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博士生網上找人發表論文被騙2.5萬

博士生網上找人發表論文被騙2.5萬

春節結束,新的學期即將開始,高校畢業生也將迎來學歷生涯的「畢業季」。除了工作之外,畢業論文也是他們繞不開的話題。而詐騙犯罪分子也將此作為「生財之道」,利用「論文」設置騙局詐騙錢財。近日,武漢警方公布了兩起論文相關騙局,提醒市民,特別是高校師生注意防範。

網上尋找「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博士生被騙2.5萬元

陳同學在武漢一所高校攻讀工科博士學位,為了達到學位培養要求,展示自己的學術科研能力,她希望能在核心期刊上多多發表論文。

去年5月初,陳同學廢寢忘食完成了兩篇論文,準備發表。當她在網上尋找期刊投稿時,看到了一個彈窗廣告,稱可以可快速發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陳同學按照廣告中的聯繫方式,與對方取得了聯繫。

對方告訴陳同學,如果文章審核通過後,3個月之內便可發表,兩篇文章共需支付費用2.5萬元。隨後,對方還發來一個QQ號,稱是某知名期刊「庄編輯」,讓陳同學加他好友。

添加好友後,陳同學按照「庄編輯」的要求,填寫了關於論文信息簡介的表格文檔,並連同兩篇準備發表的論文,一起發給了「庄編輯」。兩天後,「庄編輯」通過QQ聯繫陳同學,稱她的論文已經審核通過,需支付1.25萬元的定金。陳同學隨即通過支付寶將錢轉到了「庄編輯」發來的賬戶。

又過了一個星期,「庄編輯」通過電子郵件發來了一封論文正式錄用通知書,強調需在文章發表前支付剩餘的1.25萬元,否則將不予發表。為了儘快發表論文,陳同學趕緊將剩餘的1.25萬元轉了過去。但過了兩天,他再次通過QQ詢問文章發表的事宜,卻發現自己已被對方拉黑,手機也打不通。陳同學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於是撥打了110報警。

「畢業論文導師」借錢疏通關係 大四畢業生被騙2萬元

小張是武漢某高校大四學生,為了騰出時間找工作,他早早便著手準備畢業論文。去年12月底,他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其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聽到對方能準確說出自己的姓名,小張便相信了對方。電話中,對方要求小張第二天到他辦公室研究修改論文。

第二天,小張便按約定的時間前往「導師」辦公室,快到的時候,他接到了「導師」的電話,稱上面領導來檢查,需要打點一下關係,要小張借他2萬元錢。小張沒多想,就把錢轉了過去。過了一會,「導師」又發來消息,稱錢不夠,希望小張再轉些錢給他。小張發現不對勁,立刻和自己的輔導員聯繫,輔導員告訴他,這個號碼不是其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號碼。發現自己被騙,小張立刻撥打了110報警。

警方:防範「論文類」詐騙 要多問、多比、多思

武漢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民警介紹,不僅高校教師、學生,工程師、醫生、科研人員等行業人員為了畢業、評職稱,都需要在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騙子就是利用這個機會,以宣稱能快速在各種核心期刊上代發論文為誘餌,詐騙錢財。

民警提醒,防範「論文類」電信網路詐騙,要做到三多:多問、多比、多思,即多向身邊已經發表正式論文的同學、同事、同行詢問,了解發表論文的正規、成熟渠道,不要隨意聽信網路廣告;如果通過網路尋找發表論文渠道,通過搜索引擎對代髮網站進行搜索,要注意查看有無負面評價,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比較;一般而言,正規期刊雜誌都有對公賬號,遇到要求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轉賬至個人賬戶的情況時,當事人應當多思考,謹慎對待。

民警還提醒,有論文發表需求的市民,除了要知悉論文發布流程外,還應當選擇正規渠道,選擇國內公開發行的,擁有獨立的CN刊號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正規期刊,切勿輕易相信對方所作出的承諾,以免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一旦發現自己被騙,應立即撥打110報警。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中年危機」……真的存在嗎?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