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歸一說相應
萬法歸一說相應
文/續祥法師
眾所周知禪門有一句公案:「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這個問題傳承千年答案也不一樣,你要是去問哲學家,多半會和你扯些本體論唯心主義之類的套話,要是去問禪師們,粗暴的直接供養你三十棒打得你頭暈眼花;斯文點的則會說些「庭前柏樹子」或「麻三斤」之類的禪機,搞得你一頭霧水不知所云,比哲學家的話還令人暈菜。
其實文也好,武也罷,目的在於讓行者無所適從無地立錐,將一的存在也否定掉,達到截斷眾流的效果。
但還有一種不常見的答案——保留一個東西作為我們前進的拐杖。
這個拐杖,八宗四教,皆復趨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它就是相應。
凈土、天台、唯識、華嚴,這些是所學之法,而你我則是志於佛道的能學之人。而能結合二者,統攝能所的,正是相應。所謂相應,其實就是契合的意思,杯蓋與被子要相應方能契合,內心與佛法相應,法才能入心,才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
《往生論注》云: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這就是說,能學之法與所學之人間應如函與蓋、被子與杯座,卯與榫一樣嚴絲合縫的相稱吻合,如果不能相應,功夫用得再多也是徒勞。
實際上修行的障礙大多來自人與法的不相應,我們不厭其煩的念經、拜懺,與其說是在修行,不如說是在磨合自己和法能更好的相應。所以無論你學的是哪一宗,相應都是你應追求的境界,更是成佛的必經之路。 禪之靈光獨耀,凈之一心不亂, 密之三密圓融,皆為相應之果。
相應二字雖然可以函攝萬法,但每一個宗對相應都有不同的側重,如印度大乘佛教的代表唯識宗強調的境行果相應;中國大乘佛教的代表天台宗強調的解行相應,下文當一一廣明。
(一)唯識宗的境行果相應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唯識學是以思想理論見長,以信解修行為次。
實際上唯識宗是以修行為中心展開其理論體系的,唯識宗的複雜理論首要任務是全面介紹大乘的修行理論,其次旨在向人們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生滅問題。由於我們修行道路上需要努力的太多,世間萬象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唯識宗也就不可避免的複雜起來。
瑜伽這個詞對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相信都不會陌生,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譯,意義就是相應,而唯識宗在印度的前身被稱為「瑜伽行派」,意思是與唯識了義中道正理相應而起觀行,就能證人、法二無我所顯真如,破煩惱與所知二障,圓成無上正覺。
漢地的唯識宗繼承了瑜伽行派重視相應的思想特質,以境行果的相應為貫穿始終的原則。
境,狹義來說可以特指修行時的所緣境,廣義來說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如小乘佛教強調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大乘強調的百法。
行與果則一種修證的實踐,抑或可以理解成對境的改造,行是由觀境而起信解之修行;果是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證果。(唯識宗強調人 法二無我,所以我們這虛妄的業識之身也是修行的對境)
在唯識宗特有的修行方式「瑜伽觀行」里,境為所觀之境,行為修斷之行,果為所得之果。
「境、行、果」三字將大小二乘的修行項目和種種內涵理事全部囊括在內,境行果的相應,就是成佛之道的相應。
瑜伽,此雲相應。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相應。境謂一切所緣境,此境與心相應,故名境相應。行謂一切行,此行與理相應,故名行相應。果謂三乘聖果,此果位中諸功德法,更相符順,故名果相應。
(二)天台宗的解行相應
如果要用一句話介紹天台宗的特色,那就是「解行相應,教觀雙美」。
天台、華嚴、禪宗都是祖師大德為適應本民族文化而開創的,因此被稱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三大佛教宗派。其中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偏重於直覺的參悟;華嚴宗談法界安立,直顯法性真義,偏重於果地的發揮;而強調解行相應的天台宗教觀並舉,因果齊攝,心境互觀,凡聖融即,次第中有圓融之妙觀,圓融中有次第之方便,由心觀之實修,能使一切行人或頓或漸,直趣如來菩提果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明清之際的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中說:「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這是對解行相應的最好詮釋。
教觀二門,一解一行,猶如車之二輪,鳥之雙翼,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學習教理的同時,應當重視融攝會通一切教法而處處資助實修;在觀行的實踐中,又應不斷開發悟智,體證方便,一切無礙。
解與行看起來是兩回事,做起來有時候就是一回事,二者很多時候都是次第相生,互為增上的,所謂解行相應,本質上就是指解悟與證悟的交融。
對於敏銳的行人來說,偶有消息,便可依之而起觀修;對於遲鈍的行人來說,先沉下心來努力用功絕解起行,久而久之心光自然開朗,見地自然增上。
根據筆者觀察。解行相應近年來屢屢被教界提及,這說明大家都看出來一條腿走路是行不通的。可解行相應這句話本身亦是言詮。如果不能落到實處潛心修證,也不過就是一句令人耳目一新的口頭禪罷了。
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重視言教與觀行的的互資,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只有如此,學習佛法才不至於淪為滿足大腦饑渴感的智力遊戲,否則就是求妙心於瘡紙,付正法於口談。縱使滿肚葛藤,能問千轉,於生死大事也無干涉。
附錄虛雲老和尚關於解行相應的一則開示:
「岑學呂老居士避倭乳源雲門大覺寺,親近虛雲老和尚月余,尋徙連縣。將別,叩請開示法要。雲公笑曰:『檀越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胸中佛法撐破肚皮,此時如盲人雙目得明,路途已見,惟在自行。自若不行,誰負還家?
岑公悚然禮拜,馳書告瑛(湯瑛),瑛曰:『善哉!雲公這話,可謂一箭射一群!』」——(錄自1963年《葛藤集拾遺》)
這篇文章的標題本來是《略解相應》,但寫到一半時又改成了現在這個標題,也算是對「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一種回答,而且這中肯定式的回答與祖師們否定式的回答並不矛盾。
知見上我們的確需要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為免落入知見旋復的窠臼,要連一也否定。
而具體的行持中,我們仍需要一作為拐杖,依憑這個「一」向至極處邁進,直至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再撒手縱去。
搞不清楚這一點,就是解行不分。
其實修行之外,相應的作用也很重要,我們內心的煩惱大多來自與境界的不相應;身體的不適大多來自四大的不相應;所以我們可以先試著把當下的點滴小事做到相應,再講這份相應增長廣大,直至充盈全部身心,所緣之境自然無不相應。
總而言之,相應是你我生命中貫穿始終的命題,修道時,相應是指境行果與身口意的圓融不二;生活中,相應是身心、物我、主客、動靜的渾然一如。
只要相應,你就能在一切境界中學到該學的功課。
法中王,最高勝, 恆沙如來同共證。
我今解此如意珠, 信受之者皆相應。
延伸閱讀
如何凈念相繼
混佛門,一個身份哪裡夠?
凈業寺冬遊記
喜歡作者請掃碼
※佛菩薩的神通神境智通(8)十八種神變(7)隱、顯、所作自在、制他神通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