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東台市觀音禪寺

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北宋元豐二年,一代文豪蘇軾正在春風得意之時,一起千古有名的「烏台詩案」卻讓他鋃鐺入獄,在幾個月的焦灼等待以後,他終免於死罪,卻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

當所有人都在和家人團聚,歡慶春節時,他卻不得不冒著風雪前往偏遠的黃州城赴任。在這一路上,他都在反省自己素來的想法和行為,於是喟然嘆曰:「道不足以御氣,性不足以勝習」。

所謂修道養性,卻敵不過兩個字——「習氣」!

有時候我們也會感嘆:為什麼聽了這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大大的失意與不滿和彼時的蘇軾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從他那時候所作的《黃州安國寺記》里,我們或許找到藥方——「不鋤其本,而耘其末,今雖改之,後必復作;盍歸誠佛僧,求一洗之。」

若是心外求法、若是暫時收斂、若是抱怨時運……都是舍本求末。蘇軾決心,到黃州城南的安國寺,尋求佛法與僧人的幫助,來洗凈內心的惑染,對治身心的種種習氣。

黃州的五年里,蘇軾在東坡建雪堂、在赤壁磯頭懷古作賦,他也不忘每隔一兩天就到安國寺焚香默坐,最終在深自省察之中,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領悟到罪垢之性了不可得。他怡然自得地感嘆:「一念清凈,染污自落,表裡翛然,無所附麗。」

禪法的身體力行,幫助實現了從蘇軾到東坡居士的蛻變。連最負盛名的大慧宗杲禪師,都為他擊節讚歎——「庶幾達道者也,縱使未至於道,而語言三昧實近之矣。」

或許,蘇東坡還有許多的習氣毛病,但他卻用自己的生命示現了一出身自省察、對治習氣的公案。

生命的質量不是我們讀過多少書、聽過多少道理、有多麼遠大的理想和信念來決定的,而是我們一點一滴的習慣所培養出來的。

以前有一次在外參學,有的道友並不是很注意生活的小細節。那時負責的法師很耐心地為我們開示了修行的意義。

我記得他說,凈慧老和尚生病住院的時候,如果他用了醫院的馬桶,都一定會拿起刷子來幫助別人刷馬桶,就是擔心給人帶來煩惱。

這個細節讓我對老和尚的崇敬更細緻了一分,原來老和尚有這樣的攝受力,不僅是因為深沉的智慧,更是因為他從細節中所透露出的謙遜和體貼。

此時,我又想起曾經讀到過的一則公案。老和尚曾經去拜訪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第一句話就是:「長老近來如何用功?」

本煥長老回答:「老來念佛。」

接著便反問:「法師如何用功?」

凈慧長老則說:「安住當下。」

兩位禪門耆宿相見,不問世俗供養,不問弟子門庭,單刀直入但問功夫的保任。

以前總以為禪宗的書里寫的那些禪師一定都是菩薩降世、天賦異稟。每當看到祖師「言下大悟」、「一擊忘所知」,都會有種「厲害了」的感嘆!

怎麼這一下子就開悟了呢?杯子也摔了幾十個,摔跤更是幾百個,怎麼就沒有一下子開悟呢?

後來方曉古代禪師言行嚴正,以防心離過,不論在專修時的禪觀,還是在生活中的安住功夫,以功夫打磨習氣,才陶冶了偉岸的千古品格。

以前在學校念書的時候,發現同年級的「學霸」,不僅學習比我好,連玩遊戲都比我玩得好,感興趣的事都很精通。明明我也很認真啊!

可是後來發現,就算是玩遊戲,這些「學霸」們也是會比我們專註一些,腦筋動得更多一些,而我總是坐不住,一副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態,不願下功夫,自然事事不得成。美好的願望恐怕就成了一張開給自己的空頭支票。

凈慧老和尚說:「以老實做人作為修學的起點,以輕安明凈作為修學的驗證。」

宋代善本禪師臨眾三十年,未嘗輕發一笑;永安禪師終身不曾談論世俗之事;圓通訥禪師常常夜間拱手入定,每當中夜就端手於胸前,侍者見了就知道是雞鳴的時辰……乃至四祖道信攝心無眠六十年,香林澄遠禪師四十年方打成一片,趙州八十猶行腳……

分分秒秒、一念一行,就是我們所經歷的人生。

唯有盡全身之力浸潤於此,培養良好的習慣,修正習氣毛病,才是真正的踏踏實實、無愧於心,才能應了《法華經》所說的,「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市觀音禪寺 的精彩文章:

佛佑新年,念佛平安
新年進寺院祈福,要拜這幾尊佛菩薩!

TAG:東台市觀音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