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修道先學笑

【南懷瑾老師】修道先學笑

修道先學笑(神仙別無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凡此諸閼,廢虐之主。去廢虐之主,熙熙然以俟死,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謂養。拘此廢虐之主,錄而不舍,戚戚然以至久生,百年、千年、萬年,非吾所謂養。】

現在管子下面的結論,這裡是重點。他說譬如我們老輩子讀四書五經出身的,每人都標榜自己是儒家,實際上大家都是宋朝朱熹、陸象山的理學,規矩得很,這個話你們年輕人不容易體會到。所以我經常說,中國的理學家是佛教律宗的人,坐也規矩,行也規矩。要出去,祖宗前面敬個禮,回來敬個禮,規規矩矩。我在這些老師前輩的前面,就深深體會到那個理學家之可怕,也就是這一篇裡頭管仲所講的,把自己的欲跟意志壓製得死死的,一點活的生氣都沒有。

所以管子這一段反對假裝、堵塞,非常有道理。「凡此諸閼」,故意把自己要看的不敢看,要聽的不敢聽,裝那個死相,他說硬把自己堵起來。「廢虐之主」,把自己的自由意志廢掉了,虐待自己。「去廢虐之主」,把心裡頭這些鬼心思拿掉,「熙熙然」,熙熙就是我們笑的聲音「嘻嘻」,寫成「熙熙」,形容一個人非常活潑自由,如沐春風中,一臉的自在相。「以俟死」,人生最後有一天要死,可是沒有死以前還是高興的、快樂的,臉上不要綳得那麼緊。我經常在街上看到,尤其到銀行、辦公的地方,每人都是債主的面孔。有個人說,老師啊,我在美國的時候,一個美國人好朋友對我說,你從出生到現在會不會笑啊?我才警覺到我這個臉孔太不對了,不會笑,像討債面孔。

所以要學著笑,人生何必擺起那個死樣子啊?「一日、一月、一年、十年,吾所謂養」,活一天也好,一年也好,十年也好,反正在沒有死以前要快活自在,宗旨在這裡,這個叫做養生。用不著吃維他命,你就是快樂,這就是中國道家說的「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就會得道。所以你看從前大陸的叢林,不管是顯教、密教的修行了,已經傳道給你了,一個大肚子的彌勒佛,哈哈地笑,彌勒佛前面一副對子,「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就是先學笑。所以學佛的人先學彌勒佛,學道的人先是「熙熙然」。總而言之,沒有斷氣以前一秒鐘,我活得還是快活,何必在那裡擔憂死了怎麼辦!

我們講到楊朱代表管仲說的話,講人生的境界,「拘此廢虐之主,錄而不舍」,一個人非常拘束,虐待自己,把自己活著的生命變成一個殘廢人一樣,讓自己心中的這個觀念做了主,始終不放下。「戚戚然」,一天到晚愁悶不樂,這樣地活著。包括我們修道,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尤其是後世道家思想,子午卯酉一定要打坐,飯也可以不吃,「以至久生」,拚命求長生。不過我看了幾十年,也沒有看到一個修道家的人能好好活得久的,不是高血壓就是心臟病死了。練工夫的人都練到這個結果,管仲認為不是養生之道。「百年、千年、萬年,非吾所謂養」,假使把自己拘束得那麼痛苦,一天到晚擔心得要命,小心得要命,這樣地活著,活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在管仲的看法,不是養生之道。這個話是不是管仲講的無法考據,不過在歷史上,管仲的作風是比較自由的放任主義,可是他不超過範圍。

《列子臆說》

人要笑,一笑呼吸就出來了,很開心,整個鬆了。一般人都很緊張,我說那是討債的面孔,一笑就放鬆了,就好了。

中國人有一句很好的修道經驗的話,「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修道想成神仙,沒有另外一個法子,只要一切煩惱痛苦都丟掉放開,永遠高興,這樣才會修成神仙。會不會成為神仙不管,至少可以冒充神仙,活得很快活(眾笑)。對啊!這一笑就好了。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

現在你們不要外求了,本經統統告訴你,怎麼用功修道,妙訣「全在不勤不怠,勿助勿忘,有浮游之象」。「勿助勿忘」是孟子的話,「不勤不怠」是道家加上的,如果加上佛家的話,就是「不增不減」,三家共同的道理。所以孟子講修養、養生最徹底,一般人修道都是揠苗助長,求速效,那就完了!這個東西不能求,所以要「不勤不怠」,不要過分地用功。如果不吃飯,不睡覺,我要修道了,那是自尋煩惱。所以只要優哉游哉,勿助勿忘,當然也不能優遊過度。所以他說用功的要點是「不勤不怠」,「怠」就是懈怠,不要偷懶,也不要過分勤快;「勿助勿忘」,中庸之道,也不要幫助,也不要丟掉;「有浮游之象」,這個「浮游」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學,莊子叫「逍遙」,佛學叫「自在」。我常常告訴一般同學朋友們,你們修道要修到「逍遙」,學佛要學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臉宗教相,裝起那個修道的樣子,那個死相最討厭,既不自在又不逍遙。現在用功的重點告訴你,浮游自在,又逍遙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話說,我們講過好多次了,要想長生不老,「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一個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幾次,比你打維他命吃補藥都好,一笑,腦神經就鬆了。你看每一個人走在街上,那個苦瓜相像銀行討債的面孔,一天到晚心裡在煩惱,臉上每一個細胞都繃緊了。你這樣修能夠成道?我第一個不相信!

《我說參同契》

歡迎訂閱【傳承網】微信號:iccwcn,傳承中華文化,分享南師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大學直指補註序
蕅益大師:四書蕅益解序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