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農民淤泥下挖出18斤「金豹」後,家都被村民踩破,嚇得趕緊上交

農民淤泥下挖出18斤「金豹」後,家都被村民踩破,嚇得趕緊上交

過去歷史學者認為古人「以銅為金」,但隨著近些年的考古發現,這個觀點已經被推翻了。除了春秋時期及之前的年代可能是以青銅為金,從戰國一直到東漢時期,古人說的黃金那可是實實在在的真金子!古人們死後常以黃金陪葬,或者趁著戰亂埋入地窖,導致巨量的黃金在歷史上消失。但也給後人無意中挖出金子的機會!

在1982年的正月份,剛剛過完年,江蘇盱眙縣馬湖店南窯庄的村民們,為了準備春耕開始清理水渠挖淤泥。當時有個叫萬以全的農民,因為照顧懷孕的妻子而去的晚了一些,結果就只能到淤泥最多的那一段水渠開挖。為了及早完工,不由火急火燎的下鏟子,結果沒一會的功夫,鏟子就差點被一個硬東西給膈壞了。萬以全以為碰到了石頭很生氣,覺得今天諸事不順,就扒開淤泥想扔掉石頭。這一扒開不要緊,路都走不動了!一尊黃澄澄的「怪獸」呈現在自己面前,這東西像豹子,像大狗,也像蛤蟆。但不管是什麼動物,表面那層金黃的顏色騙不了人,是黃金!超大的黃金擺件。萬以全此時哪還顧得上挖淤泥,匆忙把這件沉甸甸的「黃金豹子」抱回家,然後又叫上家人返回繼續挖,果然又挖到一個大銅壺!

回到家之後打開銅壺一看,好傢夥,滿滿全是金光閃閃的金塊金餅!光「黃金豹」就18斤多重,加上其他黃金總重量達到了40多斤!這麼多地下挖出來的財富,萬以全正在腦袋發懵還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時候,麻煩事情就已經來了。原來啊,他鬼鬼祟祟挖寶的樣子早就被其他村民發現,一傳十,十傳百,沒多久十里八鄉的村民們全都知道萬以全挖出了寶貝。這還得了?看熱鬧的,要「分金」的,討彩頭的,不管什麼目的。總之短短半響的功夫,就有三四千號人把萬以全家裡給圍的水泄不通!80年代的小房屋哪能經得起這麼折騰,雞圈給踩塌了,窗戶給推倒了,連外面種的樹都被人坐斷了!萬以全一家人看得心驚膽顫,這可如何是好,再不把東西拿出來恐怕連房子都要被拆了!

萬幸的是,得虧文物局的專家及時得到消息,趕緊帶著警察來「拯救」萬以全和他家的房子。萬以全此時已經被圍觀的村民們嚇呆了,哪還有其他想法,二話不說就主動上交了文物。後來文物局自然給予了獎勵,給了發現文物的萬以全10000元獎金,還給了村子5000元購買變壓器,也讓全村提前通了電!至此這場鬧劇才平息下來。萬以全拿到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修補房屋,也是夠讓人哭笑不得的。而這件長的像豹子的「西漢金獸」和其他黃金也歸入了南京博物館,成了鎮館之寶之一。除了金獸之外,共發現9塊半金餅,15塊馬蹄金、麟趾金,11塊金版「郢爰」。從造型以及上面的文字來看,確定是西漢時期被人埋下的,但具體藏寶人是誰已經無法考證,或許藏寶之人是因為躲避戰亂匆匆埋下這堆黃金,卻因故再也沒法取回,才讓寶物長眠地下2000多年。

這件「西漢金獸」精準重量達到了9100克,也就是18斤2兩。含金量足有驚人的99%,證明了西漢時期就已經掌握了高超的冶金工藝。獸身似虎更類豹,空腹、厚壁,澆鑄成形,造型十分精美且怪異。內壁刻有小篆「黃六」二字,為秦漢文字。「黃」指質地為黃金,「六」為序數。為什麼說它更像豹子呢,因為專家指出,古人認為豹有避邪的功能,在其他漢墓里均出土了相關的豹形文物。這麼大一隻金獸,只可能是國庫專用,所以它應該是一隻「鎮庫獸」。完整取名為「黃金鎮庫豹」可能更加霸氣一點。而有趣的是,裝滿黃金的那隻銅壺,叫「重金絡青銅壺」,卻是一件戰國時期的青銅器,藏寶人應該也是收藏愛好者,隨便一件藏寶的器物都是頂級文物!

一位農民隨便一鏟子就能挖到如此多的黃金,還有很多現代考古在古墓裡面發現的各種黃金製品,光一個「海昏候墓」裡面就發掘了200多斤金餅。看來古人所言非虛,漢代名將衛青「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可能真的不誇張。有學者按照史書所載計算,西漢一朝光賞賜的黃金就達到276355公斤,但到了東漢及之後的朝代,黃金產量爆減,彷彿人間蒸發了一樣。到乾陵時期,甚至要刮下各類金器上面的鑲金,才能勉強湊齊為母鑄塔的黃金。如今中國黃金儲備僅排世界第六,僅是美國的約22%,那麼古代那麼多的黃金到底去哪了?有專家猜測可能是被大量埋入地下,陪葬或者窖藏。隨著後人的盜墓和挖掘而流失掉了。也有人猜測隨著佛教的傳入,大量黃金被用於鑄造佛像和寺廟消耗掉了。而更靠譜的推斷是,西漢的黃金可能並沒有那麼多,說是「賞萬金「可能是以等量的銅錢兌換的。不論是何種原因,看來古今中外,任何國家任何年代,「土豪金「就一直是最受喜愛的硬通貨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這四種古董看似很假,其實是真正到代文物,但放在地攤上誰敢買?
悲催的一代「女皇」!墓中有堪比金縷玉衣的異寶,卻被人肆意挖掘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