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若修供養而不懺悔業障,這也是無有是處的

你若修供養而不懺悔業障,這也是無有是處的

懺悔業障

宣化上人

「複次」:講完廣修供養之後就要懺悔業障,你若修供養而不懺悔業障,這也是無有是處的。「善男子」:所以普賢菩薩又稱一聲,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懺是懺其前愆,以前所造的罪業要懺除;悔是悔其後過,不再重犯。

佛教里有拜懺的修法,就是在佛前精進拜佛來悔過。我們拜懺必須要用至誠懇切的心來拜,這樣才有功效,不可以馬馬虎虎的。

你看智者大師,那時候《楞嚴經》還沒有傳到中國來呢,他就對著西方拜《楞嚴經》的名字,拜了十八年。十八年過去了,他也沒有見到《楞嚴經》。若是我們,不要說拜十八年,就是拜十八個月,若沒有一點什麼成效就會停止了,說我這麼拜沒有什麼用啊!就不拜了。

智者大師一生拜《法華經》,又一天到晚拜懺,抄寫藏經一次又一次,所造的佛像、木像連畫像,總共算起來有八萬多尊。他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看見五色祥光到他家裡來,以後就生了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十幾歲時,聽一位法師誦念〈普門品〉,他聽一遍就都記得了,就好像他前生已經念過似的。等到他去見南嶽大師,大師一看見他,說:「你現在可來了,我們以前在靈山會上一起聽《法華經》,你還記得嗎?現在因緣成熟了,我們又到這個地方來了!」

南嶽大師就教他《法華經》〈安樂行品〉,又教他讀誦《法華經》、拜《法華經》。當他拜到〈藥王菩薩本事品〉那一段,就開悟了。他就把這個境界告訴南嶽大師,說:「我拜經拜到『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的時候,怎麼看見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那兒說《法華經》呢?這是什麼道理?」

南嶽大師就給他印證,說:「若不是你呀,也得不著這種微妙的境界;若不是我呢,也不認識你這種境界。所以你這種境界必須你才可以證得,也必須要我才可以認識,給你證明。你現在得到的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一旋陀羅尼。」經過印證之後,智者大師就真的得到智慧辯才無礙。

南嶽大師就對他說:「你這種智慧,就是普通千千萬萬的法師,也沒有法子可以辯贏你的。」由此之後,智者就智慧大開,大開圓解。大開圓解之後,他更用功,更精進修行《法華經》。等他臨圓寂的時候,還叫侍者給他讀誦《法華經》,聽完後,又叫侍者拿香湯給他漱口,又說了偈頌,坐著就圓寂了。

智者大師到天台山以前,那個地方本來有很多打漁的,以後他把那些地方都買了過來,從此三百多里路遠都沒有人打漁,也沒有人殺生了,附近的人也都皈依了他。所以智者大師有很不可思議的境界,他修行的法門是拜懺。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你往昔有大善根,才能聽到這個「難信之法」阿彌陀經淺釋50
1.這是一部重要的經典四十二章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