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歷史真相官# 最近我在寫關於馬超的文章,有讀者在文章後面評論說:「請尊重歷史好不好,是馬氏父子與劉備等密謀誅曹,事敗曹孟德先殺馬氏父子,後馬超起兵抗曹,被滅三族。小編不懂歷史。」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不知道這位網友是從哪裡看到的這個說法,不過,在這裡我無意去批判這位網友,反而要感謝他,因為他的評論,讓我想起了有關馬超的幾個不實傳言。

第一、潼關之戰中,馬超是否射傷夏侯惇?獻計離間馬超與韓遂的是誰?

《三國志平話》里說,潼關大戰,馬超曾在陣前箭射曹營頭號猛將夏侯惇,幾乎致命,並大破曹軍,後曹操得到華山婁子伯獻計援助,離間了邊章韓遂,馬超懼憚退到劍關投了張魯,又攻打陽平關,箭射魏延,投了劉備,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一同被封為"五虎將軍"。

實際情況是:

1、在潼關之戰中,馬超確實曾突擊曹操,還差點射殺曹操,但馬超並未與夏侯惇交戰。

建安十六年八月,曹操從潼關北渡黃河,派徐晃、朱靈等率領四千人夜渡蒲阪津。馬超知道後,派梁興率領五千兵進攻徐晃,被徐晃擊退,徐晃佔據河西設立營寨。

曹操於是下令全軍從潼關北渡,只留許褚率虎士百餘人隨自己斷後。前隊剛剛過河,馬超突然率領步騎萬餘殺到,曹軍大亂。曹操為了穩定軍心,仍然坐在胡床上不起身。許褚、張郃等將領見事情緊急,不由分說地架起曹操就跑,急忙乘船渡河。

馬超率領騎兵在後邊追邊射,箭如雨下,曹操幾乎喪命,幸得許褚一手用馬鞍擋箭,一手撐船,拚死救出曹操;與此同時,曹操帳下校尉丁斐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馬,馬超的士兵顧不得乘勝追擊,跑去搶奪牛馬,馬超控制不住,曹操這才得以成功渡河。

曹操手下將領見兵敗,又不知道曹操在哪,都非常的惶恐害怕,後來見到曹操,心情有的悲傷有的驚喜,還有的都嚇哭了,曹操卻大笑說:「今天差點被小賊(馬超)困住了!」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2、曹操離間馬超與韓遂,獻計的不是華山婁子伯,而是賈詡。

建安十六年九月,曹操全軍渡過渭水,馬超幾次挑戰,但曹操仍然不許應戰。如此長期拖延下去,對原本就十分脆弱的關中聯軍不利,馬超無奈,於是又請求割讓土地,並請求送兒子去作人質。

賈詡認為可以假裝同意,曹操再問他下一步的策略,賈詡說:「離間他們的聯盟而已。曹操說:「我明白了。」

曹操與韓遂本來是老朋友,韓遂請求與曹操相見,曹操答應了。於是,他們兩人來到陣前,馬頭相交,在一起說了很長時間的話,但都沒有說到軍事,只是談論京都的往事與老朋友們,高興時拍手歡笑。

當時,馬超等部隊中的關中人與胡人都來圍觀,前後重重疊疊,曹操還很幽默地對他們說:「你們是想來看我曹某的吧?我也是一個人,並沒有四隻眼兩張嘴,只是智謀多一些罷了。」

韓遂與曹操會面結束後,馬超等人問韓遂說:「曹操說了些什麼?」韓遂說:「沒有說什麼。」馬超等於是對韓遂有了疑心。

另一天,曹操給韓遂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故意圈改塗抹了許多地方,並偽造得好象是韓遂所改的。馬超等見到曹操的信,更加懷疑韓遂。

曹操獲知馬超等關中聯軍相互猜忌,離心離德,於是與馬超等約定日期,進行會戰。曹操先派輕裝部隊進行挑戰,與馬超等大戰多時,才派精銳騎兵進行夾擊,大破馬超等,斬殺成宜、李堪。馬超逃奔涼州,又在翼城之戰中戰敗,於是先投張魯,後投劉備。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第二、馬超投奔劉備之初,對劉備的態度是否十分傲慢?

據晉朝樂資所撰寫的《山陽公載記》記載:馬超投奔劉備之初,劉備待之甚厚,但馬超卻經常直呼劉備的表字,對劉備的態度可說十分傲慢。

關羽因此非常憤怒,請求殺了馬超。劉備勸解關羽說:「馬超窮途末路來歸附我,就因為直呼我的表字而把他殺了,我以後怎麼面對天下。」張飛也勸解說:「既如此,我們用禮儀做給他看,他就明白了。」

次日晨會,關羽、張飛持刀直立在劉備兩側。馬超來時,環顧身邊座位,不見關羽和張飛,抬頭一看,卻見關羽和張飛持刀直挺挺地站在劉備身旁,非常驚訝,從此再也不敢直呼劉備的表字,並嘆氣說:「我現在才知道為何會失敗!先前我竟然直呼主公的表字,差點被關羽和張飛殺了。」

對於《山陽公載記》記載的這件事,裴松之認為不可信,因為馬超既然窮途末路歸降劉備,接受了劉備授予的尊貴爵位,怎麼會傲慢到直接稱呼劉備的表字呢? 關羽和張飛直立在劉備身後,馬超馬上就聯想到是因為自己直呼劉備表字,也不合理。

不是小編不懂歷史,而是這些歷史小說太深入人心

第三、到底是曹操誘殺馬騰在前,還是馬超起兵抗曹在前?

《三國演義》的說法是, 曹操誘殺馬騰在前,馬超這才聯合韓遂起兵反曹,為報父仇,並在潼關連續擊敗曹營諸多將領, 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渭水射得曹操奪船避箭,讓曹操兩次差點喪命。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讀者的評論,大概就是受此影響的。

實際情況是,馬超的父親馬騰在建安十三年就已入朝為官,且曹操還上表推薦馬騰擔任衛尉,並沒有殺馬騰。建安十六年,馬超與韓遂等聯合抗拒曹操,從而爆發了潼關之戰和翼城之圍,曹操這才於建安十七年五月下令殺了馬騰極其家人。

至於《反三國演義》里說,馬超幫助劉備南征北討,戰無不勝最終掃滅魏國,統一天下,衣錦返西涼;袁闊成在評書中說,馬超的坐騎為「粉淀玉龍駒」,馬家有「三十六路絕命槍」,在葭萌關前,馬超的絕命三槍險些把張飛挑了;單田芳在評書中說,馬超武器為「虎頭皂金槍」,坐騎「千里一條龍」等等,大都是小說家之言,更不足信。

總之,不是「小編」我不懂歷史,更不是「小編」我不尊重歷史,而是一些根據歷史改編的小說、話本或野史太過逼真,太深入人心,混淆了我們的可愛的讀者的視聽,所以才會出現種種誤會。謹記之,以正視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簡歷史 的精彩文章:

馬超背父,是鐵石心腸、無情無義,還是為形勢所逼?

TAG:至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