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書的講究

讀書的講究

讀書的講究

讀書的講究

古往今來,讀書人對於愛書的心得,個個有一套。反正書的好處是說不盡的,說得掏心掏肺的,宋朝時人尤延之算得上是其中一位,《遂初堂書目序》里言之鑿鑿,書在他心中的地位如是:「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飢當肉,寒當裘,孤寂當友朋,幽憂當金石琴瑟,真是無所不能。

這一份愛是籠統的,熱烈的,不由分說的。就像一見鍾情,一腔衷情一股腦地和盤托出。

時日久了,為了打發這漫漫的時光,必然生出許多事來,這些因愛而來的條條框框,也就顯得十分的可愛。

喝茶可以喝出茶之源、具、器、造、煮、飲、事、出,汪士慎愛一杯茶,素瓷爐火,燃松子、汲清泉,雪水花露釀出天然滋味。可謂講究。

讀書也是一樣,講究起來不遑多讓,比如張潮在《幽夢影》里說得分明:「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經史子集通通被他歸納了個遍,讀書分出了四季,各得其令,各就各位。如許春秋,其樂融融。

我讀書時倒是四季如一,讀得如痴如醉。但晝夜之別有如天壤,涇渭分明。晝讀書,晴空朗日,正襟危坐,盡願意讀些費腦細胞的,哪裡艱澀便往哪兒瞧去。深厚濃重的,越讀不懂越是讀得津津有味,一遍兩遍三遍地困在一頁書上,反反覆復在字裡行間讀得昏頭轉向,不覺其苦,反覺其樂。待得夕陽西下,這些便拋在一邊,只一心找那輕鬆愉快的來讀,讀得嘻嘻哈哈,心馳神往。書一卷,燈一盞,多逍遙。看得三五頁漂亮言語,或是一兩本天馬行空故事,方才不辜負這晚來良辰。也可捧著一部閑書,倦意濃濃,且行且止,「行於其所當行,止於其不可不止」。任由一本書斷句在夢的入口處,翌日待續。書架里的書,整整齊齊地靜立在那兒,全是誘人深入的甜美蠱惑。黃昏時分,立在書架前,便有旅途前整裝待發的美好錯覺。到底該仔仔細細地挑一本,還是隨心隨意地揀一本,聽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它會讓整個夜晚溢彩流光。

在人生的四季里,有些書來得太晚,有些書來得太早。《金銀島》自然有趣味,如果年少時讀它,想必更有趣味。《柳林風聲》自然可愛,如果年少時讀它,想必更快樂。相逢恨晚總是小小缺憾。而有些書來得太早,我難以瞭然它深蘊的美,卻偏偏記得牢所有細節,重溫也打不起精神。於是算不算一種錯過呢,相遇太早也是一樁不那麼美妙的事哪。

那些好書,別來得太早,別遇得太遲。如同愛上一個正好最好年齡的人,就在最合宜的季節里,最合宜的天氣,最合宜的時分,遇上一本正合時宜的書,就這樣天時地利地相愛。

微風吹老湖面,細雨年輕屋檐。書香一脈,時光蜿蜒,細水長流,溫暖四季。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古籍刻本的字體
元宵節,書畫燈謎知多少?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