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漢語教育

關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漢語教育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國際漢語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剛需。近日,記者就「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漢語教育的意義、國際漢語教育的現狀、未來國際漢語教育的發展方向等問題,採訪了多位學者。

語言人才是戰略資源

在中國積极參与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語言人才不可或缺。北京語言大學預科教育學院院長翟艷認為,語言人才作為重要戰略資源,對「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國際漢語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語言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因此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走出去」與「請進來」是培養語言人才和傳播文化的有效方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表示,語言不僅是一門學科知識,更是一種工具。我們未來的國際漢語戰略不能削弱,也不能保守。

針對海外漢語教育發展現狀,暨南大學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提出,當前海外漢語教學呈現形式、對象及教學資源需求多樣化等特徵,存在面向漢語高級班的教材仍然短缺等問題。在今後發展國際漢語教育時,要培養「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人才,並不斷優化教育方式方法,用語言為「一帶一路」建設鋪路。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翟艷看來,建設孔子學院是「走出去」戰略的具體實踐。搭建孔子學院這個人文交流平台,增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促進了民心溝通。「漢語熱」帶動了當地對漢語學習的旺盛需求,為語言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當前,不少國家已經把漢語教學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從政策上推動了漢語學習本地化的進程。

翟艷表示,與「走出去」相比,「請進來」具有更大的優勢和便利。高速發展的中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前來學習。近年來,我國先後設立了中蒙、中埃、中印尼等13項專項獎學金和絲路獎學金。各大高校也積極展開同政府、企業或民間團體的合作,創新了多種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對「一帶一路」建設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中資企業是溝通中外的重要橋樑之一。郭熙認為,當前企業亟須懂當地語言的中方人才。培養這些語言人才,需要依靠海外華校的力量。當前,不少海外華校有自己的校舍和設備,但除了周末中文班外,這些資源大多數時間處於閑置狀態。與此同時,海外華校也面臨著經費不足、辦學條件不夠、教師待遇低、難以吸引或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從事華文教學工作等困難。

突破傳統教學思維

曾天山表示,在中國周邊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推廣漢語較為容易,但在沒有漢語學習傳統的國家,比如歐美、非洲國家,推廣漢語難度較大。因此,國際漢語教育不能局限於傳統教學思維,應當結合其他國家的文化和思維習慣,適應當地特點。

談到當前國際漢語教育發展面臨的一些難題時,翟艷提出,目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孔子學院數量相較於人口與經濟總量明顯不足。如果說前一個十年國際漢語教育的主陣地在歐美髮達國家,那麼今後十年孔子學院需將海外布點的重心向「一帶一路」沿線轉移。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快對孔子學院運行成效的研究與評估,以服務、造福當地人民為目標,以合理、合法的方式開展工作。在國內,要提高獎學金的使用效率,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保證成才率。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各高校要擴展合作渠道,探索更多的訂單式語言服務方式,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郭熙認為,培養「一帶一路」建設所急需的語言人才,需要充分發揮海外華校的作用。華校的教師大多同時會中文和當地語言,可以通過他們培訓中方員工和當地員工,提升其工作適應性。海外華校可以同孔子學院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分工合作,把海外華校建設和孔子課堂建設結合起來,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建成華僑學校,吸引更多的僑生和國際學生就讀,產生提高華語地位的連帶效應。中資公司還可以通過海外華校在當地建立人脈關係,推動中資公司各項事業的發展。同時,國內相關院校可以同海外華校實行點對點交流,提升雙方的教學質量,國內高校也可以以此擴大海外影響,吸引更多的華僑、華人子女回國就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劉西忠:以開放理念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張國祚:《己亥元宵有感》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