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被冤殺,為何預示了蜀漢的敗亡結局?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在蜀漢中後期,魏延是首屈一指的大將,就是在前期,魏延也是不輸五虎上將的,從劉備讓魏延鎮守漢中,而不讓張飛去鎮守漢中就能看出來,魏延的突出才能。
劉備死後,魏延跟隨諸葛亮北伐,立下赫赫戰功,但是,一直不怎麼受重用,諸葛亮死後,魏延和楊儀爭權失敗,最終導致了魏延被冤殺。
而魏延一死,蜀漢政權則徹底喪失了最後的希望,那麼,為何說魏延死了,就預示了蜀漢必然敗亡的結局呢?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全軍覆沒,蜀漢政權元氣大傷,諸葛亮從劉備手裡接過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五虎上將,相繼去世後,蜀漢政權中,能打仗的只有魏延一個人了,有人說,還有姜維,但是,那時的姜維,剛剛投降蜀漢,資歷和地位都很低,就算姜維能帶兵打仗,別人也不服他啊。
而魏延就不一樣,魏延是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也是劉備的嫡系,魏延跟隨劉備、諸葛亮,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戰功,這個資歷,非常高,響噹噹的,魏延帶兵打仗,完全沒問題,不僅如此,魏延也有將才,統兵打仗,那是他的強項。
而諸葛亮卻對魏延不夠重視,魏延曾建議諸葛亮從子午谷出兵,讓自己帶一萬人,與諸葛亮兩路出擊,在潼關會合,這就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子午谷奇謀」,而諸葛亮認為這樣做很冒險,否定了魏延的這一計策,沒有採用。因此,魏延心裡對諸葛亮有了意見。
《三國志 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的理由很充分,魏延說,長安的守將夏侯楙是個花花公子,根本不會打仗,如果我帶兵從子午谷過去,要不了十天就能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帶兵到了,肯定會嚇跑,而長安城中的那些文官,根本就不堪一擊,這時,丞相你再從斜谷來,兩下夾擊,關中就是我們的了。
諸葛亮認為魏延的想法太冒險,不如從大道穩紮穩打。
魏延的冒險精神,就一定是錯誤的嗎?就一定會失敗嗎?未必。
鄧艾偷渡陰平,穿過七百里無人區,滅蜀,就成功了,鄧艾不是冒險嗎?鄧艾為什麼能成功?
《三國志 鄧艾傳》記載: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奇兵沖其腹心;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鄧艾帶著幾萬人,就成功滅蜀了,別忘了,當時成都還有近十萬兵力呢。
俗話說,兵貴神速,用兵貴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沒有冒險精神,只能白費力氣。
值得注意的是,蜀漢本來在魏、蜀、吳三國中,力量最弱,以弱攻打強大的魏國,更要冒險,更要險中求勝,如果硬拼,根本打不過魏國,實力相差太大。
所以說,魏延一死,蜀漢唯一敢於冒險的將才沒了,這樣,弱小的蜀漢,去硬拼強大的魏國,就永遠不可能滅掉魏國了,蜀漢註定要滅亡了。
※許褚大戰趙雲和馬超沒吃虧,大戰張飛卻吃了大虧,差點丟命
※嚴顏都投降了劉備,為何張任寧死也不投降?
TAG:瞿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