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貨幣政策報告刪掉「中性」!提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利率並軌頻吹風
2月21日周四晚間,央行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稱,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有不少有利條件。全球經濟總體仍延續復甦態勢,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潛力,韌性較強,宏觀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同時,中國經濟平穩運行也面臨一些挑戰。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內生增長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但也面臨艱巨挑戰。
央行定期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被看作是窺測央行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走勢的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上季度報告,本季度報告在針對下一階段貨幣政策表述方面有重大調整——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但不提「中性」,刪去「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且提出「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
此外,報告還強調,要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銀行債務存量,推動必要在建項目後續建設,分類協商處臵存量債務,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另一個明顯的變化則是,報告首次提出明確提出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工農中建、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六大行。
穩健貨幣政策不再提「中性」
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對於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報告是這樣定調的: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在多目標中把握好綜合平衡。」
相比之下,在四季度報告中,對於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報告刪去了「中性」、「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提法。改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在多目標中實現綜合平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何理解穩健的貨幣政策 》專欄中,四季度報告還特別指出,「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但也面臨艱巨挑戰」。
不過,穩健貨幣政策沒了「中性」儘管是在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出,但在其他場合的官方表述中並非第一次。央行在去年8月召開2018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定調下半年貨幣政策的時候,也少了「中性」二字。當時的表述是:「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加強預調微調,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從上述表述的變化可以看出,未來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仍有邊際寬鬆的空間。業內也普遍預計,今年還將有多輪降准,且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調等「變相」降息的空間也存在。
穩健貨幣政策何為「穩健」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同樣是描述貨幣政策環境,穩健中性和穩健就有著較大的區別。既然當前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那麼,究竟何為「穩健」?
報告通過專欄的形式作出了解釋。報告稱,穩健」強調了貨幣政策應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面對複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增強前瞻性、靈活性、針對性,強化逆周期調節,同時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度,保持貨幣條件與經濟平穩增長及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不意味著貨幣條件維持不變,而是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動態優化和逆周期調節,適度熨平經濟的周期波動,在上行期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在下行期對抗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 」報告稱,從數量上看,M2 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與名義 GDP 增速大體匹配;從價格上看,利率水平應符合保持經濟在潛在產出水平的要求。
報告認為,貨幣政策有較大空間,但也面臨艱巨挑戰。 下一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既要防止貨幣條件過緊引發風險,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劇扭曲和繼續累積風險,其核心是服務好實體經濟。同時,要平衡好總量和結構之間的關係,創新貨幣政策工具,發揮「幾家抬」的政策合力,從供需兩端共同夯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微觀基礎。
金控公司監管辦法的出台已箭在弦上
每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對風險防範和金融改革任務都會有作出部署,這也成為「例牌菜」,但每次部署的具體內容會有所不同。
本次報告中,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方面,相比於上季度的改動較多。較為明顯的是刪除了「處理好穩增長與去槓桿、強監管的關係」、「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穩中求進,抓住主要矛盾」等表述。
但更為重要的是,本次報告中具體提及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點措施,預計這也將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相應的政策落地。報告提及,繼續推動實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方案,穩定宏觀槓桿率,推動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加快補齊金融監管短板,繼續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其中,在上季度報告中,並未提及金控公司監管辦法,此次報告提出要推動出台,預計該政策文件的落地已箭在弦上。
近期頻吹風利率並軌
在金融改革方面,本次報告針對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表述筆墨較多。報告稱,將穩妥推進利率「兩軌合一軌」,完善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 強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的引導功能,完善利率走廊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 重點是進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和信貸利率的傳導, 提升金融機構貸款定價能力,適度增強市場競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實際上,央行近期針對利率並軌的問題談及較多,足見這一改革的受重視程度和急迫性。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近日就表示,中國的政策利率與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別的國家通常是只有某一個政策利率,我國則是政策利率「體系」,包含短期(OMO)、中期(MLF)、利率走廊等。利率並軌的關鍵在於發揮央行政策利率的傳導機制,不論是市場利率還是存貸款利率,都要與政策利率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未來央行政策利率要發揮更多的作用。
其次,所謂並軌,是指基準利率向市場利率靠攏併入,這就意味著央行未來不一定要公布基準利率。從當下紓困小微、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環境看,貸款基準利率的並軌目前更為迫切,央行會採取措施積極推動,進一步發揮現有的貸款參考利率與央行政策利率緊密聯繫,以保障並軌有序推進。
「現有的參考性的利率指標也可以給銀行存貸款定價提供輔助功能。例如,貸款基礎利率(LPR)相當於貸款的參考利率,可以進一步發揮LPR的市場參考作用。當然,這一利率指標可以進一步優化,將LPR與政策利率進一步緊密聯繫起來,可以為市場提供更好的參考指標。」孫國峰強調。
首提六大商業銀行,全部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11%
本次報告設置了一個題為《當前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 》專欄,專欄指出,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基準檔次大體可分為三檔,即大型商業銀行為 13.5%、中小型商業銀行為 11.5%、縣域農村金融機構為 8%。大型商業銀行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 6 家。中小型商業銀行主要包括股份制商業銀 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民營銀行和外資銀行。縣域農村金融 機構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和村鎮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首次提出六家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位列其中。 在銀保監會公布的最新銀行金融機構法人名單中,郵儲銀行機構類型被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工農中建交一致,這也就意味著,國有大行至此擴圍至六家,郵儲銀行也被外界稱作「國有第六大銀行」。另據記者了解,去年銀保監會機構改革也將郵儲銀行監管部門由政策性銀行部調整為大型銀行部。
專欄稱,在基準檔次的基礎上,央行對金融機構還實施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和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貸款的相關考核政策,絕大部分金融機構都適用優惠的存款準備金率,全部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 11%,具體來說:
目前6家大型商業銀行均至少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第一檔標準,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12%和13%;
中小型商業銀行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10%、11%和11.5%;
縣域農村金融機構實際執行存款準備金率為7%和8%;
政策性銀行執行 7.5%的存款準備金率,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執行 6%的存款準備金率。
來源:券商中國(ID:quanshangcn)
※2000字速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
※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今起在京舉行…今日重要消息有這些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