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仁清法師:修行佛法要保持一定的熱度

仁清法師:修行佛法要保持一定的熱度

仁清法師:修行佛法要保持一定的熱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信眾:我的感覺就是總是鬆散提不起來,做功課也不如原來,原來也不怎麼好,現在覺得心裡很散亂。

師父:修學過程當中,我們的業障現前,包括煩惱、妄想紛飛,甚至是道心不堅固,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些現象。作為我們凡夫來講,並不是一發心就一路暢通,完全是順緣,不是那樣的。

根據佛教經典上講,菩薩道的十地,不同的等次,有不同的功德和證量,不同的智慧表現,統統都有不同。根據經上講,七地菩薩以前都有退失的可能,這個退失是退失什麼?證得初地以上菩薩絕對不會再退失道心,但是七地菩薩以前有可能會退失菩提心。一講到菩薩,就是指發過菩提心的人,分初發心菩薩、凡夫菩薩、聖者菩薩。

聖者菩薩一共分十地,從初地開始就已經進入聖者位。初地的聖者位他的主要標誌是什麼呢?是見性,就是明心見性,證悟了。證得自性空的那一剎那,就是開悟的那一剎那,只要你沒失菩提心,就是大乘道的初地菩薩。

初地菩薩,降伏的是什麼東西呢?降伏的是無始劫以來對萬法皆有自性的顛倒妄念,就像我們一樣,認為萬法皆有自性,這是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一直這樣認為的。這是一個串習,這種知見,一直認為萬法是有自性的。可是當你證得空性的那一剎那,就把這種認知徹底打破了,證得萬法無自性了,就明白了,原來萬法是無自性的。就是說證得初地,就已經打破了無始劫以來,我們對諸法皆有自性的這種顛倒妄念,這是初地的一種主要標誌。可是從初地到七地是降伏的粗的煩惱習氣。開悟可以是一剎那,但是事需漸行,就是你的修學事業、修行事業是得慢慢積累、慢慢完成的。

開悟可以是剎那之間的。見性可以是剎那之間完成的,可是它有前期的鋪墊和積累。開悟以後一直從初地到七地降伏的是比較粗的毛病習氣。這些毛病習氣,就在初地以前,也是在慢慢的進行消除著。一直到八、九、十,三地,是降伏微細的煩惱習氣,也叫三清凈地。第八地,也叫不動地,不動地是什麼意思呢?是不再退失了。說七地以前的退失,是退失的菩提心,不是退失其它心,道心是不退失的。見性,見空性,這個正確知見是不再退失的。

菩提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願度眾生成佛,我也成佛,或者是我成佛的目的是想讓眾生成佛,用我們土話講,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願意為大家付出。可是為大家付出,你得碰到是那種根基的人了,你這種付出,感覺似乎不是很困難,無非是這個工作路程漫長而已。可是如果遇到不是很對根基的人,甚至是經上講的那種頑固不化的眾生,那麼我們付出去的這一片善心、虔誠心、菩提心往往收穫的是一種惡報。這個惡報是顯現的惡報,並不是我們這個菩提心帶來的惡報,是因那個人的頑固不化。比方說釋迦牟尼佛救度一類人,這類人呢也聽了釋迦牟尼佛講法了,但是他不認可、不理解或者是沒法降伏自我煩惱,他還是繼續作惡,繼續頑固不化,甚至是對佛法、對佛的一些行為等等進行誹謗。因為人的根性是不一樣的,當我們凡夫遇到你救助的這個對象,反過頭來對我們進行傷害、不理解,甚至是帶來一些違緣的話,一般情況都撐不住,都會很生氣。生氣到一定程度,我們說底線打破了,那個弦兒崩了,就開始發另外一個心了:愛咋地咋地吧,那就退失菩提心了。所以說,在七地以前這個菩提心,他是波浪式的起起伏伏,但是真正大乘根基的菩提道的修行者,他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最後究竟成佛,他應該是一個上升的趨勢,包括修為、包括菩提心的堅固、都是一種上升的趨勢。正確看待,我們遇到違緣的時候,會有煩惱、會有退失菩提心的那個念頭,那種想法,很正常。

我在青海閉關的時侯,才開始打坐,平常覺不出妄念這麼多,打坐到了三五天的時候,妄念紛飛,什麼也都想起來了,然後去請示師父,師父說:哎,原來妄念也紛飛,只是你沒觀察念頭而已。當你打坐觀修的時候,你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你得觀照你的念頭了,你才發現你那個念頭原來這麼複雜、這麼亂。所以,原來不是念頭少,而是你沒注意觀察它。現在呢,是因為你通過一定的方法在觀照你那個念頭,準備提升了,準備進步了,你才發現原來你那個念頭,這麼骯髒,這麼多。當時我問師父怎麼降伏這個念頭呢?降伏念頭是功夫,不是一句話的理論,所以事需漸行,道理就在這裡。吃飯能飽,這句話都懂,但是怎樣才能飽?你得慢慢來,正確的吃飯,足夠的時間,還有持續不斷的食物,你才能達到真正飽的那種感覺。

剛才我舉了一個例子,人的妄念就像夏天草原上的草一樣。草的生長是非常自然的,我們的妄念也是。所以遇到類似的這種情況,正確看待就迎刃而解了。怎樣才能不打妄念呢,或者是怎樣才能提高功夫,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對佛法要保持一種熱度,那種熱度包括出離心、菩提心,包括很多內容。就是說,對佛法要有修行的那種虔誠心和動力,再加上要有正確的方法,掌握了這兩條,慢慢地就會降伏自己的妄念了。

粗分的和微細分的,這個在經上都講得很清楚。這個微細分,它屬於不易察覺的東西。打一個比方,你能覺察到你的頭髮在長嗎?你能覺察到你的指甲在長嗎?你就是死盯著它都發現不了,但它在長,不易覺察,就是那種微細的東西。微細的東西也叫微細分,微細的煩惱往往就是我們的習氣。這個習氣和粗的顯現的這些東西怎麼來解釋呢?

以前我舉過一個例子,比方說一個茶壺,泥茶壺,用它來喝茶,你想清洗它的時候,非常容易清洗的是什麼東西,就是茶壺裡面本身有的,就是剩下的那種茶葉末子、茶根,非常容易清洗。只要它在裡面,你把它灌上水倒出來就行,或者是用手夾出來也都行,用抹布一擦,那個非常容易清洗。但是它裡面那個殘留的茶味,你用手怎麼摳也摳不出來,你用水怎麼去沖,怎麼去煮,怎麼去泡,短期之內你消除不掉,那就是微細的東西。微細的東西,它就是無始劫以來的串習、熏染。

所以為什麼佛教經典上,特別是凈土法門念佛法門上說若一日、若二日、一直到若七日,一心不亂,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說明一種功夫。為什麼佛教的功課讓你天天去做、天天去做,天天去串習熏染。比方說念佛,天天念佛,天天念佛,天天熏染,在我們臨命終的時候,這個串習就牽引著你念佛。即使是你的親人聽不到,但你的潛意識裡,你那個神識還在念佛,這是一種串習。所以這個串習非常重要。我們把這個串習放到修行上必定成就。如果把串習放到煩惱上,好了,最終你這個心念,隨著你長期地熏染的那個形象,開顯的那就是煩惱。如果是修行的凈業,最終我們這個心念,隨著你這個凈業善業,化現的是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我也寫過一篇文章《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彌陀經上無量壽經上都講到,從此世界往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佛國叫西方極樂,這是釋迦佛說的。所以說從事相上看,釋迦佛這個教化區往西走,超越十萬個佛國度之後,有一個世界叫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事相上講的,事相上有。事相上有,咱們怎樣才去得了,或者怎樣在咱們的心目中顯現,那麼,後面那兩個非常重要,大乘佛教當中有一句話叫「心凈則佛土凈」。當你心凈的時候,佛國就凈了。你的心徹底清凈的時候,你的心下當時就是凈土,西方東方南方北方,只要是凈土都是佛國,心凈則國土凈,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你當下的清凈心上,這是第二種解釋。

第三種解釋是因緣法。從因緣法上解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事相上講在西方也好,西方極樂世界從本質上就在你那個清凈心上也好,這兩種無論怎麼解釋,都是因緣和合的。那麼,當你念佛的時候,當你信佛的時候,當你求佛時候,當你拜佛的時候,統統是組成你往生的因緣。那麼,這一些離開了,缺了這些條件,西方極樂就放到你眼前,你也看不到,它不顯現。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的信、願、行持上,在放生上、印經上、發願上、行善上,這所有的條件,只要你付出去的都是善的,而最後想達到的目標就是想要往生,那麼這一切善的條件,組成的是你最終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組成的是你心下當時的那個清凈心,顯現西方極樂世界的那種因緣。

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事相上西方,心性上當下,因緣法上各式各樣的修持上。你離開這些修持,極樂世界放到你眼前你看不到,阿彌陀佛來接你,你去不了。因為你沒那個福報,沒做那個善業,他不結那個善果。善業怎麼來的呢?剎那剎那促成的。做什麼,只要是善的,只要你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想成佛,都是為了想往生西方,那麼這一切的善業,每個條件都是組成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和你成就的因緣。這是從因緣法上講的。

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煩惱。再苦再困難,也不能失去菩提心,那你當下就是菩薩。這個菩薩就是發心菩薩,凡夫菩薩,但是他是菩薩,大乘行者,煩惱來的時候,能降伏的降伏,能化解的化解。不能降伏不能化解,任由他去。

人的妄念,高僧大德舉過一個例子。古代一些到海里淘寶的人,往往都是坐著商船。那個時候條件非常艱苦,望遠鏡等航海設備有些都沒有,他們就用一些很土的辦法,什麼辦法呢?養一些鴿子帶著。如果說他那個船需要補給營養了,需要進入避風港了,遠遠地看見大海那個平面上鼓起來一個包,這到底是海獸啊?還是島啊?還是個冰川啊?一個漂浮物,拿不準,怎麼辦呢?商人就用他的土辦法,把他養的鴿子撒出去,如果鴿子不長時間又回來落在船上了,說明前邊有危險不能去,根本就不能靠岸,也不能落船,用鴿子來做判斷。

為什麼高僧大德用這個比喻來解釋我們修行上的困難呢?就等於說,當我們煩惱、妄念生起的時候,就是能降伏的降伏,能化解的化解,不能降伏不能化解,就像放鴿子一樣,隨它而去,最終它還是回來。妄念是我們的心發出去的,這個心想的念頭,最終還回落到心上。功夫是慢慢提高的,只要是你堅持修,你堅持積累,最後隨著你功夫的提高,早晚會降伏自已的妄念和煩惱。

信眾:師父剛才提到,那個意思就是說當有一些煩惱了,暫時不進步了或遇到挫折了,你可以不必把它看的太重,像鴿子撒出去一樣,從心出去的,從妄念出去的,反正還得回來。但是這個地方,我如果掌握不好的話就會放任自己。這個分寸如何把握?

師父:這個分寸在我的答案里已經有了。我說保持對佛法的熱度,菩提心不失這是底線,還有個修行的動力,目標正確,方法正確,這是一個方案。那麼煩惱來的時候,妄想來的時候,能化解的化解,能超越的超越,不能降伏不能化解的由它而去,這也是方法之一。不是說你去任由它怎麼樣,懈怠那就不對了。六度當中有個精進度,這個精進是對治懈怠的。

更多請搜「仁清法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是蓮花開 的精彩文章:

仁清法師:煩惱就是心被外境所轉 而引發的一種現象和後果

TAG:心是蓮花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