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拓寬史料範圍和研究視野

拓寬史料範圍和研究視野

近年來,跨學科研究在歷史研究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日漸受到學界重視。1月5—6日,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戴雲山區及周邊跨學科研究工作坊」在廈門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青年學人分別從歷史學、建築學和人類學等學科視角,對閩中戴雲山及周邊地區的地域社會、經濟開發、宗族建設、民間文獻與建築形制和技術之間的關係等議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促進跨學科對話與交流

此次工作坊的舉辦,肇始於不同學科研究者對閩中戴雲山區的共同關注。2016年以來,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在位於戴雲山脈的永泰縣以及周邊地區陸續發現了大量族譜、契約、賬簿、日用類書、科儀本等民間文獻。與此同時,建築學和人類學研究者亦進入這一地區,對當地的庄寨展開研究。不同學科背景的學人在共同的田野工作經歷中,逐漸意識到彼此問題意識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鄭振滿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在戴雲山區進行的跨學科研究中,需要對田野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他認為不應僅將田野工作視為一種研究方法,而且需要在認識論的層面,對田野工作的意義進行理解和把握。在田野工作中,無論是識讀文獻,還是分析建築形制,都應當從鄉村社會中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出發,理解其生存策略,並經由研究者個人的體驗加以切實的體認。

跨學科研究的前提,還需要建構一些共同的議題,以便不同學科之間的對話與交流。為此,與會的人類學學者嘗試從理論層面討論對空間的理解和使用。與建築學和建築史將空間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其背後的歷史、文化、社會因素的研究方法不同,人類學意識到了空間作為實體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並進而討論其對身體和社會的建構和改造。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耕對庄寨內部空間的研究,反思了過往研究中將空間消解於社群等級、宇宙觀、文化分類等其他要素當中,將對空間的研究化約為社會文化本身的研究傾向,提出應當從空間本身的物質性出發,關注其差別以及對人們身體、記憶和社會的改變。在庄寨的個案中,她分別從規矩、示能、氛圍三個方面討論了庄寨的空間布局如何塑造了人們的身體慣習、性別分工以及對事件的記憶。

揭示鄉村工業化困境

明代以降,隨著國家力量的干預和移民的流入,東南山區逐漸得到開發。經濟作物的種植與商品經濟的發展,不但導致生產關係的變化,也影響到聚落形態和地方社會的形成。美國康奈爾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彭依芸梳理了明代中期以降靛藍在東南山區的傳播過程。華南的原住民沿著南嶺山脈向東南山區不斷遷徙,靛藍也隨之傳播到這一地區,並因其較高的利潤率很快成為主要的經濟作物,這也吸引著新移民的不斷湧入。雖然流動人口導致的社會動蕩一度造成靛藍市場的崩盤,但從長期來看,靛藍仍然能夠提供足夠的利潤以保證其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基於這一分析,彭依芸的報告質疑了由於種植經濟作物風險太大,農民並不熱衷於此,只是在市場和資本的壓力下才被迫種植的觀點。

同樣是與經濟作物相關的議題,建築學研究則在問題意識和研究方法上呈現出頗為不同的取向。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研究員黃華青對武夷山的茶葉家庭作坊和印度阿薩姆地區的茶葉種植園進行了比較研究。這一研究從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STS)的視角出發,試圖揭示空間實體的變化本身如何作用於文化並形塑社會。雖然武夷山區的制茶技術強於阿薩姆地區,但在工業化進程中,前者卻無法成功轉型為機械化工廠,最終導致衰落。兩地茶業技術工業化背後的社會性差異,正是中國近代鄉村工業化進程的困境所在。

庄寨深刻改變地方社會

庄寨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永泰縣,是一種兼具居住和防禦功能的大型建築,它與周邊地區的土堡、土樓等建築在形制上頗有關聯。圍繞著庄寨建設與宗族發展的關係,幾位學人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對這一議題進行了討論。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研究生蔡宣皓對清代咸豐年間的兩份鬮書中的建築術語進行釋讀,並結合田野工作的成果,將鬮書中的分家條文定位到具體的建築空間之中。蔡宣皓對建築類民間文獻的術語系統與當地建築空間觀念進行了總結,指出建築空間排布和宗族內部秩序建構之間的同一性,認為二者都遵循穿插滲透、諸子均分、長子佔優的原則。廈門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卓競對永泰山兜謝氏宗族的考察,提供了一個宗族內部秩序分化的個案。他分析了謝氏宗族在不同時期生計模式的變化,認為在清代,謝氏宗族內部由於財富地位的不平等導致了社會分化,在宗族內部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集團,並通過庄寨的修建顯示出來。這體現了明清時期東南宗族結構發展的多樣性。

庄寨並不僅僅在宗族內部發揮作用,它在宗族之間的競爭中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廈門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周煜翔分析了永泰碓頭黃氏宗族有關庄寨營建和居住的契約,展示了一種有別於單個家族建立經營的庄寨模式——合作式庄寨。在多姓村中,一些宗族通過營建庄寨,以及選擇性控制其他宗族入住庄寨的權利,在地方社會的競爭中佔據了優勢地位。由此觀之,庄寨深刻地改變了地方社會的空間結構和社會結構,為凝聚宗族、提升宗族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條件。

將建築置於歷史脈絡中

與會學人一致認為,對建築形制的討論不應局限於系譜學或技術史層面,而應將其視為一種文化現象或者歷史進程,考察建築形制和技術背後的社會文化因素。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助理教授周易知梳理了戴雲山脈乃至東南地區的「廳」和「堂」在語言與建築空間的分布情況,認為「廳」和「堂」應當是同時起源,用於表達中原地區上流社會不同的建築功能,並在不同時期被周邊區域所採用,又隨著移民與文化交流不斷互相影響和演化,從而形成了今天的分布結果。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學會青年會士劉妍在對閩北浙南山區木拱橋的營造技藝進行復原的基礎上,探討了其在這一地區大規模出現的原因。這種營造技藝或許與明代以來東南銀礦的大規模開發有關。

如何實現建築學研究的地方性轉向和歷史轉向,從方法論而言一種可能的路徑是藉助民間文獻。與官方典籍相比,民間文獻能夠更為豐富和細緻地呈現地方社會的面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碩士李競揚通過對山西高平遊仙寺中碑刻的解讀並結合曆代典籍,討論了遊仙寺從北宋時期十方叢林到金元時期地方豪強李氏家族功德墳寺的歷史轉變,這一個案為研究金元時期華北地區宗族建設和地域社會提供了生動案例。他在解讀碑刻時,兼顧了對碑刻石質、造型、字體的分析,並結合了寺廟建築的時代特徵,這一思路為歷史學研究中研讀民間文獻提供了新的視角。

在最後的圓桌討論上,與會學人達成了比較一致的看法:歷史學進入田野的任務,並非僅僅是挖掘新的史料。在田野中的所見所聞以及切實的身體體驗,都足以使史料範圍和研究視野得到拓展。建築學研究中常見的繪圖,有時能夠更為直觀地呈現結論。對於建築學而言,將建築置於地方歷史的脈絡當中,闡釋建築背後的地方性知識,不能僅依賴於正史典籍中一般性的記載,也應藉助歷史研究對民間文獻的解讀和分析。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張卓晶 排版編輯:張卓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愛好成就名山偉業——記屠岸先生的翻譯事業
鄧恆:信息提供權——信息網路傳播權的本質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