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陳寅恪杜詩觀之異同
吳宓
陳寅恪
吳宓與陳寅恪分別在比較文學與史學研究方面建樹頗豐,二人之間真摯的友誼更被譽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除了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中卓越超群外,他們在詩學理論與舊體詩創作方面也都造詣匪淺。杜甫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在他們的詩歌活動中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由於吳宓與陳寅恪經常在詩學上互相切磋,二人的杜詩觀既有相近之處,又各有特點,仁智互見。
均推杜甫為「第一詩人」
吳宓和陳寅恪都十分熱愛杜詩。吳宓八九歲時隨繼母學詩,繼母授以《唐詩別裁》,對其影響甚深。吳宓曾言:「宓於詩之根柢實植於是。」在清人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中,杜詩佔250多首,居全唐之冠,這是吳宓接觸杜甫的開端。青少年時期的吳宓「讀《杜詩鏡銓》,多共仲侯兄講論切磋」。其間,吳宓還從姑丈陳伯瀾學詩,「姑丈為詩,取法盛唐,直學工部,參以玉溪」。《吳宓日記》中也多次提及杜詩,如1919年8月24日的日記:「杜詩云,『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然不特詩人文士為然,凡居高位,辦大事者,皆患孤獨。」抗日戰爭期間的日記顯示,吳宓逃難途中仍一直隨身攜帶《杜詩鏡銓》,不時翻閱,甚至有疑難事時用杜詩占卜。從1944年3月28日至6月28日整整三個月,他更是將《杜詩鏡銓》從頭至尾重讀了一遍。1945年8月31日的日記亦云:「連日惟讀杜詩。」
陳寅恪除撰有《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庾信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迹詩》三篇論文外,還在《柳如是別傳》等著作中多處提及杜詩。如《柳如是別傳》涉及杜詩40多首,並詳細考證了錢謙益與朱鶴齡注杜詩之公案。《元白詩箋證稿》涉及杜詩者5首。此外,《韋莊秦婦吟校箋》、《論再生緣》等文也皆有涉及。而其詩歌中用杜典處有40多處,並常以杜甫境遇自況。
對於杜甫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吳宓與陳寅恪都推杜甫為中國第一詩人,在措詞上極為類似。吳宓:「杜工部為中國第一詩人,而以『詩史』見稱。」陳寅恪在《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中也說:「少陵為中國第一詩人。」
在1919年12月14日的日記中,吳宓記錄當日與陳寅恪縱談中外文化時插有按語:「即以中國之詩與英文詩比較,則中國之詩,句句皆關於人事,而寫景物之實象,及今古之事迹者。故杜工部為中國第一詩人,而以『詩史』見稱。」時吳宓25歲,陳寅恪29歲。對杜甫的這一評價既是吳宓受陳寅恪談話啟發的結果,又成為此後二人杜詩觀的核心。
詩尊子美本是中國古典詩歌史的主流觀點,但在現代白話詩日興的文學背景下卻顯得有些突兀。可以說,吳、陳的觀點是對古典詩歌傳統饒有深意的回歸,同時也是杜甫「超越了評判」的經典性的最好證明。
詩意闡釋與詩史互證
在闡釋杜詩上,吳宓與陳寅恪同秉儒家實用主義詩學理念,具體角度、方法和目的則大相徑庭。
大體來看,吳宓與陳寅恪都著重於詩人的人格精神。陳寅恪曾說:「所謂真了解者,必神遊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於同一境界,而對於其持論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詣,表一種之同情,始能批評其學說之是非得失,而無隔閡膚廓之論。」這說的雖是治學之道,但在闡釋杜詩方面也同樣適合。吳宓亦云:「故學一人之詩,必先學其人格,學其志向,則詩成乃光芒萬丈。」
但作為比較文學研究者,吳宓對杜詩是從詩學角度闡釋的,適當借鑒了現代西方文藝理論,情志與技巧兼重。而作為歷史學家的陳寅恪,充分運用了其史家專長,從史學角度考證杜詩,用的是以史注詩、詩史互證的方法,重點關注杜甫詩史結合的詩學特徵。從目的上看,吳宓旨在為現代中國詩歌確立標準尺度;陳寅恪則是為了建立一種詩史互證的研究範式。
吳宓認為,杜詩是貴族派與平民派詩歌的完美結合。關於杜詩的藝術特徵,吳宓認為主要表現為「切摯高妙」。在《詩學總論》中,吳宓認為「切摯高妙」正是詩歌的本質特徵。可以說,杜詩是吳宓詩學建構的主要論據。杜詩也是吳宓維護舊體詩、反對白話詩的重要工具。在文言白話之爭中,吳宓認為詩歌改革應以杜為師。
陳寅恪詩史互證的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上受到錢謙益治杜方法的影響。在《柳如是別傳》中,陳寅恪說:「可知牧齋之注杜,尤注意詩史一點,在此之前,能以杜詩與唐史互相參證,如牧齋所為之詳盡者,尚未之見也。」通過對歷史事實的考證來闡明古詩的思想內容,可以說反映出中國古代知人論世、比興說詩的詩學傳統在現代的復甦。
陳寅恪在《以杜詩證唐史所謂雜種胡之義》中考證「雜種胡」為「中亞昭武九姓胡」。《書杜少陵哀王孫詩後》考證「朔方健兒」一詞所指對象為「同羅部落」,由此出發,認為該詩「綜合八句,其文理連貫,邏輯明晰,非僅善於詠事,亦更善於說理也」。《庾信哀江南賦與杜甫詠懷古迹詩》中則「以杜解庾」,比較了庾信的《哀江南賦》與杜甫的《詠懷古迹》。
杜詩歷來被譽為詩史,是因其在寫個人遭遇的同時,真實地記錄了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歷史。陳寅恪的杜詩研究,所關注的正是「李唐一代史事關鍵之所在」,即「種族」與「文化」。陳寅恪雖然所論不多,但史學家淵博的史學知識和獨到的史識,使其對現代杜詩學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