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環境風險壓力有增無減 綜合治理攻堅戰將加快推進
國家將加快推進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穩步改善渤海生態環境質量,還渤海以水清灘凈、和諧美麗。
在22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座談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傑表示,十八大以來,環渤海地區實施入海河流治理、海灣綜合整治、非法養殖清理等一系列措施,渤海海水水質企穩向好,局部區域生態環境質量出現改善。但總體而言,渤海區域性複合型的污染問題、長期形成的生態問題、結構性的風險問題依舊突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任務十分艱巨。
渤海是我國唯一的半封閉型內海,其自然生態獨特、地緣優勢顯著、戰略地位突出,是環渤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撐和關鍵依託。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決策部署,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場標誌性重大戰役之一。
2018年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稱,近年來,渤海水質有所改善,但陸源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居高不下,重點海灣環境質量未見根本好轉,海洋資源開發強度高、利用方式粗放,環境風險壓力有增無減,生態環境整體形勢依然嚴峻。
座談會上,遼寧省副省長崔楓林介紹,目前遼寧省渤海近岸海域局部水質不穩定;陸源污染治理壓力仍然較大,遼寧省渤海13條國控入海河流中仍然有2條為劣V類,已監測的重點入海排污口達標排放率不足70%;入海排污口設置和管理不規範。遼河口區域、錦州灣等生態系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另外,圍填海存在大量空置現象。
河北省副省長李謙介紹,當前,河北省渤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陸源污染防治任務繁重、岸線生態保護壓力加大,海洋污染問題時有發生。
「天津位於海河流域最下游,渤海灣底部,海河流域主要河流均從天津入海,因此,天津市承擔了上游7省1市約70%的入海通量。海河水資源、水生態形勢嚴峻。」天津市副市長金湘軍說。
山東是海洋大省。山東省副省長於國安說,山東沿海各市跨區域、跨部門、跨流域的聯防聯控污染防治格局亟需協調統一。近岸海域生態系統及服務功能受損較重,部分海岸帶開發利用不夠合理,海洋生態環境風險較大。
《行動計劃》要求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大幅降低陸源污染物入海量,明顯減少入海河流劣Ⅴ類水體;實現工業直排海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完成非法和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的清理;構建和完善港口、船舶、養殖活動及垃圾污染防治體系;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持續改善海岸帶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漁業資源;加強和提升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到73%左右。
李干傑表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要按照穩中求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兩手發力、點面結合、求真務實的總要求,努力實現「一個目標」,綜合施策「三管齊下」。
李干傑說,「一個目標」就是以實現「清潔渤海、健康渤海、安全渤海」為戰略目標,堅持陸海統籌、以海定陸,治標與治本相結合,重點突破與全面推進相銜接,確保渤海生態環境不再惡化、三年綜合治理見到實效。「三管齊下」就是指從問題實際出發,把減排污作重點、擴容量當基礎、防風險為底線,實現污染控制、生態保護、風險防範協同推進。在污染防治方面,查排口、控超標、清散亂;在保護生態方面,守紅線、治岸線、修濕地;在管控風險方面,查源頭、排隱患、防風險。
第一財經記者從座談會上了解到,渤海綜合治理將構建「經濟 環境」管控體系,從源頭攻堅。嚴格環境准入與退出,加快編製「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涉水涉海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統籌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淘汰不符合規定的落後生產工藝裝備。
同時,構建「陸域 海域」的治理體系和「督察 調度」的督導體系,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和岸線開發管控,結合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相關省份落實攻堅戰任務開展專項督察。
李干傑同時表示,嚴格禁止以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為名搞「一刀切」。各地區要立足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在工作中堅決做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依法監管,嚴格禁止「一律關停」「先停再說」「虛假整改」等簡單粗暴行為和敷衍應對做法。
※業內人士:用戶隱私數據如何泄露的?多個環節均有可能
※中美同現「股債雙牛」,究竟誰能持續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