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屆父母難當!英國學校熱衷「天價」海外游 家長借錢眾籌心裡苦

這屆父母難當!英國學校熱衷「天價」海外游 家長借錢眾籌心裡苦

本月,英國一個題為「為2020年昂貴的學校旅行大甩賣」的Facebook頁面引起了網友的關注。為了參加2020年7月學校組織的「天價」德國之旅,頁面創建者傑奎琳需要籌集4300英鎊(約合人民幣37665元),為此他開設了這個頁面,用以甩賣二手用品。從滑冰鞋、衣服到柜子,能賣的她都拿出來賣了……

傑奎琳為2020年昂貴的學校旅行甩賣二手物品 截圖來自社交網站

就在不久前,英國一位母親也在推特上抱怨,兒子所在學校組織學生去婆羅洲旅遊,每人需支付高達3500英鎊(約合人民幣30658元)的費用。這條內容隨即也引來了其他眾多家長的抱怨,他們紛紛講述自己「同病相憐」的遭遇,並斥責學校組織的「天價」海外游,毫無教育意義。

據悉,像這樣的「天價」校園海外游,如今已在英國各學校成為一種常態。無論是精英私立中學,還是普通公立中學,都在積極組織學生假期去海外旅遊。這些「天價」旅遊的背後,一面是無數家庭難以承擔的經濟壓力,一面是經濟差距讓孩子們心生隔閡……

學校組織花式「天價」海外游,家長苦不堪言

去日本、馬達加斯加或柬埔寨,需要3000英鎊(約合人民幣26278元);去斯里蘭卡需 2800英鎊(約合人民幣24526元),去南非2000英鎊(約合人民幣17519元)……這些學校組織的海外游不僅高價,一年還不只一次,這讓家長們苦不堪言。

據《每日郵報》報道,一位名為Joanne Jeffries的母親抱怨稱,在過去的一個學年,自己的兩個女兒不停向她索要旅行費用:1500英鎊的 GCSE(英國中教育證書)媒體研究紐約之旅,1095英鎊的GCSE地理學冰島之旅,300英鎊的倫敦哈利波特世界之旅,1000英鎊的義大利滑雪之旅……花樣百出的校園游,讓她花費了近4000英鎊(約合人民幣35038元)。

不少學校熱衷於組織學生海外游 資料圖來自網路

另一位母親向《衛報》表示,自己七年級的孩子要去巴黎四日游,費用為500英鎊(約合人民幣4379元)。雖然不貴,但因為自己有好幾個孩子,加起來就是很大一筆錢了。該母親表示:「我同意校園海外游的初衷,但它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我們不想讓孩子錯過教育旅行,更不想被同齡人說窮得付不起錢。」

在費用與孩子間為難,有家長不得不借錢眾籌

從紐西蘭滑雪之旅到斯里蘭卡探險之旅,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為學生提供一生難忘的冒險經歷。然而,對於那些負擔不起的家庭,甚至由此產生的社會分化,讓他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本著不願讓孩子失望的原則,如今這樣的學校「天價」之旅,已經給很多家庭造成了嚴重的負擔,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

當自己的女兒開心地回來宣布,學校要組織去紐約之旅,需要1200英鎊(約合人民幣10511元)的時候,身為母親的露西卻感到十分為難,「她在學校一直很努力,我們不想拒絕她。但支付這筆費用,會讓整個家庭做出巨大的犧牲。」

露西說,「這意味著我們每個月要多出至少120英鎊(約合人民幣1051元)的分期賬單,意味著我需要去eBay上賣點舊衣服,之前計劃的家庭度假也無法實現。」

像露西一樣的英國家長並非少數。他們擔心,如果孩子錯過一次集體旅遊,就很有可能被同學看不起,或因為沒有共同話題而被孤立。因此,據《每日郵報》報道,為了能讓孩子參加校園旅行,父母們不得不節儉度日或去賺外快,有的還因此向親戚借錢,還有的甚至在GoFundMe等募款頁面上呼籲網友捐款……

有人在GoFundMe募款頁面上呼籲網友捐款

但即便如此,動輒數千英鎊的旅遊費用,仍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據《衛報》報道,去年7月,一項對4000名英國父母的調查顯示,15%的父母坦言,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他們無法讓孩子參加校園旅行;超過25%的家長表示,由於費用問題,無法讓孩子參加與課程無關的旅行,如出國或學期末的短途旅行。

「有誰不想孩子和朋友們一起去紐約呢?」露西說, 「學校應該意識到,他們給多少家庭帶來了莫大的壓力。對於留守在家的孩子而言,這是多麼令人心碎的事實啊。」

校園游只是一部分!教師工會對高昂支出表示擔憂

去年,英國教師工會聯盟(NASUWT)已公開表示了對這種正在擴散的趨勢的擔憂。該聯盟指出,如今的家長被要求為孩子教育支付的費用正日益遞增,而昂貴的校園游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如「自願」捐款、聽音樂劇或觀賞戲劇等。

當然,學校方面表示,所有旅行都是自願的。然而,事實是,學生們在學校里先被強行推銷,然後家長才被告知。如果不去,結果可想而知,一群失落的孩子、尷尬的家長,以及假期結束後,被劃分為「富人」和「窮人」的教室。

據《每日郵報》報道,一些家長甚至表示,自己的孩子會含淚回家。

然而,即便支付了昂貴的費用,學生和家長又能從中收穫什麼呢?教育人士表示,如今這些花費數千英鎊的學校實地考察旅行,幾乎沒有任何教育意義。哪怕是三日的巴黎迪斯尼樂園游,也能被學生宣傳為對數學有提高。

教育學家諾爾·詹尼斯-諾頓對《每日郵報》表示,如果沒有仔細的安排計劃,昂貴的教育旅行往往屬於浪費,因為孩子們更喜歡與朋友們在課堂之外玩耍,而不是學習。

「如今,有很多關於課外學習( 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的討論,但你不一定要親自去看一眼自由女神像才能了解歷史。」諾頓說,「雖然這些旅行可能會被稱為一生難忘的旅行,但我認為,這些錢還不如花在和家人一起度假上,這樣才更有意義。」

確保低收入家庭兒童不受歧視,慈善機構行動了

對於家長和教師工會的譴責,薩福克郡愛德華六世國王高中前任校長巴頓表示,如果單純向家裡要錢旅行,確實應該適當制止,但如果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籌集旅行費用,也不失為一種教育方式。

比如,愛德華六世國王高中組織A - level生物學學生去印度尼西亞學習海洋生物學之旅,旅行總花費約1200英鎊。學校要求,參與旅行的條件之一是學生必須在出發前兩年,通過自己參與慈善活動,來籌集旅行資金。

「我們一直認為,他們自己籌集資金,讓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能自信參與其中,這是非常重要的。」巴頓向《衛報》表示。

因為日漸風靡的學校海外游,英國出現了不少慈善項目,專門幫助經濟困難的孩子,實現與朋友一同旅行的願望。比如,英國兒童貧困行動小組(CPAG)發起了名為「上學費用」的項目,旨在讓更多人看到孩子和家長遇到的「教育」經濟問題。CPAG正致力於幫助學校解決無法參與學生的難題,確保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不會因此受到歧視。

CPAG首席執行官迦納姆表示:「每個家庭都拿出幾百英鎊甚至幾千英鎊用於學校旅行,這是不可能的。有些家庭連參加課外活動的費用都沒有,更別說去國外旅遊了。面對學校的旅行通知,家長們不得不向孩子說『不』的場景,令人心生恐懼。更可怕的是,這些孩子還要面臨被同學排斥和感到尷尬的未來。」

「學校需要注意這樣一個事實,昂貴的旅行會阻礙部分學生參與,因此,學校應該確保每個孩子都有資金去,所有孩子都應享受學校提供的一切。」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譯報道

編輯 汪垠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聯邦政府首次對強生嬰兒爽身粉致癌問題啟動調查
涉嫌走私變色龍 中國遊客馬達加斯加被捕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