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確保情報安全宋代用唐詩作為密碼,即便被截獲敵軍也無法破解

為確保情報安全宋代用唐詩作為密碼,即便被截獲敵軍也無法破解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首《送友人》是李白的大作,不過要是在宋代,這可不僅僅是一首唐詩,卻極有可能是一份重要的軍事情報。

古達戰爭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充分說明打仗是一件耗時、耗力、耗錢的事情。可要想獲得勝利,光是物質投入還遠遠不夠。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情報工作同樣重要。古時不像現在,有先進的通訊手段,更不具備海陸空立體的情報網路,只能通過紙質的信件進行傳遞。

兩軍對壘,如果雙方相持不下,情報工作的就顯得十分重要。宋朝是中原與草原角逐的時代,伴隨著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處於隱蔽戰線的間諜鬥爭同樣激烈異常。

戰場密報是否能準時遞送決定著戰爭的勝負,然而,交戰雙方都意識到密報落入敵手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在文字上下一番工夫,即便是敵軍截獲密報也無從得知真正的內容。為了遞送情報,宋朝人使用了現在為世人所知的密碼,當時的叫法為「字驗」。

據宋代的軍事教科書《武經總要》的記載,當時涉及軍事活動的情報有40餘種,在補給後勤方面,有請求增加弓箭、刀槍,又如需及時補充騎兵馬匹、草料,再有請求支援牛、車等項;戰略方面,有請求進攻、防守或是撤退;敵軍方面,有兵力多寡、駐防情況、雙方實力對比等,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字驗。

為此,大軍出行之前,主將和朝廷之間都會選擇一首古詩作為「字驗」,所謂的「字驗」便是用一首40個字的古詩,用詩中不同的字代替不同的40項軍事活動。比如李白《送友人》,如果用「此地為一別」的「別」字表示「糧草告急」,那麼前方主將在派遣情報人員向後方遞送情報的時候,就會在「別」字上面作出一些特殊的標識。後方收到情報後,便知道前方的敵情,迅速作出反應。

不過,戰場之上一日三變,此時佔據上風彼時可能就陷入危局,一旦敵軍勢大就難免送不出情報,又或是發生情報人員被抓的情況。有了「字驗」以後,由於敵軍沒有密碼本,也不清楚其中的含義。而對於送情報人員,宋朝方面也有嚴格的規定,那就是只負責遞送情報,對內容一無所知。就是被抓獲,敵方也無法獲知情報內容。

在與金國、西夏的數次戰爭中,這種密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安全性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北宋時期因為情報泄露而戰敗的事例從未出現過,除非是有人裡通外國。

到了南宋時期,除了繼續沿襲「字驗」外,還發明了另外一種先進技術。根據《三朝北盟會編》的記載,1126年,開封城北金軍圍困時,宋欽宗以「以礬書為詔」。「礬」是某些金屬的含水硫酸鹽結晶,因為「以礬書帛,入水方見」,這種礬書字跡幹了後便會消失,只有放入水中,隱藏在上面的文字才會顯露出來。金人因為不知道宋朝有這樣的技術,誤認為是白帛一張,所以也就無法知道情報的內容。

宋代的「字驗」技術出現以後,不僅在軍事、政治方面被加以推廣,甚至在商業上也得到了運用。很多商人之間因為行業競爭,從商業機密的角度出發,也依葫蘆畫瓢採取了「字驗」的方式,用來保護自己的獨家秘方。這種做法,直到清代時依然被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不過名氣不大其後世子孫也大多無作為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