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要有演算法,不要有算計
在今天這個時代,愛情、婚姻、性,已不再捆為一體。人們會因為五花八門的原因拒絕穩定的親密關係,也會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苦苦尋覓長期的伴侶。
這篇文章從一個有趣的角度解釋親密關係:婚戀外殼下,不管是哪種選擇,
本質都是一場精確的經濟學計算
。利己是一切行為背後最核心的動機與目的,戀愛也在所難逃。
電影《春嬌與志明》中有句台詞是「人一生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假如在那一刻二人徹底分手,倒是放棄沉沒成本、及時止損的做法。不過,春嬌偏偏「路徑依賴」,在失望和捨不得之間惡性循環,「拚命想擺脫張志明,結果卻成為了另一個張志明」。
鍾慧芊
|
作者
新周刊(id:new-weekly)
|
來源
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你是個成熟的人類了,該學會自己談戀愛。」
大自然的規則呼喚你尋找伴侶,人類的理性提醒你慎重選擇。亞當·斯密說我們都是「經濟學人」(economic man)——所有的行為動機都在於運用理性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愛情茲事體大,你認為你需要遇見對的人,毋寧說,你在進行一次精確的經濟學計算。
開始一段浪漫關係,人們必須考慮很多成本。
1.
我們都是愛情市場上的商品
從經濟學視角看,我們都是在愛情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價值取決於我們的三項資本:指向身材、顏值、年齡、罩杯、腹肌、人魚線、馬甲線、貞潔的
身體資本
;指向學歷、地位、家庭背景、社會關係的
社會資本
;以及指向房子、汽車此類財產收入的
物質資本
。男男女女按照自己的準繩和偏好在市場中找尋伴侶,但龐雜參差的信息卻在無形中抬高了交易成本。
為降低交易成本,愛情市場上催生了搜集、核驗、處理、提供商品信息的中介——媒人,現在則轉移至各式婚戀綜藝節目、網站、App。
2018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其封面文章《現代愛情》中宣稱,每月有2億人在使用網路尋找自己的終身伴侶,裡面提到一組中國的數據:「在約會App探探上,
男性對他們看到的60%的女性都感興趣,但女性只對其看到的6%的男性感興趣。」
這是個投資策略差異:中國男性喜歡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而女性則習慣盯准後再投資。
在約會APP上,男性表現得更」花心「,女性更」挑剔「。
2.
婚姻對女性的經濟意義在降低
對女性而言,婚戀帶來的效用正在降低,而單身的效用卻在大幅增長。
過去幾年社會上常談到「剩女」現象,敦促女性應該早日成家,但《紐約時報》的文章《中國婚姻減少,改變了經濟和家庭結構》談道:
「一些女性在推遲結婚時間,以便發展事業和建立財務根基,結果出現了
力量更強大的女性群體,
她們不再將婚姻作為獲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徑。
」
換句話說,在女性更能自力更生的情況下,
男性養妻活兒的傳統婚姻模式於女性的吸引力同步下降。
女性在愛情市場上將進一步提高要求,下調「供給」。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就是活生生的當代婚戀教科書,不能及時調整定位的男士只能一次次地收好人卡了。
「婚」「戀」「性」三者分離,愛情市場自由增長,供給側的範圍擴展到全世界。
儘管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對象是市場中最優質商品,但由於愛情市場天生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缺陷,無休止地尋找對象伴侶並不現實。
經濟學家喬治·斯蒂格勒和約翰·邁克爾指出,
搜尋的成本隨著時間而上升,但潛在回報反而遞減。
假設我們一生之中的潛在伴侶的可選範圍價值介於60—90分之間,
當邊際利益隨著已出現的選擇逐步下降,邊際成本則會越來越高,這兩者出現交叉點時,我們就應該截停搜尋
,在經濟學上這叫做
「最優停止點」(Optimal Stopping)。
在找到目標以後也不用急於示愛表白。追求伴侶是一次不完全信息博弈,誰掌握的信息更充分誰就更能脫穎而出。假設我們追求的男神/女神存在複數位追求者,那我們最好的博弈策略就是靜觀其變。
納什均衡告訴我們,在存在複數位追求者的情況下,
男神/女神會依據追求者的條件進行挑選並抬高預期收益,而追求者則因為處於被動而逐漸失去信心,退出角逐轉而尋求較次的收益
——其他好看的男性/女性時,默默守護的我們就能獲取芳心了。影視劇編劇會把這種情況歸結為女主「好清純、不造作,跟其他妖艷賤貨完全不一樣」,但請注意,但凡有一位這樣其貌不揚但又笑到最後的女主時,她和男主二人相處的時間是不是也比其他人要更長一些?當然,主角光環也是客觀存在的。
曖昧是一門博弈論。
3.
人一生總會愛上幾個人渣
戀愛一旦開始,我們便需要持續投入來維持這台機器的運轉。
時間、金錢、精力就是我們投入的成本。為維持親密關係穩定,少不了逛街、看電影、吃飯、旅行,經濟學上稱為
沉沒成本
,即一切由過去決策所致,無法扭轉、業已發生的投入。愛情又是一種交易行為,而交易總是存在風險。
經濟學總是強調「效用」,邊際效用遞減是其中一條基本原理。第一口蘋果甜,第二口蘋果飽腹,第三口蘋果厭煩。情侶雙方朝夕相處,會暴露很多從前不曾發現的缺點。
在邊際效用遞減原理的作用下,愛情的滿意度隨時間推移而下降。當優點變得無足輕重時,缺點就會顯得分外明顯。
電影《春嬌與志明》中有句台詞是「人一生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假如在那一刻二人徹底分手,倒是放棄沉沒成本、及時止損的做法。
不過,春嬌偏偏「路徑依賴」,在失望和捨不得之間惡性循環,「拚命想擺脫張志明,結果卻成為了另一個張志明」。
張志明北漂時,很快就結交了新女友。
邊際效用遞減是絕對的,但我們可以讓其遞減得慢一些。
我們可以將追求過程視為一種資源配置。
資源總是稀缺的,要有意識地控制初始成本
,避免過早在戀愛關係中付出太多,以此實現期待值上的調控。
在多數情況下,經濟學預設的前提是,我們都是理性人。但在愛情面前,我們的多數情況,則沒那麼理性。
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有一段感想,因為被《奇葩說》導師薛兆豐引用而廣為傳播:
「如果你認為某個人是你生命中的唯一的話,那你是對偶然性有著深深的誤解,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這個唯一的話,你們根本就沒有機會遇見。
」英國數學家彼得·巴克斯在其論文《為什麼我沒有女朋友》中,計算了他在倫敦遇上真愛的可能性,相關的條件係數包括:單身、住在英國、年齡在一定範圍、大學學歷、還不錯的樣貌、跟自己合得來等。而計算的結果是,全英國和他匹配的女生只有
26位
,1/280000的幾率。
聰明絕頂,機關算盡,遇到真愛的幾率一樣極小。
4.
對於個人而言,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因此,就結果來看,從茫茫人海里找到自己的命中所屬的可能性無疑是滄海一粟。
更常見的情形是,多數人在合適的年紀時選擇了身邊一位合適的人。
我們可以用雙寡頭壟斷模型解釋這個過程,
即雙方的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方向一致,雙方朝向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努力時也導致了共同利益最大化。
相愛的過程恰恰是塑造更好的自己的過程。這同樣是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的想法。他在《家庭論》一書中討論了婚戀帶來的許多收益,如:獲得性滿足和情感歸依;通過情侶雙方資源互補,實現規模經濟;互相提供信用,協調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可預期內的養老保險投資等。
貝克爾認為,「個人通過尋找配偶來達到效用的最大化」,而實現這種效用最大化的結果,即是追求
「帕累托最優」(Pareto Optimality)
的過程。「帕累托最優」是資源配置的一種理想狀態,在沒有任何人利益受損的前提下,兩個人都因為對方的存在而變得更好、更幸福。
張志明與余春嬌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所以我們才能在系列第三部《春嬌救志明》中,看到收起玩心的張志明遛狗、買菜、哄余春嬌爸媽。
「對於個人而言,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接受採訪時曾表示,「
一段好的婚姻是最好的經濟增長驅動力;婚姻如果不幸福,將是金錢難以彌補的損失。
」
對了,張志明還買了一塊Supreme的磚頭——作為實體投資,也不錯。
作者
鍾慧芊。
本文來自新周刊微信公眾號。《新周刊》創刊於1996年8月18日,以「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為定位,享有傳媒界"話題策源地"的美譽。關注新周刊公眾號(id:new-weekly),每天了解最新銳的話題和生活方式。
-END-
※你的個性里,隱藏著不易察覺的潛能
※安吉麗娜·朱莉要竟選美國總統?她的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