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時空合一」看中醫

「時空合一」看中醫

本刊記者/王志翔

採訪專家:

賈成祥 河南中醫藥大學 教授

王振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 博士

時間和空間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於一定的時空,一切事物的變化也都根源於時空的變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個表示時空的系統,一個是陰陽系統,一個是五行系統。

在中醫整體論治和辨證論治學說中,五行是一個相生相剋的整體,縱觀中醫理論及應用,五行一直是貫穿其發展的重要主線,甚至於貫穿於中醫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既有空間屬性,又具有時間屬性。

五行是對空間的一種認知

《尚書·堯典》里有帝堯命羲仲等去四方觀察天象的記錄。我國傳統文化中也有左青龍(木)、右白虎(金)、前朱雀(火)、後玄武(水)的提法。這裡實際蘊藏著五方:東、西、南、北、中。青色是東方,木的象徵色;白色對應西方,金的象徵色;赤(紅)色對應南方,火的象徵色;黑色對應北方,水的象徵色;黃色對應中央,土的象徵色。五方是先民對於空間體系的一種基本認知。

《素問·異法方宜論》有這樣的記載:「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治宜毒藥……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其治宜微針……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王振華說:「這實際上指明了古人治病療疾過程中十分注重因地制宜,以期獲得最佳治療效果。而事實上,這是因為五行中的空間與時間有著特別緊密的聯繫,是一種『時空合一』的狀態。」

「時空合一」看中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醫文化中時間不是線性的

漢代哲學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云:「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脾為牝臟,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長夏對應五行中的土,一般認為長夏是夏末秋初,然而長夏的含義不止於此。《素問·太陰陽明論》記載:「帝曰:脾不主何時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河南中醫藥大學教授賈成祥說:「所謂『脾不主時』,是說脾土不獨主一季,而分屬四季,旺於四時的四季之末十八天,共七十二天。各季節之末減去十八天也都剩七十二天,如此一年四季則分成了五個等份,與五行、五臟相應。」

春、夏、長夏、秋、冬是一種自然的秩序,實際上也是人體生命生、長、收、藏自然調養的順序,更是五行木、火、土、金、水自然相生的順序。然而,其含義也並非固定不變的,如「長夏」,是多義的,可以按照五行之生克關係靈活變通。王振華說:「中醫文化中的時間不是一種線性的、均勻流動的過程,不是時、分、秒等,不能機械地靜止和中斷。比如中醫中的『冬病夏治』」 ,其時間是有方向性和特殊性的,實踐中遵循『順時』原則,這與西方文化中可以『切割』的時間是不同的。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比如晝夜的變幻、四季的輪迴等,是生生不息的。一年之時可以有五行,一天之時也可有五行,五行這般相生相剋的規律總是存在於自然時間的秩序中。」

時空合一是中醫養生之道

時間和空間是一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於一定的時空,一切事物的變化也都根源於時空的變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個表示時空的系統,一個是陰陽系統,一個是五行系統。

養生之道應遵守」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在時空交錯中體會五行生剋制化之道,從某種程度上說,將五行文化融會貫通,正是領悟養生之道的開始。

編輯:小志

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9年2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鍛煉時喝溫開水的訣竅

TAG:中醫健康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