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國際海事安全中心發布文章分析深海作戰與海底基礎設施防禦

美國國際海事安全中心發布文章分析深海作戰與海底基礎設施防禦

中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近日開展的軍事活動引起美軍注意,美軍開始關注深海作戰和海底基礎設施防禦。本文強調將深海作戰面臨的挑戰置於跨域海上作戰環境中分析,並介紹了提升海軍作戰能力的三個概念。

深海作戰環境

為達到多種作戰目的,海底基礎設施位於深海、海床上或海床下,美海軍應考慮發展能夠對深海環境產生影響的作戰能力,包括對海底的影響能力。跨域作戰更是對海洋環境下作戰能力的完整性和特殊性有著更高的要求。目前海軍所採用的水雷戰、海底戰和反潛戰等作戰模式不足以阻止敵人進入深海,為爭奪海洋環境作戰優勢,美海軍需發展深海環境下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時在整個海洋領域採取行動。鑒於海軍在深海環境下的作戰能力極其有限,其應發展在深海的態勢感知和採取行動的能力,形成深海防禦和深海攻擊的能力,如發展水下無人系統。水下無人系統與水雷、魚雷的探測方法相同,可消除戰術和作戰之間的差距,打開新的深海作戰思維。

美海軍作戰部長(CNO)戰略研究小組(SSG)提出的作戰概念

這些概念可使海軍在深海作戰中擁有強大的能力。

平台和系統。SSG概念詳細描述一系列無人潛航器(UUV)、水下感測器和水下武器,如拖曳式載荷模塊、超大型UUV、後勤包和底部系泊武器。以上裝備都將利用海底進行探測、攻擊和保障,向海軍提供支持。其中,清障武裝UUV將為海軍提供對抗武裝UUV的能力,或在不需要局部空中/地面優勢或載人支援艦的情況下,搜索、清除固定和移動水雷。

利用UUV掃雷做業

閃電戰水雷反制措施(MCM)。2000~2030年,感測器在海底的性能不會有顯著改善,因此SSG提出使用大量單一感測器的解決方案。海軍必須能夠對預定行動區域進行跨越式的水雷偵察和清除,以使其快速機動。為避免在大面積搜索和壓制水雷、武裝UUV或水下爆炸物時出現長時間操作停頓,閃電戰MCM使用相對自主的UUV。然而,不同於當前涉及少量掃雷平台和飛機的行動,閃電戰MCM依靠提前部署大量UUV,以迅速發現、標記或清除威脅。

海軍作戰基地。這一概念要求海軍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思考海上力量和海底主導地位,這種新思維在兩個方面是非常規的:一是就建立永久海底優勢而言,岸上部隊起直接和決定性作用;二是前沿部署海軍力量的範圍不足以建立和維持本土的海底主導地位。海軍必須摒棄當前以機動、前沿部署的海上力量建立優勢的模式,代之以更具包容性的模式,並充分利用其已從國內外岸上設施獲得的永久許可權。海軍作戰基地建立在對陸上投射作戰力量以控制海洋的詳細了解之上,從而提供永久的海底優勢,以保衛國土附近的海底關鍵基礎設施,保護重要的海軍基地和港口,控制戰略咽喉。在美國國內,海軍可建立一個類似防空識別區的海底防禦識別區,在所有深海接觸者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之前對其進行探測和分類。基地指揮官將有能力檢測和跟蹤大量接觸者;擁有綜合的岸基和移動武器系統,具有壓制UUV、水雷和感測器等敵方水下系統的能力;有能力運用武裝無人系統以及從岸上發射的水下作戰導彈,使其區域內的所有水下威脅失效或將其摧毀。

將海底基礎設施防禦作為海軍任務

SSG認為,CNO應帶頭髮展國家的深海海底防禦;確定行動和技術,將對海洋領域的防禦意識擴展到海底,從海岸線擴展到大陸架以外;為未來的深海商業開發作好準備,使深海防禦成為國家必要。

來源:美國國際海事安全中心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張羽豐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DARPA啟動SAIL-ON項目開發可自主識別和響應現實環境變化的人工智慧系統
美國《防務內參》發表文章 美海軍將起草進攻性水雷作戰規劃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