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禪是否應讀一些儒典?

學禪是否應讀一些儒典?

問:我在讀孟子的時候常常覺得與佛法有契合之處,而且歷代祖師都是飽讀儒典的佛學之士,儒林中間也不乏通禪理者。我想請問法師,學禪是否也應當讀一些儒典,如《論語》、《孟子》、《中庸》、《易經》等。

宗舜法師:如果過去學過這些儒家的典籍,現在再學一學,或者援儒入佛,也沒什麼問題。如果已經學佛了,再掉過頭去學《論語》、《孟子》,那實在有點耽誤工夫。「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這個世間的好話都被佛說盡了,何必再去捨本逐末呢?儒家、道家是屬於世間善法範疇的,都是佛教可以取來作為借鑒的,但是這一類的東西適合於不信佛、不學佛的人去學習。一個佛弟子,如果自己不在內典上下功夫,反倒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學習這些儒家經典,是本末倒置。

今天推廣的《三字經》也好,《弟子規》也好,把它作為兒童啟蒙教育在用。佛教裡面有沒有呢?佛教講的沙彌律儀就比《弟子規》要完備得多。要求非常具體,對出家小沙彌的訓練,比《弟子規》要求還要嚴格的多,但是沒有人去推廣。在菩薩戒裡面,對於讀誦外道典籍是有明確規定的。如果這個人非常聰明,對佛說的經典,一學就通;而且要把一天的時間四分之三拿來學內道經典,四分之一拿來學外道經典,這樣的人才可以讀外道書。所以你要看看符不符合條件。

這個事情如果是在家人、非佛弟子干可以理解,如果是出家人,這個時候再去推廣什麼——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是典型的機械宿命因果論,不是佛家的因果論),去推廣什麼《文昌帝君陰騭文》,什麼《俞凈意公遇灶神記》,這些沒有一個是佛教的——我就很難理解了。至於說這些內容跟我們佛教的一些觀點相合,沒錯,既然跟佛教的東西相合,你幹嘛不去學佛教的呢?否則,外道的人就可以很明確地說了:你看,你說你們佛教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結果你還是要回頭學我們的典籍來彌補你啟蒙教育的不足,這不是證明佛教並不是至善圓滿的嗎?除了證明這一點以外,還能證明什麼呢?

己亥年(2019)蕅益大師圓寂日

五台山供燈共修

2019年2月25日,己亥年正月二十一,是凈宗九祖蕅益大師圓寂紀念日。應大眾所請,積福慧於五台山燈院啟建蕅益大師圓寂日供燈共修,祈願眾等福德善根增長,得善知識引導,發菩提心,信願念佛,速證菩提,成就佛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覺 的精彩文章:

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過失!
要學佛,靜坐是個很好的開始

TAG: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