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清朝為何在中法戰爭還是不敗而敗?

明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清朝為何在中法戰爭還是不敗而敗?

文:史愛紅

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近代中國多次遭受戰爭的洗禮,但幾乎是每戰必敗,而爆發於1884年的中法戰爭卻顯得有所不同。眾所周知,一場揚眉吐氣的鎮南關大捷一掃前期清軍在戰場上的衰頹之勢,可大捷的後續卻不是乘勝追擊,而是簽約、停戰,最終《中法新約》於1885年6月9日出爐。打贏了卻還要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就是中法戰爭不敗而敗稱呼的由來。那麼在這不敗而敗的背後,又有何原因呢?

明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清朝為何在中法戰爭還是不敗而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法新約》


01、清軍自身實力不足

實際上戰爭爆發後,清軍在越南戰場上的處境是相當不樂觀的。從山西、北寧的失陷,到1885年2月諒山的陷落,法軍顯然已經把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大門口。

在鎮南關大捷的前兩天,負責兩廣前線軍事的欽差大臣彭玉麟,正向朝廷報告這令人堪憂的軍情,「近日密查關內外軍情,甚為可憂,……諸軍氣餒心離,軍民多怨,目前邊事益難。」可以說處在劣勢中的清軍,此時對戰爭已經不抱什麼太大的期望了,而兩天後雖然有了鎮南關大捷,使得越南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轉機,但這不代表清軍就從被動的一方轉向了主動,絕對優勢自始至終沒有出現在中國這邊。

1885年4月13日,張之洞向朝廷報告,「頃接馮廿四電,探報法添兵到,定廿八日分三路復攻諒山。」喜未上眉梢,又要為即將到來的硬仗捏把汗。

此外,西線的清軍雖取得了臨洮一役的勝利,可雲貴總督岑毓英仍表現得憂心忡忡,原來劉永福退扎連山總部後,軍心受到大震動,士兵們「陸續逃遁,所存不滿五百餘名。」黃守忠是劉永福手下的一名部將,其下管的士兵更是跑得全無影蹤。岑毓英在信中說:「迄今將及一月,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戰守兩難,進退失據。」因此一兩次大捷並不能從根本上挽救戰局,清軍在越南戰場上所面臨的形勢,仍然是緊急且嚴峻的。

明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清朝為何在中法戰爭還是不敗而敗?


02、李鴻章的和戎觀

李中堂向來主和,但主和與懦弱不是一碼事,事實證明沒有金剛鑽卻硬要攬瓷器活,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法戰爭初顯端倪時,李鴻章為避免戰爭的爆發,曾說過「息事寧人終久長遠之計」,可是搞事情的法國並不這麼想。從佔領南圻到侵犯北圻,從第二次《西貢條約》到《順化條約》,法軍的野心一步步膨脹,胃口也越來越大。

反觀清廷內部,主戰派的官員也比比皆是。那些昏聵顢頇的頑固派官僚就不說了,即使是在洋務派里,除了左宗棠、張之洞以外,彭玉麟、張樹聲、劉銘傳等人也是支持開戰的。在這樣的內外環境下,1883年底中法關於越南交涉的失敗,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開戰後,李鴻章雖然不把息事寧人一詞擺在桌面上,但其內在思想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改變,求和仍然是核心。

1884年他對越南戰場做了一番細緻分析,在比較中法兩軍相互的優劣勢後,得出兩個「不可恃」。其一,「法人長於水戰」,而「華兵僅賴營壘炮台」;其二,「法兵操練熟悉」,而「滇桂各營操練素未講求」。在海防上,李鴻章又評價清軍說「兵單餉匱」、「水師未成」。不得不說李的評價是中肯的,但他所說的這些都是表象,李鴻章真正想說的其實只有一句話,什麼呢?「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說到底,和才是根本。

明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清朝為何在中法戰爭還是不敗而敗?

馬尾海戰

因此,在日趨嚴峻的戰場形勢下,在越南戰場陷入膠著狀態,而台灣已然進了法軍虎口的威脅下,「棄越保台」應運而生,「和」字方針最終被確立,1885年中法停戰。

03、國際環境影響

諒山大捷後,法國茹費理內閣倒台。一般認為茹費理內閣的倒台標誌著對華政策的轉變,因此說清政府在這一時期內放棄戰爭轉而與法求和是屈辱的。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反對派議員李播在強烈要求更換內閣的發言中提到,「這不是說要放棄我們兵士用鮮血勝利取得的東京陣地。放棄這些陣地,不但是一種國家所不能寬恕的懦弱畏葸,抑且使我們在交趾支那殖民地的榮譽與安全不能保持。」因此,內閣的倒台不意味著戰爭會告一段落,捲土重來才是法軍的下一步計劃。

而從其他國家來看,英美大致是一個陣營的。他們既不希望戰爭會進一步擴大,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利益,也不希望中國是勝利的一方,因為中國一旦勝利,那麼影響到的就是全部列強的在華利益了。所以對於英美來說,調停是最可取的方案,讓中國做出一些讓步,然後中法握手言和,這樣皆大歡喜。

德國卻與英美不同,德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更加熱心。中法戰爭一爆發,法國先受到牽制,那麼這樣一來禍水東引,在法國無暇顧及的歐洲大陸,德國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進行擴張。其次,戰爭錢是最好賺的,趁著中法兩國打起來,德國可以做一筆軍火生意大發橫財,何樂而不為呢?不過,英美德三國的立場並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這場戰爭的走勢,真正起大作用的是俄日兩國。

1884年8月24日,軍機處給曾紀澤發了一道命令:「法船現已在福州開戰,打壞馬尾炮台、船局。倘俄暗許助虐,不但法勢更張,而朝鮮、東三省各處添防,我力亦分。閣下即就近密探法,俄有無合謀中國之事。」9月13日,李鴻章又電告譯署:「俄新聞館言,中國伊犁背約,將來法攻中國,俄亦欲奪疆土。日前俄有兵船一幫,在煙台裝糧煤,洋錢甚多,不知何往,以後尚有水師兵隊北來。」這些動態儘管虛實未定,但卻足以使早成驚弓之鳥的清政府坐立不安。

再看日本,1882年「壬午兵變」後,中日兩國在朝鮮問題上的矛盾日益激化。「甲申政變」雖然是失敗了,但因此造成的緊張局勢更使清政府震驚。法國侵越之心不死,而國際局勢又偏向法國,且台灣也已成為法軍虎口下的一塊肉,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即使有心護越也無力硬抗了。

中法戰爭不敗而敗,既有其必然性,同時也是令人扼腕不已的。敗,是敗在了實力上,而不是那一紙條約。相反,權衡眾多因素,《中法新約》的誕生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不戰而和自然要付出代價,但戰敗求和豈不是要付出的更多?

參考資料:

①儲立新:《中法戰爭中李鴻章主和動機試析》,《歷史教學問題》1992年06期

②張梅:《中法戰爭中清政府「乘勝而收」原因新探》,《學術界》1990年第4期

③關威:《中法戰爭後期清政府「乘勝即收」原因析》,《山西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④楊全順:《李鴻章和局思想與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知否知否?宋代的老岳父如何挑女婿?

TAG:生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