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文:takesteps

雷總和李小龍都發了一篇宣傳性質的科普,吹自家的無線快充,沒想到裡面還真的有點乾貨。

這倆無線快充的實現思路有一些類似,卻不盡相同。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先說結論吧

從原理上看,小米實現更高的無線充電功率是沒問題的。

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小米多了一層DC-DC電路,會佔用手機內部空間

傳統的無線充結構:充電板線圈→手機線圈→DC-DC降壓得到電池充電電壓。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鋰電池充電一般是4.4V,DC-DC降壓時電壓差越大,發熱越大,所以這種結構限制了功率,限制電流也可以控制發熱。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要提高功率,就必須降低發熱,提高降壓過程的轉化率。

所以電荷泵技術登場了,這裡務必祭奠一哈先驅者魅族

電荷泵的轉化率可達97%以上,缺點是電壓只能降到一半,充電4.4V,電荷泵輸入端就必須是8.8V

華為的無線充結構:充電板線圈→手機線圈(8.8V)→電荷泵4.4V→電池。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只改了降壓電路,電壓固定了,瓶頸在於線圈電流

科普乾貨:說說華為15W和小米20W無線快充

小米的無線充結構正好突破了這一瓶頸:

充電板線圈→手機線圈(15V)→DC-DC降壓8.8V→電荷泵4.4V

線圈發熱是不可避免的,降低線圈發熱就必須降低電流。初中物理應該都學過吧,最大電流限制了,要提高功率,就必須升壓。

小米直接把手機線圈的電壓提高到15V,這樣功率上限提高到了華為的2倍。

15v-8.8v還是有一個比較大的降壓過程,小米這個手機端發熱肯定比華為大不少。不過華為方案的缺點就是雖然不發熱,但是要想提供功率就只能加電流,那麼增大電流對無線線圈的要求又提高不少,這就比較困難了,畢竟手機內部空間有限,不能像有線快充那樣直接加粗線材

不過小米這個為了照顧發熱,肯定功率也放不大開,實際無線充電水平肯定沒有5W這麼大的差值

不過電荷泵不認賬怎麼辦,小米只好把DC-DC塞回手機里。

DC-DC有一個好,就是電壓控制精確,能準確輸出到8.8V,再由電荷泵二級降壓到4.4V,給電池充電。這整個電路裡面,線圈才是功率損耗的主要零件,,也是體積最大的部件,,同樣功率,,電流大一倍,,線徑就同樣得加大,華為方案很明顯會導致線圈的巨大化。。

其實,我認為最終極的無線快充,應該是2級電荷泵降壓,也就是:線圈→手機線圈(17.6V)→一級電荷泵(8.8V)→二級電荷泵(4.4V)

不過這個電壓很特殊,我不知道主持PPS的PD頭能不能輸出這個電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