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這個原因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古代,晚上為什麼要打更?這個原因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我們晚上睡覺都有經驗,需要很安靜的環境。如果晚上出現什麼聲響,被驚醒後,往往會導致失眠。但是古人在晚上卻還要專門設置更夫,讓更夫拿著鑼,滿街亂敲,一邊敲,一邊嘴裡還要嚷。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這一連串敲下來,一個人晚上的瞌睡,至少要被打擾五次。難道古人的睡眠就不會受影響嗎?既然要受影響,為什麼還要打更呢?

更夫通常是兩人一組,一搭一檔,一唱一和,一人手中拿鑼,一人手中拿梆,一邊走邊敲,每隔一個時辰(相當於2個小時)敲1次,「篤篤———咣咣」1次就表示過了一更,整個晚上要敲5次,也就是5個時辰10個小時。更夫是如何準確掌握時間的呢?他們晚上不能睡覺,必須守著「滴漏」(相當於古代的時鐘)或者燃香(也可用於計時),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不至於錯過時辰。

古代沒有電子錶,也沒有機械鐘。古人看時間的方式,一般是圭表、滴漏、燃香等等。圭表就是通過測日影來看時間。但是,用圭表測時間也比較受限制。畢竟一年四季,太陽在天上運行的軌跡是有變化的。除此外,遇到陰天下雨天,這個辦法就不靈了。尤其是到了晚上,沒有太陽的時候,圭表就完全失效了。這時候,取代圭表的,就是燃香和滴漏。但是滴漏畢竟是一種非常高級金貴的時間儀器,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而燃香,也會受風力等的影響。而且燃香也很貴,還得要有專門的人守護,這也是只有大戶人家才用得起。

打更的人,嘴裡說的話是「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確實,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市鎮,火災是最為嚴重的天災人禍之一。之所以古代火災很要命,一是古代沒有電,沒有氣,照明做飯取暖,全部都得依靠火。火源實在是太多了,太難控制了。二是古代的房屋,主體結構都是竹木,而當竹木建成房子後,時間一長,又會變得非常乾燥,非常容易著火。三是古代的房屋很多都是密閉的場所,通氣條件不好,一旦火燃起來,很容易就是高溫。有火源,有易燃物,有高溫,這火就根本沒辦法控制。所以,古代的市鎮上,雖然房屋花了很多錢,雕樑畫棟,但是一旦火災起來了,基本上就是全軍覆滅,整個一條街都會燒成白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長芬愛明星 的精彩文章:

TAG:周長芬愛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