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對珠峰破壞超乎想像

人類對珠峰破壞超乎想像


監測珠峰北坡水環境變化圖

監測珠峰北坡水環境變化圖


  來源:中國科學報

  從2018年12月5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這意味從此以後旅遊者不能到登山大本營看珠峰,只能到絨布寺。自此,車水馬龍的珠峰大本營已經成為歷史。


  近日,定日縣珠峰管理局發布公告,從2018年12月5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入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絨布寺以上核心區域旅遊。這意味從此以後旅遊者不能到登山大本營看珠峰,只能到絨布寺。自此,車水馬龍的珠峰大本營已經成為歷史。


  作為一名老科研工作者,自從1966年以來,筆者曾經8次赴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1975年起又增加了對珠穆朗瑪峰的環境監測。在筆者的科學考察研究工作時期,對於珠穆朗瑪峰地區環境監測成為重要科考研究內容之一。可以說,筆者對於珠穆朗瑪峰環境的變化比較關注和了解。


  1975年,受地質環境學家劉東生研究員的委託,在中國登山隊隊友幫助下,筆者首次取得了從珠穆朗瑪峰頂以下一直到珠峰北部地區的環境樣品,包括冰雪、水、土壤、大氣、生物樣品等。通過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以及中國氣象科學院、北京大學等科學研究單位合作分析研究,獲取了珠穆朗瑪峰北坡的環境「本底」資料。

  資料分析表明,從珠峰北坡與南極昭和站1985年初的10種大氣元素含量對比中,兩個不同位置的大氣元素含量非常接近,而且,珠穆朗瑪峰地區大氣中的鋅元素含量比南極昭和站地區的含量還小一點。另外,在珠峰地區海拔高度5000米至頂峰8848米,鉀、鈉、鎂三種元素的平均值也都比南極長城站的小50%左右,尤其是在海拔8600米的冰雪樣品中,都比南極長城站水樣品中的含量要小得多,鉀、鈉、鎂三種元素的比值分別為0.09、0.00、和0.22。


  上述資料分析研究表明,珠峰和南極地區一樣,其大氣環境與冰雪環境可以認為是全球環境的「本底值」,即地球上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小的地區。


  之後,直到2006年,我們不定期地監測珠峰北坡水環境變化,得到了《監測珠峰北坡水環境變化圖》的相關結果。


  由圖中可以看出,在我們監測期間,珠峰北坡水環境有幾次大的變化,即1992年、1996年、2004年、2006年。分析研究證明,1992年珠峰北坡水環境特別變化(13種化學元素含量劇增6到10倍)是1990—1991年的中東戰爭油田燃燒污染物受西風帶影響傳遞的結果;1992年之後,珠峰北坡水環境逐漸轉好,以1994年為佳。


  雖然總體來看珠峰的生態環境良好,但由於近些年來登山探險人士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各種生活垃圾在一定程度上也對珠峰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為了引起人類對於珠峰環境的關注,1996年,原國家環保局、原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和西藏登山協會共同組織清潔珠峰的宣傳活動,在珠峰大本營豎立了「清潔珠峰」紀念碑,並邀請我國知名的登山家和探險家共同清潔珠峰,中央電視台配合宣傳,號召世界人們關注珠峰環境變化,還珠峰純潔環境原貌。


  我們清理的珠峰垃圾主要是登山者和旅遊者的生活垃圾,包括食品的包裝、拍攝器材用後的剩餘品、電池、廢棄的登山或旅遊裝備、糞便等。


  此次活動對保護珠峰北坡環境起到了良好作用,之後,珠峰北坡水環境日益變好,於2004年13種化學元素的含量達到了有監測資料以來的最小值。


  然而,隨著珠峰北坡的快速開發,旅遊人數劇增,與此相應的賓館、商店等生活設施與日俱增,自2005年到2006年,珠峰北坡水環境日益轉壞,13種化學元素含量急劇增加,達到了1993年以來的最高值。


  與水環境變化相對應,來自旅遊者和登山者的生活污染、拋棄垃圾的多少也決定了珠峰北坡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程度。

  筆者曾經先後兩次與已故中科院院士葉篤正聯名致函原國家環保局等強烈呼籲關注珠峰北坡環境變化,監測珠峰北坡環境變化。


  國家體委和西藏登山協會以及珠峰自然保護區曾經多次出台關於珠峰登山者和旅遊者保護環境必須遵守的規定,諸如,在珠峰地區不準留下任何東西,未經批準不準從珠峰地區帶出任何標本等。尤其是對於登山者的規定非常細緻。


  當然,管理者、登山者、旅遊者是否都完全按照規定執行,這又當別論了。


  「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恢復珠峰環境純潔的自然面貌,是我們留給後代的最好禮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你了解人體最大器官的"超能力"嗎?
迄今最清晰照!嫦娥四號最新照片來了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