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快手回應「春節拉新獎勵未到賬」

快手回應「春節拉新獎勵未到賬」

對此,快手回應稱,「快手在春節期間推出了面向新老用戶的春節活動,絕大部分用戶都得到了獎勵,但也出現了很小比例利用作弊嫌疑手段領紅包和獎勵的現象,對於這種作弊行為我們堅決打擊,對於因此造成用戶體驗不佳的情況,我們深表歉意。但只要合法合規參與活動,都能得到獎勵。」

快手表示,使用作弊軟體技術的「羊毛黨」大多是普通人,包括一部分在校大學生。他們在網上組成群,分享教程和經驗,涉及的金額一般也就幾百至幾千元。他們搶到的紅包,既有一部分是符合規則的,也有一部分是利用作弊軟體。當相關的公司發現了他們的作弊作為,拒絕支付一部分紅包時,他們又會利用群的力量聚集起來,在群里分享投訴的攻略,去媒體,消費者保護平台,相關的政府機構投訴,逼迫相關企業讓步。

上圖即是在一個「薅羊毛群」里分布的「薅羊毛視頻教程」截圖,從第一步買手機卡,到最後成功薅羊毛,過程中的查地址、清除瀏覽器數據、多開分身等「注意事項」都會一一列舉。

教程之中,講師反覆告誡群里的人不要舉報「薅羊毛」教程,表示「之前已經有用戶去舉報,導致群被關了兩次」。

據了解,因為網路的普及,專門靠作弊軟體惡意「薅羊毛」的人很多,形成了分工細緻的成熟灰色產業鏈。

對於黑色產業鏈,法律上有相對成熟的判例,而對於使用作弊軟體的惡意「薅羊毛」,屬於近年出現的新鮮事物,是不是屬於違法,還沒有很明確的界定。而且,在認知上,相當部分利用作弊軟體的人不認為這是違法違規行為,反而認為這是自己學習新技術的「勞動成果」。快手表示,這種認知的模糊,加上微信和QQ群的聚眾壯膽效應,鼓勵了這些人去向相關公司施壓。

不過,對於快手提出的「賬號違規」,此前報道中的維權者張榮和王麥均表示自己並未違反快手此前公布的相關規則。張榮表示:「我若違反相關規定,兩個實名賬號應該都違反,為何金額較少的一個已經到賬?」王麥也表示,快手客服的解釋和規則有較大出入,如果自己的賬號真的存在違規,為何前兩次大額提現均未成功,反而是最後一次申請提現的52元先到賬了。

對於上述維權者的說法,快手則沒有給出直接回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App 的精彩文章:

質子核心內部壓力比中子星內部壓力還大
商發不給力,老美再向俄羅斯買聯盟號船票

TAG:IT之家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