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四面奔襲關門打狗,3天殲敵5萬6千多人創下紀錄

解放軍四面奔襲關門打狗,3天殲敵5萬6千多人創下紀錄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歷史上,萊蕪戰役是一個經典的殲滅戰,過程痛快淋漓,成為陳毅、粟裕運籌帷幄的範例。建國初期,由湯曉丹和成蔭執導的一部著名電影《南征北戰》,就是以萊蕪戰役為歷史藍本而創作出來的。

1947年1月魯南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判斷雖然在宿北、魯南連吃了兩個敗仗,但華東共軍損失也必然很大,急需休整。此時一定不能讓其有喘息之機,務必繼續攻擊。於是,他命令制定了「魯南會戰」計劃,調動南北兩線23個整編師(軍)30餘萬軍隊,企圖夾擊我華東野戰軍(以下簡稱華野)主力於臨沂地區,迫使其進行決戰。其中南線歐震指揮的8個整編師20個旅為主要突擊集團,兵分三路同時向魯南推進,國軍參謀總長陳誠坐鎮徐州督戰;北線由第二綏靖區司令官兼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出兵,以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指揮3個軍9個師,組成輔助突擊集團,向臨沂以北的萊蕪、新泰進攻,配合南線國軍夾擊華野。

對於南北兩線國軍的洶洶攻勢,華野首長陳毅、粟裕起初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南線,準備乘魯南戰役勝利之勢,先殲滅南線之敵中的一路,打亂其陣腳。確定的作戰原則是:先打孤立突出之敵,爾後待機進取。然而陳誠已決心在臨沂與華野決戰,因而命令各路緊密靠攏,齊頭並進,等北線部隊南下時再發起決戰。陳毅、粟裕進行了反覆研究,卻找不到南線之敵的空隙,眼看其越逼越近。這時,中央軍委發來電報,要求華野不要急戰,而是誘敵深入,必要時可放棄解放區首府臨沂。

臨沂是山東解放區重鎮,具有較大的政治影響力,陳、粟尚不敢輕易放棄,在構思戰役計劃時就有些束手束腳。軍委的指示一下,二人頓感渾身輕鬆,決心放手一搏。形勢很明顯,敵強我弱,華野只能在運動中調動敵人,尋機殲敵,逐步改變敵我力量對比。而固守一城一地與敵人死打硬拼,那隻能是自陷被動絕境。蔣介石認為華野不會放棄臨沂,還在做著「魯南決戰」的夢,這就給了華野主動殲敵的機會。陳毅當時提出,既然南線敵人重兵雲集,不好分割,不如轉回北線,集中優勢兵力先打掉北線較弱之敵。粟裕經過考慮後,認為北線之敵威脅到了華野及解放區的後方,南線不好打,那麼先解除北線的後顧之憂對於全局也是有利的。

統一了認識之後,陳毅、粟裕即調整部署,命令華野參謀長陳士榘指揮2個縱隊兵力偽裝成華野全軍,在臨沂以南展開防禦,擺出死守臨沂的架勢,節節消耗殺傷敵人。待完成拖住敵人的任務後,放棄臨沂,迅速向北轉移;另集中華野主力7個縱隊,秘密兼程向萊蕪、新泰地區集結,對北線敵人形成合圍;同時布置地方武裝在兗州以西的運河上架橋,造成華野將要搶渡黃河,逃向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假象,以迷惑敵人。

雙方開打後,陳士榘指揮2個縱隊輪番作戰,頑強抗擊北進之敵。而南線國軍戰術依舊,穩紮穩打,推進速度緩慢。這下,正中了陳、粟之計,為華野主力北上展開包圍爭取了時間。戰至2月15日,陳士榘判斷差不多了,臨沂的後方機關也都撤完了,於是命令部隊放棄臨沂向北轉移。南線國軍進入空城臨沂後,興奮異常,開始吹噓取得了所謂「臨沂大捷」。在對外公布中,竟然說已殲滅了華野總兵力的三分之二。蔣介石和陳誠被陳、粟的一連串假招所迷惑,此時已昏昏然了,判斷華野殘部已北逃沂蒙山區,勢必要向西竄向晉冀魯豫。機不可失,於是命令南線國軍繼續北進,並催促北線國軍配合向南壓,要一舉將華野殲滅在沂蒙山區。

坐鎮濟南的王耀武是國軍中的悍將,用兵謹慎,從一開始就不同意北線兵團南下,主張謹守門戶,以逸待勞。因為蔣介石下了嚴令,才不得不出兵配合。陳誠則明確命令北線兵團要佔據萊蕪、新泰等要點,阻擋華野北竄。就地理上說,從濟南方向出兵,走這條路向臨沂推進是直線,最近便。然而該路線兩側山巒重疊,只能從峽谷中的公路走,迴旋地域狹小,首尾不能相顧,非常容易被裝入口袋。王耀武向陳誠提出了異議,但是陳誠不聽,李仙洲兵團也只好走這條路線南下。

華野放棄臨沂後,南線國軍一片歡騰。然而王耀武從種種跡象中判斷華野並未受大的損失,而且還發現了其有向北集結的趨勢,可能是奔李仙洲來的。所以他未向蔣介石、陳誠請示,就急令已進至萊蕪東南顏庄、新泰一線的李仙洲兵團後撤。當時華野部分部隊已進至萊蕪附近,粟裕的作戰預令也已下達。見李仙洲兵團又往回縮,葉飛、許世友等將領擔心敵人跑了,因而建議立即發起攻擊,將其尾巴吃掉也好。粟裕則非常沉著,他判斷北線敵人還在猶豫彷徨中,此時華野各縱隊尚未集結到位,貿然發起攻擊只能是打草驚蛇。要吃就吃個大的,一舉扭轉戰局,而不是圖蠅頭小利。

於是粟裕命令各縱隊繼續持重待機,不要輕舉妄動。關鍵時刻,陳誠幫了粟裕的大忙。他得知王耀武命令李仙洲兵團後撤,非常惱火,責令北線兵團恢復原部署繼續南進。王耀武無奈,只得令李仙洲兵團返回顏庄、新泰一線。結果李仙洲兵團連續往返折騰,部隊中怨聲載道。粟裕接到報告後,確認了自己的判斷正確,敵人並沒有發現華野的意圖。他根據各縱隊到達的位置調整了部署,規定於2月20日發起總攻。

到了2月19日,華野各部已秘密接近萊蕪兩側,即將完成戰役包圍。此時王耀武才通過各種渠道獲悉我軍的真實意圖,不免大驚失色。他只得採取緊急措施,命令李仙洲兵團主力迅速向萊蕪收縮,以避免被華野各個擊破。粟裕敏銳地察覺了敵軍動向,立即調整部署,令各縱隊前堵後截,於20日15時發起總攻。但因李仙洲兵團第73軍1個師正經博山南下萊蕪歸建,這樣該兵團主力2個軍會合後就有可能搶先後撤至吐絲口鎮,越出華野各縱隊的包圍圈,戰鬥遂於20日13時提前打響。

在粟裕指揮下,華野各縱隊向各自預定目標發起穿插攻擊。可惜的是,有2個縱隊沒能及時趕到指定位置分割敵人,使李仙洲兵團主力的第46、第73軍先一步集中到了萊蕪,兵力密集,一時吃不動,又有可能搶先北逃。當時在友鄰縱隊尚未到位的情況下,葉飛果斷指揮第1縱隊發起攻擊,以寡擊眾,死死拖住了萊蕪的李仙洲兵團主力,為其餘各縱隊趕到指定位置贏得了時間。與此同時,王必成率第6縱隊也直取李仙洲兵團的後方基地吐絲口鎮。防守該鎮的是兵團後衛第12軍1個師,很會打防禦戰,以致第6縱隊的攻擊戰鬥進展不順,遲遲沒有拿下吐絲口鎮切斷敵人退路。

國軍北線兵團指揮官李仙洲是黃埔一期出身,為一期中年紀最大的畢業生之一,資歷高於頂頭上司黃埔三期出身的王耀武。他的性格耿直,循規蹈矩,在用兵就顯得有些拘泥,靈活性不夠。按照當時的戰場實際情況來說,當發現華野有圍殲北線兵團意圖時,李仙洲就應該迅速放棄新泰、萊蕪,將主力向吐絲口鎮及以北收縮,與位於膠濟鐵路張店、明水一線的兵團後衛第12軍會合,前可繼續攻擊,後可回撤加強濟南方向的防衛。然而李仙洲懾於王耀武命令,不敢機斷專行,坐失時機。

後來王耀武親自乘飛機到萊蕪上空觀察,發現華野各部正向萊蕪方向頻繁調動,情況危急。他判斷萊蕪城小,糧彈缺乏,難以堅守,而濟南已兵力空虛,無法派部隊增援李仙洲。遂決定趁吐絲口鎮還沒有被共軍攻佔之時,命令李仙洲立即放棄萊蕪經吐絲口鎮後撤。李仙洲則認為後撤路線地形非常不利,極易被共軍野戰合圍,不如在萊蕪堅守,等南線兵團打上來就可解圍。然而他既不敢違抗王耀武的命令,又架不住下屬要求後撤的攛掇,於是命令放棄萊蕪撤向吐絲口鎮。在南京的蔣介石也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撤退是不利的,但他不好強行更改王耀武的命令,只得表示同意。

這時候出了一個問題,李仙洲下屬的第46軍軍長韓練成是地下黨員,他以部隊沒有準備好為由,要求遲一天後撤。李仙洲耳朵軟,又答應了。這下好,華野各縱隊就在這寶貴的一天內插至指定位置完成了包圍。粟裕在2月22日下午再次調整了部署,決心集中已到位的5個縱隊發起總攻,同時強調作兩手準備,號召部隊克服疲勞,連續作戰,強攻萊蕪和殲敵於萊蕪至吐絲口鎮之間。

2月23日,李仙洲兵團2個軍離開萊蕪開始後撤。關鍵時刻,韓練成脫離了指揮位置,使第46軍率先陷入混亂之中。從萊蕪至吐絲口鎮只有15公里,但左右地域狹窄,地形平坦低洼,無險可守。李仙洲兵團的人員、火炮、車輛、輜重都擠在一起,隊形亂糟糟的,根本展不開兵力和火力。還在其緩慢出城之際,有華野將領就向粟裕建議,應該立即出擊,將李仙洲部截為兩段。而粟裕早已看好,在野戰中殲滅這樣的敵人更為有利,而不能使其一部又縮回萊蕪固守,還得耗費力氣強攻。因而命令各縱隊,一定要等敵人全部離開萊蕪城,才能發起總攻。

下面就沒有什麼懸念了。天時、地利、人和皆備,演出了一場痛快淋漓的包餃子戰鬥。李仙洲兵團離開堅城頓成困虜,越走越亂,被壓縮在萊蕪以北南北不過20里,東西不過5、6里的狹小地域內,遭到華野各縱隊的猛烈突擊,潰不成軍,完全喪失了鬥志,只能四散奔逃。戰鬥僅僅打了3個多小時,這一大坨子國軍就被全部殲滅。李仙洲在騎馬逃跑時被打傷,一頭栽下來成了俘虜。

僅僅3天之內,陳毅、粟裕指揮華野殲滅了國軍第二綏靖區前進指揮部、2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其中俘敵中將2人、少將7人;繳獲各種火炮414門、輕重機槍1869挺、長短槍支15700支、槍炮彈30多萬發、汽車56輛,以及大批軍用物資。同時華野傷亡了8400餘人。這一戰役的俘敵數量之多、殲敵速度之快,都創造了解放戰爭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王耀武聞訊後是氣急敗壞,脫口罵道:「5萬多人,不知不覺三天就被消滅光了。老子就是放5萬頭豬在那裡,叫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呀!」

粟裕本來還想繼續吃掉徘徊於膠濟鐵路張店、明水一線的李仙洲兵團後衛第12軍主力,但該敵在王耀武命令下一夜撤退百餘里,華野追之不及,被其僥倖逃脫。華野乘勝收復了周村、博山等縣城12座,控制了膠濟鐵路中段250公里,使魯中、渤海、膠東、濱海四個解放區連成了一片,大大改善了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後來粟裕在萊蕪戰役初步總結中還感覺遺憾:「早知道王耀武用兵大膽果斷,我們就應該穿插到濟南附近,這樣那第12軍也就無法逃跑了。」陳毅則興奮異常,在戰後接受山東《大眾日報》記者採訪時盛讚了粟裕:「……我軍副司令員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紀錄,愈打愈奇,愈打愈妙。」

事後來看,在敵人大舉進攻的態勢下能殲滅如此規模之野戰兵團,戰役過程又如此之順利,在整個三野歷史上也僅此一例。陳毅、粟裕,有理由為他們創造的輝煌戰績而驕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越南媒體是如何進行評論的?
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越南年青一代卻很少知道這場戰爭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