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想讓老師對孩子好,別跟老師說這幾句話!

想讓老師對孩子好,別跟老師說這幾句話!

一轉眼,新學期就開始了,孩子又要回歸校園了。新學期的到來,父母和老師有一次簡單的溝通是很必要的。

近幾年,中國式家長和老師,關係很微妙。常常因為缺少體諒,缺少理性的溝通,發生的摩擦不在少數。

所以,對我們父母來說,怎樣處理跟老師之間的關係,怎麼和老師溝通,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想讓老師對孩子好,有些話,不能輕易說。

推卸責任

「孩子就全交給你了,老師」

有一位老師曾跟我說過,每到開學季,很多家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我們家孩子就全交給你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託付,其實他們內心是很反感的,因為這樣的話是不負責任的。

為什麼很多家長喜歡說這樣的話,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進到學校里,教育孩子就應該是老師的責任,在他們眼裡,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來自於老師的教育,所以他們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但是我們想想,一個班級多則四五十人,少則二三十人,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差;有的孩子謙虛懂事,有的孩子調皮搗蛋。他們之間的差距,難道都是因為老師的教育出了問題嗎?都是同一個老師,為什麼孩子之間會有這樣的區別。

很顯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於孩子自身,而這些個性的培養,大多都是因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根本,如果家庭教育缺失了,那麼再好的老師也彌補不了。

我們必須承認,有些教育,老師是無能為力的。

「我的孩子就全交給你了」,這句話其實也反映了家長對於教育的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因為孩子的教育影響更深的一部分是來自於家庭,良好的行為習慣、獨立生活的能力、幸福感和安全感、愛與被愛的能力.....這些都是老師給不了的。

盲目護短

「你這樣對孩子,我明天找校長去!」

「教書容易育人難」,這份難,就在於家長和社會給的壓力。

有位當老師的朋友,常常跟我抱怨:現在的老師真是不好當。

不批評是不負責,批評重了會傷孩子自尊;作業布置多了家長反對,布置少了也有人說你不負責;不建群,家長不能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建了群又有人反感提學生成績......

一個班上幾十個孩子,不同孩子就有不同的問題,老師的辦法有限,細心地照顧到每一個人,需要很多的時間和儘力,很難讓每一個家長滿意。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有個學生上課玩手機,被老師發現,沒收並批評了幾句。

結果孩子回家說被老師揍了,家長來校不分青紅皂白地質問老師,指責老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逼老師道歉,直到最後校長出面才解決了。

這位老師當時很絕望地說了一句話:「我以後怕是不敢再管學生。」

老師的話,讓我感到一絲焦慮,老師不敢管孩子,是教育很可悲的事情。

因為當老師看到孩子犯錯,批評代表著負責、在乎孩子,什麼也不說,才是孩子最危險的時候,也是家長最該擔心的事情。

過度關心孩子

「給孩子安排一個學習好的同桌吧?」

有些愛操心的家長,就算孩子送到學校里,但是操心的事情卻不見少,孩子的座位,同桌,甚至吃飯都免不了一頓關心。

家長關心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無可厚非,但是要注意頻率和程度。普通的學習狀況和生活狀況,老師一般都樂於反映給家長,但是如果過度關注,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話,那麼最後只是給老師帶來壓力和負擔。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家長,在群里經常@老師。無論時間,只要想到了什麼事情,就問什麼,可能只是希望老師可以多照顧孩子一點,但是這種不分時間的關心,卻從沒考慮過老師的感受。

我們支持家長主動找老師溝通,但是不代表頻繁溝通,一般來說,每學期和老師溝通,三次就足夠了,溝通時簡明扼要。

過度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本質上不相信老師,不相信孩子,對他們而言,這都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抹黑老師形象

「你們老師可真行!弄這些沒用的!」

我有個親戚,對老師有著很深的成見。

一次老師去孩子家訪,跟他聊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的時候,說了一句孩子的英語不太好,除了學校的學習,可以課後再報班輔導一下。

這個親戚當時連連點頭說好,但是等老師一走,轉頭就跟孩子說:「你看你們老師,學校的課不好好上,非要課後報什麼輔導班,榨學生的錢,真是黑心!」

這種行為對孩子來說,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老師應該是孩子最信任,尊重的對象,如果當著孩子的面抹黑老師,時間長了,也會讓孩子產生同樣的心理。

尤其是老師教授的那門學科,孩子可能會產生厭惡的心理,導致偏科。

沒有信任的教育是無用的。

所以,明智的父母懂得孩子面前維護老師的形象。

不和老師溝通

「我太忙了,沒有時間。」

生活中,有的父母,完全撒手不管,不會主動找老師溝通、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不去家長會,甚至特別反感老師把自己請到學校,覺得老師在小題大做。

工作室曾經就收到一條老師的留言:

我們班上有個學生帶手機來學校,屢教不改,無奈之下,打電話給孩子的爸爸,誰知道他一點不在意:

「老師,你要怎樣就怎樣。」

「我很忙,我沒時間教他。」

「他根本不聽我的!」

「要不你把他的手機收了吧 !」

遇上一個對孩子一點不上心的家長,真是頭大。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和老師交流,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師溝通,要讓老師看到你對孩子教育的關心。

如果你都不在意孩子變成什麼樣,老師再負責也無濟於事。

這個世界有師德低下的老師存在,但我也堅信,90%的老師是真情實感地希望孩子成人成才。

有了這個共同的目標,父母與老師之間溝通也應該回歸理性和尊重。

網上曾流行那麼一段話:「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您的孩子沒有血緣關係卻願意因您的孩子進步而高興,退步而著急,滿懷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顧大家並且無怨無悔的「外人。」

相信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會越來越順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 後面的家庭教育啟示,更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開學預警!不想吃生活的苦,就要吃努力學習的苦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