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中都說佟國維厲害,他有何過人之處?幾個細節作出了詮釋

雍正王朝中都說佟國維厲害,他有何過人之處?幾個細節作出了詮釋

既然我們說的是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的佟國維這個人物,那麼我們就以電視劇《雍正王朝》為背景,看看這個佟國維究竟有多少過人之處。

佟國維的第一個過人之處,和他本人關係不大,是他的身世和家族勢力在整個康熙朝來講都算是顯赫無比。

佟國維代表的佟氏家族,和康熙代表的愛新覺羅家族算得上是「幾代姻親」,在滿清入關以前,佟氏家族就和愛新覺羅家族聯姻,到了佟國維這一代已經出了兩個皇后,而佟國維的女兒(侄女)是康熙的妃子,也就是說,佟氏家族是「世代國戚」,而佟國維本人是康熙的「舅舅」。

佟國維幾乎無人能比的顯赫家世和出身,就是他天然的「與眾不同」之處。也是他能夠在索額圖,明珠,李光地之後,成為康熙朝上書房首輔大臣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說起來,隆科多和他的前輩索額圖的個人經歷有相似之處:都是家世顯赫並且利用家世顯赫很快進入朝廷權力的中心,並漸漸的成為「舉足輕重」的朝廷首輔。

佟國維第二個過人之處,就是他的爐火純青的「政客」素質水平。

佟國維在當上書房首輔期間,廣布黨羽,結交朝野,在朝廷上下結成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為此佟國維被稱為「佟半朝」,也就是他可以左右一半的朝政,或者半個朝廷的官員都是聽命於他的黨羽。在康熙朝的後期,朝堂之上,除了太子黨之外(太子黨的勢力其實沒有多大,只是圍繞太子身邊的一幫奴才而已),最大的勢力就要算佟國維的勢力了。

僅次於佟國維的,就是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了。作為一個政客,佟國維把控「駕馭之術」和「權謀之術」的能力是不言而喻的,在朝堂當中,佟國維在康熙和太子以及八爺黨中間的周旋一直算是「得心應手」,他儘管偏向於八阿哥胤禩,但直到太子第一次被廢,康熙下旨推舉新太子之前,他和八阿哥胤禩之間基本保持著「半師半友」以及「國戚長輩」的關係。

這種關係的確定的原則,就是後來他給他的侄子(實際上是兒子)隆科多做「政治交代」的時候講的那樣「佟氏家族能夠保持長盛不衰,所堅持的一點,就是不會一條道跑到黑」。利用朝堂之上的各方勢力的鬥爭,達到維護家族榮耀,鞏固自身地位的目的,這是一個「成功的政客」的標誌。精明的政客,擅長的就是「搞平衡」,在這個方面,佟國維的能力在滿朝文武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當然這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而當太子被廢,朝廷的格局即將發生本質變化的關鍵時刻,佟國維也面臨這一個關鍵和重要的選擇——他不能再搞平衡了,他必須要在諸皇子中做出一個選擇。

眼光很准,這是佟國維的第三個過人之處。

在太子被廢,諸皇子都開始躍躍欲試的時候,他非常準確的判斷出有可能的太子人選不會超出「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兩人之間。他的主觀判斷,是偏向於八阿哥胤禩,這一方面是在平日里對八阿哥胤禩溫文爾雅,禮賢下士,沉穩幹練的讚賞,另外就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的實力對比來講,幾乎是人都知道,四阿哥胤禛的勢力和八阿哥胤禩之間差距太遠。

但是,長期行走於朝廷中樞和康熙身邊,佟國維也很清楚,康熙對四阿哥胤禛的實心實意的態度和真心實幹的作風,甚至是勇於擔當的精神都是讚賞有加的,四阿哥胤禛被立為皇儲的可能性幾乎就是僅次於八阿哥胤禩。事實證明,隆科多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但是「不一條道走到黑」的祖訓讓他在決心「燒八爺的熱灶的時候」,也沒能忘了找個家族的人去燒「四爺的冷灶」。他選擇的人就是他的侄子,他的已經戰死多年的佟國綱的兒子隆科多。

佟國維選擇隆科多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隆科多曾經是康熙賞識的「侍衛」,也是跟隨康熙關外征戰的有功之臣,儘管受不了關外的苦,放棄了在關外的官位跑回北京靠世襲爵位「吃皇糧」,但是這個侄子在康熙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畢竟曾經救過康熙,還得到過康熙親賜的寶刀。

第二,隆科多賦閑在家,儘管也不是太安分,但是這個侄子最大的優點就是背景乾淨,沒有參與「九子奪嫡」的任何一方的活動。這樣的人,在佟氏家族中算是「另類」。佟國維看人的確很准。

佟國維第四個過人之處,就是「瞞天過海」。

他在安排隆科多到宗人府當一個「牢頭」的時候,其真實的目的就是讓隆科多結交,或者說是巴結從熱河回到北京之後必然在宗人府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並通過巴結胤祥來博得四阿哥胤禛的好感,不顯山不露水的讓隆科多「燒上四爺的冷灶」,因為隆科多曾經當過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下在疆場拼殺過。但是他的這個心思,卻絕對不會讓隆科多有所察覺,他只是不冷不熱的像是打發隆科多一樣就把他給打發去宗人府「當差」去了,不僅如此,他還警告隆科多:不要試圖揣摩聖意來站隊!

事實證明,不明就裡的隆科多還真的就算是巴結上了十三阿哥胤祥,當然這種巴結是曾經的屬下對主子貝勒爺的巴結,並不會引起旁人的警覺。佟國維算是「提前布局」。

佟國維的最為厲害的過人之處,就是通過其老辣的政治嗅覺和純屬的官場鬥爭藝術,在感覺到掉到坑裡之後,展現出的作為頂尖政客的「敗戰」脫身的水平。在佟國維布置好了「應急措施」之後,他的主要精力就是最後確定、或者說判斷康熙對八阿哥胤禩的態度。當他聽見康熙對那個八爺黨招來為八阿哥胤禩造勢的張道長的評價「江湖術士的話,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因為江湖術士的話,多少也代表一些民意……」之後,他覺得自己已經的到了答案,那就是康熙已經有意要立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了。

於是,佟國維出手了。他利用自己在朝廷上下的影響,居中聯絡,為八阿哥胤禩「拉選票」。最為厲害也最為過分的是,在佟國維的授意下,誕生了一份有兩百多有資格推舉太子的六部官員的聯名「公折」,在這個公折里,居然有「粘桿處」(皇帝的特務機關)的官員。康熙看著這個密密麻麻的簽著兩百多官員的長長的公折,康熙感嘆了一句:乖乖,真是萬眾一心啊!當時康熙估計是驚出了「一身冷汗」。

康熙知道被稱為「八賢王」的八阿哥胤禩「籠絡人心」的本事不小,他也知道號稱「佟半朝」的佟國維在朝廷也是遍布黨羽,但是,這兩個勢力結成了聯盟,甚至是同盟這是康熙最感到恐懼的。面對這樣一個潛在著巨大的「大權旁落」風險的局面,康熙決定「快刀斬亂麻」,立刻瓦解佟國維和八阿哥胤禩的「聯盟」。於是,一場兩個高手之間的「博弈」以一頓飯局的形式開始了。康熙決定請佟國維共進晚餐,解決問題。

其實,佟國維在決定出手與八阿哥胤禩結成「聯盟」不久,康熙的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已經讓他感覺到了也許他的這個決定似乎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在這場「擁立」的爭奪戰當中,他似乎是「敗局已定」。康熙毫無徵兆的釋放了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明詔表彰了一個「孝子」,這些跡象讓佟國維感到了「不妙」。似乎是康熙給他挖了一個「大坑」,如果他不能及時的補救,不僅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就是整個佟氏家族的的「榮華富貴」也會不保。

在與康熙共進晚餐的時候,佟國維認清了形勢,與康熙達成了一個交易,那就是佟國維犧牲自己,把八阿哥胤禩拉進坑裡。以此瓦解他們之間的聯盟,同時也是對八阿哥胤禩和他的八爺黨一個「猝不及防」的打擊。同時,康熙保證佟氏家族的地位和榮華富貴。這個交易,康熙和佟國維之間必須能夠達成高度的默契才能達成。

康熙在與佟國維共進晚餐的時候,比較清楚的表達了這樣幾個意思:

第一,我們是親戚,只要你佟家不和我作對,這層關係我肯定認賬。

第二,你我都老了,該休息了,在不讓位,會擋住後輩們的上進之路。

第三,你老眼昏花,看事情昏聵了。

第四,你要是退位,我答應你選一位你信得過的後輩代替你成為佟氏家族的代言人。

佟國維的過人之處,就是「審時度勢」,他知道他已經敗了,但是在失敗的局面下,如何得到和勝利一樣的或者更大的「家族利益」,就是考驗佟國維的「理解力」的關鍵。在與康熙達成用自己的「退隱」來換隆科多上位成為「步軍統領衙門都統(九門提督)」的協議之後,這一切其實並沒有結束。佟國維和隆科多之間上演一出「告密和自黑」的好戲之後,他和康熙之間的交易才能算完成。但是佟國維還是選擇了用「半真半假」的方式完成他和隆科多的「演出」,不然的話就太假了。

最終,隆科多向乾隆告密時的負罪感,讓他把一個為「忠心」而犧牲「孝道」的「大義滅親」的角色演的讓康熙很滿意,而佟國維的明知已經背上「結黨營私,投機鑽營」罪名而又再做「最後掙扎」的表演,則徹底讓八阿哥胤禩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掉進了康熙和佟國維共同挖的大坑。佟國維最後一個過人之處,就是「戲演的好」。

對此各位讀友們覺得呢?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與看法,歡迎分享關注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要向著大海吶喊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舉薦胤禩為儲,為何要頂撞康熙?這才是他的目的
王安石出神入化的經典,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講究,美得令人心醉

TAG:我要向著大海吶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