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微觀視野下的仿生學
你聽說過仿生學嗎?你對微觀世界好奇嗎?近期,科學實驗「微觀視野下的仿生學」將登陸中國科技館科普實驗室,敬請關注!
本次科學實驗將從一段故事開啟探索旅程,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它,2019年的生肖屬相——豬。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戰時,德軍為了贏得勝利,向英法聯軍噴洒了有毒的氯氣,毒死了大量士兵。但人們驚訝地發現,竟然還有存活下來的動物——野豬。為什麼看起來笨拙的野豬能夠躲過氯氣的襲擊,保住自己的性命呢?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原來野豬喜歡用鼻子拱地,鬆軟的土壤和落葉等就像過濾器一樣,可以將毒氣過濾掉。根據野豬拱地的原理,防毒面具誕生了,不過「鼻子」裡面裝的是過濾物質。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通過這個故事,你能get到「仿生學」的含義嗎?其實,仿生學,簡而言之就是模仿生物的優異特徵,把它應用於人類技術的一種科學,1960年由美國人斯蒂爾第一次作為新興學科名詞提出。不過,人類對於「仿生」的探索遠遠早於此。比如,人類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模仿鳥類的形體造飛機,設計蛋殼形狀的建築等等。
那是不是在我們身邊也有一些物品運用了仿生學的知識,只是你用肉眼沒有發現呢?答案是肯定的。隨著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入,微觀結構的仿生學應用也更加普遍。
藉助電子顯微鏡,我們可以走進微觀世界一探究竟!
同樣是酸奶蓋,為什麼其中一個不粘酸奶?
在電子顯微鏡下,不粘酸奶蓋它的結構是這樣的(如下圖)。這裡邊有什麼仿生學的知識,仿照的是哪種生物呢?
(不粘酸奶蓋內表面 :日立TM3000電子顯微鏡拍攝)
被蚊子叮咬後,我們通常不會感覺到疼,這裡邊又有什麼道理?我們能不能仿照蚊子的口器設計一種無痛注射針呢?
(顯微鏡下的蚊子:日立TM3000電子顯微鏡拍攝)
如果你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想探索微觀視野下的仿生學,就來報名參與我們的活動吧。
活動對象:8-14歲青少年
活動時間:2019年3月3日10:00-11:00
活動地點:中國科技館南側辦公區科普實驗室
活動人數:12人
活動費用:無
預約方式:請登錄中國科技館官網(http://cstm.cdstm.cn/),在「教育活動」版塊下「科普活動實驗室」里進行預約。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覽教育中心張磊供稿
※沒看懂《流浪地球》?這些硬核知識了解下
※「一見鍾情」是怎麼回事?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