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沒有拿命吃過河豚,算什麼吃貨

俗話說

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


這不,老饕們又開始覬覦河豚了。

呆萌的外形,鮮美的肉質,卻同時擁有殺傷力極強的毒素

,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也無法抗拒,輕易便能挑逗起我們的好奇心與征服欲。



難怪日本的俳句里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他們將這種帶著禁忌誘惑色彩的美味吃出一種「偷情」的新境界。連蘇東坡當年都忍不住驚嘆「

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河豚的極致。




   

   河 豚 好 毒,毒 到 無 法 自 拔   

    

河豚沒有腹鰭、脊椎上的肋骨及腰帶骨,腹部皮膚伸縮力極強,因此當它們需要抵禦外敵時,可以吸入大量空氣或水,讓身體在瞬間膨脹,深情演繹真正的

「氣鼓鼓」

。在海洋中收到攻擊時,河豚吸入的水量足足需要四五小時才能排出,讓身體恢復原樣。



河豚毒素則是它真正的武器。

不同種類的河豚,所含毒性以及分布範圍不同。比如四齒魨科的部分河豚,毒素足足達到氰化物的1200倍;而二齒魨科的部分河豚僅有部分內臟含有微量毒素。




話雖如此,

河豚毒素至今沒有解藥,它依舊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神經毒性物質之一。

一旦中毒,身體漸漸麻痹,呼吸衰竭,中毒者將會在極其清醒而痛苦的狀態下緩緩奔赴死亡。



▲吃河豚中毒  

圖/網路

不過嗜吃的人類怎會在毒素麵前輕言放棄?




就拿全世界最愛吃河豚的日本來說好了。目前世界上有100多種河豚,在日本近海有將近50種,其中只有22種被日本政府批准食用。

由於河豚毒素並不存在於每一種魚的同一種部位,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殺食河豚的難度。




▲雜種河豚很難通過外表來判別  

圖/網路

野生虎河豚的肝臟含有劇毒,在日本明令禁止售賣,即便是養殖的無毒河豚,肝臟部位的料理也不會出現在餐單上,只有極其熟悉或投緣的食客,才得以品嘗到小小的一份。




為了更安心地吃河豚,一方面,日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培育養殖無毒河豚;另一方面,

日本規定廚師需要考取河豚魚廚師資格證,經曆書面考試、20分鐘的實踐考試,確保廚師能清晰分辨每一種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河豚魚,並且能在20分鐘內迅速將河豚內臟利落分解、將河豚肉切成刺身。




▲日本廚師  

圖/Angel Chen

雖然三不五時還是能收到關於食用河豚魚中毒的新聞,

但正是這帶有危機感的體驗,將河豚魚品嘗過程中那濃烈的快樂放至最大。







   

   拼 死 吃 河 豚,也 要 吃 出 花 樣 來   

    


曾在廣東河源吃過清煮河豚,但因為當時年少,只記得肉質比較堅韌,並沒有留下過多驚喜的記憶。

後來在日本大阪,這個河豚消費量佔據全國六成以上的城市,造訪了

河豚料理店あじ平

,將厚切河豚刺身,河豚火鍋,燒河豚白子,炸河豚,以及火鍋後的雜炊都統統品嘗了一遍,臨行時大廚還贈送了河豚魚鰭,叮囑我們放入熱著的燒酒中品嘗。

抱著點點獵奇與心驚,卻又無比享受於河豚魚肉的鮮美,方且明白為何「冒死」也要吃河豚。


▲日本河豚料理店  

圖/Angel Chen

河豚刺身有薄切和厚切兩種做法。

前者是東京的料理方式,切成薄如蟬翼的透明薄片,一片一片鋪在瓷碟上,如同一朵綻放的菊花;後者是大阪的做法,厚厚的一片,刺身撒上蔥粒、橙醋,以及用蘿蔔泥和辣椒粒做成的楓葉醬。

厚切的河豚與食客們常吃的其他魚生全然不同,十分難嚼,

但這樣厚厚一片,便是意在食客能在仔細咀嚼間品到河豚的甜。





▲厚切河豚  

圖/Angel Chen

河豚火鍋則是以昆布湯作為湯底,等湯煮開後便將切塊的河豚肉放入鍋里。

看到河豚肉變色,便迅速撈起。

飽滿的肉質包裹著魚鮮味直衝味蕾。肉質比田雞更堅韌有彈性,但比尋常的魚肉鮮甜。蘸上微酸的楓葉醬與橙醋,美味瞬間達到峰值。

被河豚美味擊中的那一秒,忽然理解了「拚死吃河豚」背後的執念與勇氣。





▲河豚火鍋  

圖/Angel Chen

炸河豚(ふぐ唐揚げ)則是

裹著一層薄薄的炸衣,外脆內韌,依然保留了河豚鮮嫩的肉質

。旁邊有檸檬片一同呈上,可以擠一點檸檬汁,消解炸物的膩感。





▲炸河豚  

圖/Angel Chen

燒白子是河豚料理中最難忘的一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和榴槤一樣,不是每一位食客都能欣然接受白子(河豚的精子),許多人一聽白子為何物,便連連擺手,但他們錯失了味蕾的一次難忘高潮。燒白子盛放在錫紙上款款而來,飽滿Q彈,冒著焦香的煙氣。

一勺下去,白子外壁破開,露出軟嫩白皙如牛奶布丁般的白色內層。外皮刷過一層濃郁的燒汁,讓人食慾大開;而內里卻是綿密曖昧的鮮甜。

入口軟糯如融雪,讓它緩緩滑入喉嚨。

此時只想輕輕閉眼,享受整頓河豚宴里最驚艷的瞬間。





▲燒河豚白子  

圖/Angel Chen

當火鍋的蔬菜、豆腐也都一一落入肚裡,便可品嘗最後的一道雜炊。昆布湯底吸飽了河豚肉的鮮美,在湯里打入雞蛋,兌入米飯和紫菜,任他咕嘟咕嘟地熬煮,濃縮成最後的幾碗精華,為是日河豚宴划上完美的句點。





▲河豚火鍋的精華  圖/Angel Chen


   

 吃 河 豚,也 要 吃 出 個 大 學 教 授 來   

    





蔡瀾曾總結過吃河豚的幾個階段——吃過河豚,品出它的鮮甜,在河豚火鍋吃罷後還能連吞三碗在湯底加上白飯雞蛋煲出的雜炊,是小學畢業。

試河豚全餐,品嘗河豚各個帶骨的部位,喝浸入了晒乾的河豚魚鰭的燒酒,熱著喝,此時中學畢業。

而在大學課程里,則要學會欣賞河豚白子(河豚的精子),吃出味道,大學就畢業;而當有一天有幸能吃到河豚肝臟,便是大學教授了。



以蔡瀾的標準,大概我便是混亂著在各個階段中都偷學了些課程,

品嘗過河豚肉的鮮甜,也深深愛上河豚白子曖昧的香滑,

但若想真的畢業,大抵要再去日本再品幾頓,將錯過了的肝臟與野生虎河豚一一補齊個遍吧!

今日作者



Angel Chen


?


旅行美食博主


持續探索,美好的事物與食物會發光!

編輯 | 謝秋如


排版 | Dongnan


封面圖 | 來源網路



推 薦 閱 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誰的故鄉,不曾滄海桑田

我費盡心思發個朋友圈,你們還不趕緊幫幫場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的小名有多野
求求爸媽,別再去相親角給我找對象了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