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琥珀從古以來就是一種很受人們喜歡的寶石。它形成於距今4500萬年到9900萬年之間,在我國古代,被認為是老虎流下的眼淚。千百年來,人們用琥珀製成做成各種飾品,這些東西,都成了價值不菲的寶貝。在神秘的契丹國古墓中,琥珀還被雕刻出一種生物,您知道那是什麼生物嗎?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吧。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這事兒得從一座古墓說起。1986年,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境內的青龍山附近,工人們在準備修一座水庫。就在挖土方作業時,卻意外地發現了地下的一座遼代古墓。古墓是遼代陳國公主與駙馬的合葬墓,最難得的是,這座古墓保存完好,成功地躲過了盜墓賊的襲擾。考古專家從這座古墓里出土了近2000件契丹文物。這些金銀器,玉石器,還有漆木器等等的隨葬品,還有那些歷經千年歲月的巨幅壁畫,向世人完整地展示的神秘的契丹文化,被稱為「契丹文化奇蹟」。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在琳琅滿目的出土珍寶中,有八枚蠶蛹形琥珀十分特別。這些蠶蛹形琥珀形狀寫實,每枚長4.5厘米左右,寬1.5厘米左右。色澤、形態逼真,做工十分精美。更有意思的是,經過研究,蠶蛹的原料還不是國產的,而是遙遠的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進口的。

今天小編要和您說的不是這

如何精美。小編的問題是,為什麼在陳國公主的墓中,會有這些蠶蛹形琥珀。難道僅僅是陳國公主生前的玩具嗎?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是——不是。

蠶蛹形琥珀是契丹人一種獨特墓葬風俗。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陪葬物里有一種常見的玉器,叫玉含蟬。玉含蟬通常含在死者的口中,因為古人一直認為玉能讓死者的屍骨不腐,這同金縷玉衣一個道理。古人認為用玉把死者的嘴巴等部位塞住,能讓死者的靈魂不散。而將玉雕刻成蟬的樣子,一是取自它清脆的鳴叫,二是希望死者能如蟬一樣,羽化重生。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契丹人學到了中原的文化,又把它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揮——琥珀蠶蛹就出現了。而陳國公主墓里的蠶蛹形琥珀,事實上已便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徵意義。

首先,契丹人會覺得,蠶蛹圓潤樣子,代表的就是一種富足的生活。陳國公主在遼代皇帝的孫女,不僅生來含著金鑰匙,而且自小十分受寵,年紀輕輕就多次榮獲封號。雖然生前榮華不盡,可卻18歲花季年齡就凋謝,親人怎能不希望她死後依舊富足呢。

其次,蠶蛹的前身是蠶,它可以提供蠶絲,可以做成高檔衣服。擁有了蠶蛹,就等於擁有了穿不盡的高檔衣服,比照陳國公主的身份和地位,在視死如生的古代,親人們在給古墓里公主留下了大批的日用珍寶,當然也就少不了留下代表著盡不盡的——蠶蛹。

陳國公主墓中出土琥珀雕刻的「蠶蛹」經過研究,還有深藏的意義

最後一點,同玉含蟬相似。在真實世界裡,契丹人認為蛹是生命的源頭,蠶蛹總有一天會帶著人們的希望,破繭而出,開始新生。所以不管是百姓也好,皇族也罷,面對逝去的生命,在悲痛之餘,就會通過這個代表著重生的蠶蛹形琥珀,把希望寄托在逝者死後靈魂的重生。

從這幾件蠶蛹形琥珀上,我們看到了與中原文化相似,又多有不同的契丹文化。其實,雖然人類文明和思想大致相似,但因為地域、傳統和文化的不同,一個民族總有一個民族自身的特點。小編以為,這就是人類總體文明的魅力所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史蟲 的精彩文章:

外國企業家秉承「多元化」的品牌理念,終於獲得成功!
矮個子小伙打籃球,經常被嘲笑,但經過努力,卻成為出色的球星

TAG:野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