐領」,「參領」的身份,不少旗人無法再接受從事普通的工作了,可政府每月發的工資有限,根本不夠養活家中越來越多的子孫,因此很多旗人的生活反而十分困頓。

但縱然如此,很多八旗子弟依然選擇成天玩鳥鬥蟋蟀的生活,彷彿只有這樣才能配得起他們的身份。

一旦有個別旗人想要融入社會參加工作,反而會被認為「沒出息」,受盡其他旗人的鄙視。

頑強地保留著古老的八旗制度,終於讓無數的八旗子弟在這個曾經輝煌的制度下,溫水煮青蛙般荒廢了自己的一生。

參考資料:《八旗通志》,《東華錄》,《清史稿》,《滿文老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知否》作詞人李清照:喝酒賭錢進當鋪,我才不是個女神
古代吉祥字那麼多,為何中國人選「福」字貼在門上?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