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頒獎季遺珠!新導演們都應該學學他

頒獎季遺珠!新導演們都應該學學他

在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家庭往往承載著文本內容的核心價值觀。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再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會努力打造一個溫馨港灣,窮凶極惡之人也往往是出於為家人復仇,超能英雄則往往為解救妻兒出生入死。(文末福利)

但有趣的是,聚焦於一個家庭內部生活的美國電影並不多。在這個題材上,亞洲電影往往處理得更為出色。

但在去年戛納電影節上,「演而優則導」的保羅·達諾奉上的導演處女作《狂野生活》便用極為克制的鏡頭捕捉了一個家庭內的細微動蕩。儘管與金攝影機獎失之交臂,依然收穫了爛番茄94%與MTC80的高分成績。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作品,卻包裹著顛覆傳統的價值傾向——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

雖然影片沒有強調時代背景,但無論室內傢具的陳設,還是商店罐頭的包裝,都在提醒著觀眾影片對歷史背景的還原意圖。而深夜電視機里的宣傳廣告,則巧妙地將影片的劇情與背景信息聯繫在一起——一段徵召消防員的廣告配上「消滅森林火災就像在打仗」的宣傳語。

而作為背景音的廣播也數次向我們透露,1960年,是影片的時代背景,此時的美國正值「冷戰」時期。

1、時代的狂野生活

工業革命之後,世界範圍內出現了經濟發展水平的「大分流」現象,其具體表現為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突飛猛進的同時,非洲等一些地區的經濟依舊落後。

而在美國內部,儘管「大蕭條」的經濟低迷情況在二戰期間得以改善,但整體經濟迅速上升的同時,也發生了某些地區或個人在經濟水平上的"大分流"。

就像影片里的這個家庭,看似是體面的中產階級,實則會因為不斷地為了找尋滿意的工作而四處搬家。也因此,當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斷裂時,原本穩定的家庭關係便開始走向坍塌的命運。

雖然影片由兒子喬的視角出發,但三人中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由凱瑞·穆里根飾演的母親珍妮特。從精神出軌到身體出軌,影像並沒有直接將結果扔給觀眾,而是將珍妮特的內心矛盾與焦慮一一放大。

於是,我們看到她在教學游泳時悵然若失的神情、將車停在富商家旁時的喃喃自語,以及當她坦白一切時不敢直視丈夫的那種愧疚……

在這個女人身上,你能看到一種自相矛盾的心理衝突,正如1953至1960年的美國,試圖在反殖勢力和殖民勢力之間、在非殖民原則和冷戰之間找到平衡,從而採取的「中間道路」政策。而這一國務院內部政策爭論下的妥協結果逐漸走向保守的歷程,也揭示了美國「支持民族自決」的虛偽性及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固有矛盾。

而這一國家層面的虛偽性與矛盾,也直接在這個家庭支離破碎的過程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家庭狀況與國家事態間的對應關係,女性角色代表的女性意識在劇情發展與現實背景中也做到了邏輯自洽,這照樣得益於珍妮特這一角色的人物弧光所散發的魅力。

資本主義發展確定了人在社會中體現價值的體系標準,經濟收入體現出資本主義社會物質至上的金錢觀,男權社會的規約——只准男性參與對外事務——無外乎是間接地掩藏了女性對社會地位的渴望。

儘管影片中由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父親傑瑞沒有刻板印象里的威嚴氣質,但在珍妮特主動提出暫時打工以貼補家用時,依然果斷否決了這一想法。隨後珍妮特主動找尋工作的行為,就更顯示出女權主義對男權規約的反抗意味。

而這一掙脫傳統家庭觀念的大膽行為,不僅滿足了珍妮特經濟獨立的需求,毫無疑問也是珍妮特重新思考家庭關係以及人生選擇的意識萌芽。

2、家庭的狂野生活

哪怕拋開時代隱喻不提,達諾對這個平淡無奇的家庭故事的處理,依然值得讚賞。他巧妙避開了苦大仇深的人物糾葛,而在鬆弛有度的節奏里埋下了家庭紛爭的導火索。

影片一開始先讓父親與兒子玩橄欖球的嬉笑聲「出場」,接著以固定的全遠景鏡頭記錄著他們的玩鬧過程,在兩人從前景跑向後景直至「離開鏡頭」時,片名悄然浮現,又在片名消失後讓兩人跑回前景處,配合著靜謐舒緩又有些蒼涼的鋼琴音,頓時營造出時過境遷之感,奠定了全片基調。

隨後,影片以幾個簡單的片段交代了這一家平靜祥和的生活以及三人各自的學校或工作生活。

在剛給了兩個表現家庭其樂融融的鏡頭後,便引出了喬在學校的消防知識課。這段劇情里的台詞可謂是解構整部影片的關鍵:一是提到火災的益處——能促進林木再生,就像影片結尾處離婚後的母親去追尋獨立自主的生活;二是提及火災的不可控性——一旦開始便難以控制,就像這場家庭的分裂,早在珍妮特重新思考當下生活之時便已註定;三是提及火災的危險性——相比于山火,真正對人們產生危害的是被大風吹來的濃煙,就像在喬眼裡,對其最殘忍的不是母親的出軌事實,而是父親陪伴的缺失以及家庭溫馨的不復從前。

而旁邊同學的台詞則更為直接——這相當於直接暗示這場家庭的狂野生活儘管會以喬的視角展現,但其對整體事態的挽回將是無能為力的。

很容易注意到,達諾導演在第一幕里主要採取了固定鏡頭,偶有幾處微小的移動,也多是為了滿足人物取景構圖的拍攝需要。另外,幾乎全是客觀鏡頭和水平攝影角度的選擇,配上中景產生的距離適中感,也使得整個家庭的幸福感顯得極為平靜。

直到母親珍妮特第一次在街頭找尋工作時,影片以俯拍的大遠景來突齣劇情的轉折點,並讓珍妮特背向觀眾走向遠方的同時試圖表現出人物的「走出框架」。

影片的氛圍也在珍妮特找到游泳教練一職後開始轉變,先是將母親珍妮特找到工作的興奮與父親傑瑞沉默中的頹廢進行對比,接著以平凡夫妻間再正常不過的一次卧室爭吵強調傑瑞失業的焦躁。

接下來的一段平行蒙太奇我十分喜歡。影片讓喬在照相館的應聘過程,母親珍妮特的上班場景,以及父親傑瑞對參與消防工作的猶豫過程,進行平行剪輯。它清楚地為我們展現了三人各自決定的生活方式與情感狀態,並且將一個完整家庭的割裂感傳遞給觀眾。

這個片段里,只出現了一次三人同框,而且是很不完整的同框——父親在屋外沉思,母親在廚房洗碗,兒子在屋內寫作業(被遮住的畫面)。這個家庭內的情感斷裂,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實了。

之後的劇情發生得十分緊湊。決心要去做消防員的父親即將暫時離開這個家,這徹底點燃了影片里最激烈的一次爭吵。珍妮特無法忍受這個男人「拋妻棄子」的行為,而長久以來其丈夫身上的任性與過分的自尊心,更是讓珍妮特對其婚姻生活的低劣質量憤怒不已。

這次三人同框的鏡頭極具震撼力,它不僅是戲劇衝突的至高點,更體現出力量感。兒子喬的背影作為前景,將景深留給爭吵的父母,體現出喬的無可奈何。而喬在鏡頭前逐漸後退的走位也體現了其內心對這種激烈的家庭關係的抗拒。更可怕的是鏡頭裡傳遞的父母二人分道揚鑣的濃烈氣息,倘若你發現這是影片里,除去開頭兩分鐘後長達一個半小時里,唯一一次完整的三人同框畫面。

再一次見到三人同框鏡頭,已是所有的紛爭塵埃落定之時,這個與前方呼應的鏡頭,平靜地宣告了這個家庭關係的徹底終結。

為了貼合影片整體的平淡風格,達諾導演並沒有在鏡頭選取上玩出太多花樣,但鏡頭選取的精準性卻熟練得不像個新手。除了上文提到的鏡頭,整部影片里顯得格格不入的三次主觀鏡頭也帶來了強烈的對比。

第一次發生在父親失業的那一晚,喬「偷窺」到的,是母親在極力寬慰並鼓勵父親振作起來;第二次發生在參加富商家晚宴的那一晚,在準備離去時,母親折返回屋內歸還大衣,喬偷窺到的,是母親在與出軌對象熱吻;第三次發生在冬日到來的某一晚,喬偷窺到的,是富商出入母親的卧室以及二人離開的畫面。

類似如此看上去平平無奇實則蘊含飽滿的人物心理或情感的鏡頭在影片里俯拾皆是,它們都在完成同一件事——在平靜舒緩的敘述中將家庭的波瀾掩藏在風平浪靜下,讓整個家庭關係的變化自然而然地產生裂口直到走向解體。

在觀影過程中,我頻頻在想,影片名中的「狂野」到底體現在何處呢?既沒有動感沸騰的背景音樂,也沒有大喜大悲的人生起伏,就連偶爾幾處聲嘶力竭,也不過是夫妻間最為尋常的爭吵方式。可當傑瑞哭笑不得地說出「這生活可真狂野」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謂「狂野」是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一種悲哀。

導致整個家庭關係破裂的根源並非珍妮特的出軌事實,而在於她對依附丈夫四處奔波的疲憊、個人生活的反思,以及個人情感的重新審視。

對於珍妮特,曾經安穩的工作待遇一夕之間不復從前,極力尋找的工作也不過勉強度日,本該作為最強大的精神支撐的婚姻生活也逐漸被生活瑣碎消耗殆盡。當事業與愛情都殘缺不全,違背道德的出軌行為又是否心安理得?

對於傑瑞,作為一個男人的自尊在愈發殘酷的生活面前不值一文,冒著生命危險所投身的事業造成了其在家庭關係中的空缺,闊別幾月後日思夜想的家庭團聚卻只得到分崩離析的結局。當生活逐漸吞噬了曾經的高傲倔強,滿目瘡痍下的動蕩又是否比闖入火場更為驚心?

對於喬,失去父親陪伴的生活暗淡無光,與母親間的交流隔閡日益增大,眼睜睜地看著父母關係破裂卻只能接受現實。當青春期的逆反情緒甚至得不到正常疏通時,被迫接受曾經所見已滄海桑田,又是否能以「成長」一詞來搪塞掩蓋內心的悲痛?

當生活本身成了脫韁的野馬,誰又能抵擋得住「狂野生活」的衝擊呢?

在我眼裡,影片的尾聲部分更像是番外。當冬日逝去,當陽光充沛地散落在蒙大拿州,當喬得知已經搬去俄勒岡州的母親將重回這個小屋時,他的眼睛裡溢滿了笑意。儘管他心裡知道,這次家庭的重聚只能維續一個周末。

達諾在這最後五分鐘里給足了溫情,不僅毫不吝嗇地給出許多三人同框的鏡頭,更是讓夫妻二人間的生疏之情讓位於三人間的溫馨互動,儘管你仍能捕捉到兩位成年人間的那種尷尬與錯愕。

而一直在兼職攝影師的兒子,終於給這個只剩表面維繫的三口之家拍了一張全家福,儘管每個觀眾都心知肚明,這張定格照片記錄下的,是三人緊密相連的情感聯結,也是支離破碎的斑駁美好。

影片的落幕鏡頭實在好猜。在兒子喬的倒計時聲中,鏡頭前的三口之家努力地保持著一個家庭本該散發出的幸福氣息。而在倒計時結束的那一刻,片名「wildlife」悄然出現在黑屏背景中,我已然淚流滿面。

[參考文獻]

[1]丁智明. 美國社會中的「貧困」問題研究(1890-1960年)[D].河北大學,2016.

[2]畢元輝.「中間道路」及其困境——1945-1960年美國「非殖民化」政策評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02):25-29.

[3]王春俠. 二戰後美國女性就業變化的相關研究(二戰後至80年代)[D].東北師範大學,2013.

作者| 此去經年;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電影看到死 的精彩文章:

無論賣座與否,卡梅隆的技術革命不會輸

TAG:看電影看到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