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有奶奶的孩子是個寶,新研究加強「祖母假說」進化益處

有奶奶的孩子是個寶,新研究加強「祖母假說」進化益處

對人類女性來說,進入更年期是衰老的自然階段,然而,更年期在動物世界其實相當罕見。為什麼?一個有名的理論稱為祖母假說(grandmother hypothesis),認為女性永久失去生育能力後,會轉而將精力放在照顧後代的後代(孫字輩),從進化角度來看,有益於血脈傳承。

過去,祖母假說備受爭議,原因是沒有數學基礎作為支持,直到最近,兩篇發布在《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首度收集17~18 世紀數據,量化出祖母對孫子女存活率的影響力。

第一個研究取用工業時代前(1731~1895 年)芬蘭教會訪問共5,815 名兒童的數據,當時婦女平均生育6 名孩子,但有約? 孩子於5 歲前夭折。芬蘭圖爾庫大學研究人員分析後發現,如果外婆住在後代家庭附近且年齡介於50~75 歲之間,則其2~5 歲的年幼孫子女存活率,較外婆已故者增加30 %;至於父系這邊的祖母對孫兒整體存活率沒有什麼影響力。

但當祖母年齡超過 75 歲時,2 歲以前孫兒的死亡率又較祖母已故者提高 37%,如何解釋這個弔詭現象?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未參與研究的人類學家David Coall 懷疑,由於當時的家庭環境多為三代同堂,父母可能需要在照顧年邁、纏綿病榻的老人與哭鬧幼兒間做取捨,最後結果就是嬰幼兒夭折。

(Source:pixabay)

第二項研究中,另一團隊想了解如果外祖母居住地與後代家庭相隔甚遠,是否也會因此影響孫字輩的壽命與健康情況。研究人員使用1608~1799 年間,法國移民者定居加拿大聖羅倫斯河谷後,由法國天主教牧師詳盡記錄了150 年出生、結婚、死亡的數據,歸納出3,382 名外婆與56,767 名孫字輩,而結論再度支持了於1960 年代提出的祖母假說。

研究發現,外婆與女兒的家庭距離每增加 100 公里,女兒的孩子就會減少 0.5 個,當外婆在世時,長女的孩子比幼女更容易活超過 15 歲。在該資料庫中,1 個祖母的孫子女數量從 1~195 人不等,相差懸殊。

目前已知具有明確更年期現象的動物只有5 種,一個是人類,另外4 種都是鯨魚;有些靈長類動物表現出更年期特徵,但這些動物的壽命與繁殖期差不多長而已,不像人類,在更年期結束後還有好長一段人生路要走(沒意外或病痛的話)。

當然,這些新研究或許能解釋更年期是人類等少數動物特有的進化過程,但並未明確證實更年期和祖母假說一定有關,許多研究一直在探討更年期的奧秘;這也可能不適合套用在現代社會,因為現代人平均生育率降低,不再傾向三代同堂。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相信探討祖母的存在,也許可以解釋現代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輪網 的精彩文章:

雖然過了騷亂的一年,Google營收利潤依然雙雙破紀錄
聯發科Helio M70 5G基帶完成與諾基亞5G基站互通

TAG:十輪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